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基于学生思维原态的动态生长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对学生“视而不见”“视而未见”等思维原态的忽视,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原态,从学生视角出发,通过“误区”点拨、“盲区”导引、“外区”勾连、“欹区”突围等思维的动态转换,触发思维的“有机”生长,让学生思维得到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
“点拨法”是“导思——点拨提高式”教学法的简称。“点拨法”是通过以“思”为核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引导点拨。发展学生智能的一种方法。其结构是:“激学导思——引议释疑——点拨提高——精练强化”。其主要功效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品质,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点拨法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3.
所谓“点拨” ,就是点明要点、拨正思路、启迪想象、规范思维。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既要“点出”问题的关键 ,“拨动”学生的思维 ,又要点出思维的起点 ,拨正思维的方法。课堂点拨有以下四种方法可循。一是铺垫点拨。教学时遇到坡度陡、难度大的问题时采用铺垫辟路方法 ,在学生的思维通路上筑上一些台阶 ,变陡坡为慢坡 ,使学生的思维顺序稍作变通 ,凭借自己的努力 ,通过难点 ,解决问题。拿《七根火柴》来说 ,要提问 :“无名战士身上体现了革命者哪些精神 ?”用铺垫的方法点拨 ,首先问 :“文章叙述了怎样的情节 ?”很快有学生答 :“阴冷潮湿的…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中的点拨,被喻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学习方法的“点金之术”。“点”就是教师对学生要善于启发诱导,使之获得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拨”就是教师拨开学生思维上的迷雾,拨正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用“点拨术”,就要讲究点拨的方法。循循善诱,引向深入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这种情况: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能答出一二,且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应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启发诱导,顺势点拨,使其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入。造阶搭梯,指点迷津当学生遇到难…  相似文献   

5.
习题评讲课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解决关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评讲课中用简炼、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进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难题迷宫的有效途径,是解题教学的一种艺术。如何在习题评讲课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本试从“点拨”的原则、策略和技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善于诱导启迪思维□福建安溪县诏涛实小廖珊瑚教学设问,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学生的回答,有的不可能进一步到位,有的甚至出现“卡壳”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而又巧妙地给予诱导、点拨,帮助他们突破,获...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解题时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由于思维受阻 ,一时难以下手。这样 ,需要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 ,促使学生产生“顿悟” ,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解题迷宫的有效手段 ,是解题教学的一种艺术 ,点拨是否得当 ,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已走向成熟。本文拟就数学解题教学中 ,运用“点拨”艺术所要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方法略加探讨。一、运用“点拨”艺术的原则1 适时性原则点拨要把握时机 ,点到“节骨眼”上 ,即点在学生思维的迷茫之际 ,思路的断裂之处 ,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开窍 ,思路开通 ,促进思维延伸。2 适度性原…  相似文献   

8.
激活学生的思维,重在点拨。点拨是讲授艺术的核心,是启发原则和精约原则的结晶,它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奇制胜的“金手指”。那么,点拨什么?怎么点拨呢?其一、点拨思维方向,接通学生思路。课堂上,往往出现学生思考问题想不到点子上,说不到实质处,主要是因为思维方向迷失,思路暂时出现雍塞,难以实现知识迁移。这时候,教师若能适时点拨,指点迷津,使学生于苦思冥想、不得其要的山穷水复之时,发现路标,陡增求知探胜的趣味,在思维的荒漠中发现绿洲,进入茅塞顿开的佳境。《孔雀东南飞》中用近百字的篇幅铺述了刘兰芝被遣辞…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解题时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由于思维受阻 ,一时难以下手。这样 ,需要教师用简炼、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 ,促使学生产生“顿悟” ,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解题迷宫的有效手段 ,是解题教学的一种艺术。点拨是否得当 ,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已走向成熟。本文拟就数学解题教学中 ,运用“点拨”艺术所要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方法略加探讨。1 运用“点拨”艺术的原则( 1 )适时性原则 点拨要把握时机 ,点到“节骨眼”上 ,即点在学生思维的迷茫之际 ,思路的断裂之处 ,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开窍 ,思路开通 ,促进思维延伸。( 2 )适…  相似文献   

