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最近外出采访,连吃“闭门羹”。几个被采访的对象,都是在当前改革中做出了成绩的先进人物。但他们对记者的采访,似乎都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忧虑,都表示不愿当“新闻人物”。他们怕什么呢?据了解,一些科研人员怕“树大招风”,怕惹社会上的闲言碎语,打扰了自己安静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出成果。个体户、专业户怕“乱蜂采花”,怕“露富”后引来“揩油郎”。不给吧,人家会骂“为富不仁”,  相似文献   

2.
近日采访时碰到一位很有想法的政法宣传干部,他掌握的新闻素材相当丰富。奇怪的是,近年来,他几乎没有给媒体投过稿。他说,不是不想投稿,而是怕投稿,怕稿子被采纳见报。为什么会怕呢?他回  相似文献   

3.
你最害怕什么?如果你在一年以前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绝对和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我会跟你说,我最怕没有钱花、没有事做、没有人爱,我怕老、怕穷、怕丑、怕失去朋友、怕不遭人待见;当然这些事情依然是我今天所担心的,但已不是我的最怕,我最怕的是失去健康。  相似文献   

4.
笔者最近发现不少厂长对记者敬而远之,是企业怕揭丑而“影响”声誉吗?不是。是怕记者宣传成绩后,会给企业带来繁忙的接待任务吗?也不是!有些经济效益好的厂长怕见记者,是因为有个别记者不以记者为本,而是要资助,拉广告,让厂长为难。不少记者以拉广告、求资助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他们一到工厂就先吹嘘自己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术图书的出版,近20年来在中国出版业有着显著的地位,它硕果累累,令人瞩目,加上彩色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各类美术出版物如虎添翼、生机勃发、光彩熠熠,在国际上获了不少大奖。 大江行舟,前程惟瞻。大家在关心中国美术出版大趋势时,不免总把入世后的冲击想得多了一些,怕别人会这样那样了我们,我倒觉得没有什么怕的必要。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运用好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发展壮大自身,充分发挥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我想,我们能够干出这20年的成果,我们也能在新世纪里大步向前走。天道酬勤,“怕”的不…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采访时碰到了一位很有想法的政法宣传干部,他掌握的新闻素材相当丰富。奇怪的是,近年来他几乎没有给媒体投过稿。他说,不是不想投,而是怕投,怕被采纳。为啥?在解除心理障碍后,他谈出了怕的原因。一次县里一条公路开通,沿线村民不适应,随意横穿公路的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府:网络连接应用沃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岁的PC技术使电脑无处不在,10岁的Intemet技术正在把世界变成地球村,高速宽带、电子商务、无线互连、信息家电。互联网不仅成为垒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而且还是行业、企业转型的首选方式。在瓦联网无所不在的e时代,人们对企业e化、媒体e化甚至教育e化都兴味盎然。但却鲜有谈论政府e化者。在对传统行业的e化中,政府有其特殊的地位。它有着更大的影响力,更雄厚的财政支持以及权成的政镱导向。  相似文献   

8.
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报纸的未来曾一度成为热点。悲观者直接认为报纸将会消失。乐观派则认为报纸有其独特优势,未来依然看好。谁也不是预言家,报纸将会怎样,关键在于自身如何把握。的确,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候,传统媒体进步了吗?答案是否。多数报纸没有站住脚,盲目跟新媒体步调走,就如同邯郸学步,别人的没学到手,自身优势也没保住。目前报纸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报纸应该怎样把握自身命运呢?本文将尝试做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男唱):由玩笑到谈话到谈婚论嫁,多渴望做一家人啊!月亮高挂时我们才谈好,相约到鸡叫时我们私奔。从哪儿跑出家呢?从哪条路走呢?从扁担上跨过吧,怕你家人用扁担打,从棒槌边走过吧,怕你家人用棒槌赶。从窗户爬出吧,怕你家人用窗栓打,从大门跑呢,怕你家人用顶门杠追。不管好看不好看,穿着露双肩的烂衣服我们约好要走;不管漂亮不漂亮,乱穿不修边幅的邋遢衣也  相似文献   

10.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19):34
人民网上市后遭热炒,是耶?非耶?请看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张鸿飞的《人民网上市遭热炒的冷思考》。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媒体的深度报道正在向"浅度化"转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看齐鲁晚报编辑王海涛的《深度报道"浅度化"嬗变》。综艺节目中体现地方特色,中央电视台《星光大  相似文献   

