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食品冷链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变异系数确定食品冷链各指标权重,以美国为标准发展基准建立国际食品冷链发展指数。以2016年各指标截面相关数据分析国际食品冷链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国际食品冷链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相对于美国,日本农业冷链发展水平指数为0.6413,德国为0.6303,中国为0.4363。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中的人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与人权息息相关。食品安全中的人权已经由间接的、多重的权利演变为一项直接的、明确的独立人权。在早期的国际人权公约和各国宪法基本上都是从“适当的生活水准”、社会保障或者健康权等角度来考虑“食品”问题的,而食品安全涉及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和环境权。近年来的国际人权文件则明确地将食物权(食品权)作为一项独立人权,其内涵也得以不断丰富,更加强调人的尊严和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HACCP和GIP的辐照食品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辐照食品一直引起国内外消费者高度关注.尽管科学研究表明辐照食品是安全卫生的,但管理体系需要与国际接轨.HACCP是国内外成熟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IP是辐照食品加工应遵循的规范.本文拟将两者结合探讨中国辐照食品管理模式,以保证消费者利益和促进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4.
小议我国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以食品安全为主的规范统一的国家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以及国际相关产品贸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我国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美我国食品检测体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1992~2007年食品科技类SCIE来源期刊及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列出了来源期刊及论文、中国论文的年度统计表和中国论文的引文、被引论文统计表; 分析了来源期刊影响因子的分布特征; 筛选了影响因子较高、中国论文较多、中国论文占比例较高的各15种期刊。为我国食品科技类研究者了解国际高水平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国际学术交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技术性贸易措施新课题:辐照食品检测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盟和日本对进口辐照食品检测日趋严格,是一种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将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已被世界公认,而且辐照食品在减少由食品传播疾病的发病率、降低食品贮藏中的损耗、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有优越性。我国应在充分研究欧盟、CAC及日本标准检测方法并进行大量实验基础上,抓紧制订出我国的检测国标方法,并尽快开展辐照食品检验工作,提高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支撑能力和快速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武科 《大众科技》2001,(11):19-20
近日在泰国曼谷闭幕的转基因食品与农作物安全国际研讨会上,与会者普遍认识到评估转基因食品与农作物对食品安全及对人类发展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性,认为目前迫切需要推动公众普遍参与,以便就有关转基因食品与农作物风险监测和评估标准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实现国际市场一体化,对中国传统食品无疑是个挑战和冲击,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中国食品。其影响之深,诱惑力多强不是本文讨论的问题,笔者在本文只想探讨一下怎样让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进入国际市场?怎样把传统的小作坊生产模式转换成大工业生产的优势?让只能到中国的名菜馆品尝到名厨技艺,变成世界人民共享的美味佳肴,让世界各地随时可以吃上地道的中国菜。  相似文献   

9.
4月19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联合主办的“2012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开幕,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中国科协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代表中国科协致辞。  相似文献   

10.
刘云  祝建华 《科教文汇》2007,(5X):148-150
一、前言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基因转移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某个或某些性状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即所谓的“转基因”技术。由此产生的转基因食品正在进入百姓生活。但是人们对新生事物转基因食品——总会有一个认识、了解直至接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因此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对转基因食品的探讨都是热点问题,针对现阶段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情况,笔者通过查阅近几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文献,对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发展现状、国内外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及其监管模式、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及中国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所采取的公共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研究了在全球化下中国转基因食品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1.
张天奎 《内江科技》2013,(12):35-36
WTO之前,Codex制定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只是"建议性质"的规范,对国际食品贸易的影响性甚低。WTO成立暨《SPS协议》生效后,Codex的组织属性与角色在转变中逐渐模糊化,食品卫生安全的科学本质面临国际商业利益的干涉和各主权国家政治的角力,Codes传统上共识决基础受到侵蚀,故Codex未来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以促进国际食品贸易发展为目的,而非维护消费者食品安全目的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尽管国际舆论界评论不一,但厂商扩大生产基因食品的决心已难以动摇。由美国公司生产的以基因重组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已于今年1月开始大量投放日本市场。日本三菱商事日前宣布,从美国进口的基因重组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产品将陆续运抵日本。日清制油、昭和产业等食品加工企业将用这些进口基因重组农产品生产食油。日本啤酒生产厂家三宝乐和糕点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业化生产的食品越来越多。在中囯本土出现了一些规模巨大的食品企业。然而,在国际市场与进口食品的竞争中,仅仅靠规模是不足以取胜的。中国的食品行业,如果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摆脱不了被蚕食或者被压制在低端市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信息》2014,(2):18-19
正最近,中国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议不断升级。国际专家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到底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博士。总部设立在华盛顿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成立于1975年,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知名国际农业及食物政策研究机构,在美国、非洲、亚洲拥有约500名员工,其中包括超过250名研究人员。樊胜根博士对国际农业及粮食政策等领域有着30多年的专业研究,同时自2012年以来还兼任世界经济论坛(WEF)食物与营养安全全球议题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5.
林笑 《华夏星火》2014,(5):67-69
由双汇国际更名而来的万洲国际近日宣布,在香港公开招股,最高集资额411亿港元。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此番上市也将成为食品行业规模第二大的IPO。  相似文献   

16.
食品是关系人类自身健康的特殊商品.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由食品高度短缺到极大丰富及快速发展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而尚为解决的问题不能不让我们忧虑.主要表现在:由于管理与法治跟不上,食品制假、贩假不断发生;由于技术和科研跟不上,对原有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食品安全性评估标准不够全面,造成市场准入门槛太低以及对食品工业中的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把关不力;加入WTO后在国际食品贸易中对付国外绿色壁垒及如何设置我国的技术屏障,保护我国食品行业的举措不得力等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常规统计分析相结合并辅以重点访谈的方法,研究了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与认知度的关系。研究发现:职业群体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依然偏低,在标识方式和标识态度上总体呈现"对转基因食品越了解,对标识要求则相对宽松"状态;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转基因食品需要强制标识或定量标识;标识成本态度与转基因食品认知度的关系不显著;被调查者对转基因食品标识要求普遍严苛于国际通行做法。鉴此,提出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方式"从定性强制到定量强制,再到自愿"的过渡性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展会集锦     
《科技创业月刊》2009,(6):76-76
2009年成都家居、休闲用品及礼品展览会,第四届重庆婚礼博览会暨第三届西部婚礼用品采购会,2009宁波国际家居展览会秋季展,2009中国(深圳)国际品牌特许加盟洽谈会,2009海峡两岸名优特食品(广州)交易会,2009第二届中国山东国际茶文化博览会。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简介: 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始建于2003年,是天津市首批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商业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实验室在奶制品高质化加工和安全监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功能性食品、微生物与胃肠疾病关系、药用材料及剂型、药物化学修饰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成为我国在食品生物技术领域中具有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目前有研究人员18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7人.其中13人有博士学位,5人有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与内容: 依托于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平台,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食品胃肠粘膜信号通路的研究. 2、食品、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与大众健康. 3、个性化营养与功能性食品的研究. 4、农产品高值化加工及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必要的标识规制是各国立法的普遍安排,具体标识规制措施则取决于其生物技术的发展水平、市场监管体制乃至文化信仰等。在国际法层面,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立法采取了有别于国际环境立法的态度。借鉴上述经验,有必要从立法模式、管理体制、立法层次和具体规则等方面完善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