10.
点拨的"点"是指给学生某种启发性指示,"拨"是指为学生拨开学习上的迷雾。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遇到一些疑问、产生一些误解,思维被阻塞等现象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及  相似文献   

11.
高丽红 《学子》2014,(11):38-38
什么是“点拨”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点拨”的解释为:“指点,启发。”要想使阅读教学中的点拨真正有效,关键在于找准点拨时机,巧妙点拨,只有这样,才能使“点拨”在阅读教学中起到推波助澜的教学作用。具体来说,巧妙的点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点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在学生阅读思考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卡壳”的现象,此时就需要教师巧妙的点拨、引导,以促使学生突破思维的阻碍,在教师的引领下披荆斩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产生一种“拨开迷雾见日月”之感。  相似文献   

12.
摭谈学生思维临界状态下的教师点拨安徽/孔立新语文点拨教学的精髓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这里所言的点拨的“机”与“时”,从学生思维律动的情况看,便是学生感知教材后,开始进入思维状态,但一时又难以突破的思维临界点,即胶着状态时,教师调动各种具体的教学手段进...  相似文献   

13.
金燕 《中学生物学》2008,24(5):63-64
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其含义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学习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并对探究过程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和点拨;对探究学习的结果,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提高教学行为的“含金量”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点拨也是一种很好的启发艺术,恰当的点拨,可以使学生疑难顿解、思维顿开。课堂上教师的点拨是促进信息交流,唤起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教师要研究点拨的艺术,掌握点拨的时机、形式和原则。l把握点拨时机,疏导思维渠道“水困地而制流,兵团敌而制胜。”这是《I/j\子兵法》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用兵要随机应变C同样地,教学也需要随机应变,要使学生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教师务必把握机遇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1.在学生不知知识根蒂时,教师要加以点拨。学生思维受阻往往是不知道从哪里人手…  相似文献   

15.
点拨教学,意在点明学生智慧之灯,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旨在指点迷津,拨开疑云,使学生疑难顿解,思维顿开。它是教师精讲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使学生高效地理解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一、向导点拨。向导点拨,就是为学生思维行进设置“路标”,开辟“捷径”;它犹如学生思维旅途的“导  相似文献   

16.
解题教学中的“点拨”艺术安徽省枞阳中学丁文楚学生解题有时需要教师用简炼、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进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解题迷宫的有效途径,是解题教学的一种艺术,点拨是否恰当,也是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志。本文就解题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育跨世纪人才的重任。为师者要与时俱进,授人以渔,点拨学生思维,实施探究导学,教会学生会学,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推行新课改,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坚持点拨学生思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初步性的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能力。教师跟学生一起学习,当引路人。忧学生之所忧,急  相似文献   

18.
“点拨”的特征一、方向上的启发性“点拨”的目的是搭桥,是启发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而不是提供答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通过“点拨”,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思维遇到障碍时“,点拨”就像他们所遇到的路标,具有方向上的导向性、启迪性.二、范围上的适度性“点拨”必须注意一定的度,太少、太隐蔽,对学生的思维无启发,实际上还是没有起到“点拨”的作用;太多、太外露,如画蛇添足,教师的思想代替了学生的思想.此两…  相似文献   

19.
灵性点拨,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教师灵活自如地及时点明思维方法以及思维的方向或轨道,使学生豁然开朗、障碍扫除、思路畅通,使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法。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帮助者、学习思路的开拓者、学习智慧的点拨者。一、运用灵性点拨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的灵性点拨要有灵感。教学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感悟有得,得心应手。点拨既要有灵活机智的运用,又要掌握妙手生花的火候。一方面表现出  相似文献   

20.
习题评讲课所用的时间弹性较大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又能解决关键的问题 ,需要教师在评讲课中用简炼、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 ,促进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点拨”是让学生走出难题迷宫的有效途径 ,是解题教学的一种艺术 ,点拨是否恰当 ,也是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志。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在学习上普遍反映出一定的依赖性 ,评讲习题时 ,首先关心的是答案是什么 ?很少有人怀疑答案是否有错。如何在评讲习题课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本文就“点拨”的原则、策略和技巧进行探索。一、“点拨”的原则1.启迪性 :教师“点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