11.
齐雯 《中国传媒科技》2014,(8):58-58,68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正以迅来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并以其快速、便捷、直观等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传统媒体真的会完全被新媒体取代吗?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求存创新?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背景,分析两种媒体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博弈"中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2.
报社记者要采访作家刘墉,刘会先问:你做什么栏目,打算做多大版面?如果是电视记者采访,刘也会先问:节目打算播多长时间?问完后,他会按照自己把握的时间接受采访,差不多时就会打住,并提醒采访者:我回答的内容已经超过你的需要了,内容已经够用了,可以停止了!有人问他:这样做不怕得罪记者吗?刘墉说,我的时间有限,采访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记者事先不做"功课",来了以后再慢  相似文献   

13.
12月 20日,海尔与微软公司在北京召开了“走进海尔‘ e家庭’”发布会,会上双方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阐述了“ e家庭”的概念,并展示了海尔与微软携手共建“ e家庭”的初步成果。那么,到底什么是“ e家庭” ?“ e家庭”离我们有多远 ? “信息产品家电化”与“家电产品信息化”将是大势所趋。未来的家电产品将越来越趋于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成为信息终端,提供网络服务;未来的信息产品也将不断降低应用门槛,成为方便、易用、人人都离不开的家庭消费品;而无线通讯和 IP宽带网的发展将使先进的网络终端大显身手,加速信息产品和家…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人禽流感事务协调员、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戴维·纳巴罗博士(DavidNabarro)在2005年9月29日警告,下一次新型流感将会导致多达1.5亿人丧生,而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死亡人数可能会更多,将高达3.6亿人。流感到底有多怕?为什么小小的流感病毒会有如此大的毁灭力量,并造成巨大灾难呢?  相似文献   

15.
每年有不少分销商因卖场选址不当,或经营不善,或扩张过度,或后续资金匮乏等等原因被迫倒闭。而在这背后,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出版社了。出版社在考虑是否要调整对某一分销商合作的策略时,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地:扩大合作嘛,怕风险增加;维持现状或紧缩嘛,又怕损失业务,甚至失去客户、出现呆坏账。所以,很多社都是继续做了再说。当然,要赢利就得冒险,但怎样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呢?如何理性分析社店合作的状况呢?有经验的业务员除了通过订货会上的接触,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的沟通以及上门拜访等感性判断以外,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理性的数…  相似文献   

16.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听众,分众化倾向日趋明显。就县(市、区)广播听众而言,有的是为了寻求致富信息而关注广播;有的是为了掌握政策、关心会不会出现农民负担、学生负担新动向而听广播;也有的可能会为了喜爱某个音乐节目主持人而经常打开收音机;还有的是一些干部晨练、坐小车无聊怕打磕睡而对广播情有独钟。至于哪个台哪个频率?谁的功率强,就听谁的。这不能不说是值得县级广播从业人员深思的一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细究起来主要是我们广播节目办得没有地域特色和个性特色,“百台一面”、“千频一腔”,听谁的还不一样?县级广播新闻要形成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绿色地主     
买菜时专挑沾泥的,怕有药水洗过;买瓜果时偏找青涩的,怕被染色剂染过;买米面时总找贵的——已经高利润了兴许会少含点添加剂?接踵而至的胃口伤害,让一些消费者终于不再相信市面上的任何食品。绿色之于我们,本应是底线,却变得奢侈。  相似文献   

19.
张萍 《青年记者》2016,(9):40-41
近年来数据新闻热潮汹涌而来,冲击着新闻界的专业理念与实践.它凭借挖掘数据关系、揭示总体规律及视觉化呈现等优势广受赞誉.“准确、深度、形象”成为数据新闻获点赞的重要原因,然而数据新闻真这么美吗? 数据新闻真这么准确吗 数据新闻以全采样分析、数据挖掘与统计的定量研究方法,克服了传统新闻在选题、采访方面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也突破了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精确新闻在抽样分析、从样本推论总体等方面存在不精确风险的短板.数据新闻看似抵达了“真实准确”的理想彼岸,不过真有如此功效吗?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03,(6):60-60
<正> 很多电视台反映在编辑字幕时经常会遇到缺字,尤其是遇到地名及些知名人士的名字,使电视台在电视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总是提心吊胆,怕出事故。为什么会出些这样的问题呢? 目前大多数的电视台使用的是国家标准GB2312-80编码字库,由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