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规则》回答了记者提问。本刊摘编如下:一、教育惩戒的概念和实施范围《规则》第二条明确规定,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这一规定,首先,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属性,其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不是单独赋予学校、教师一种权力。其次,明确了实施的对象和方式,是对违规违纪学生的管理、训导和矫治。最后,强调了行为的目的性,即是要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而不能为了惩戒而惩戒。关于《规则》的适用范围,高校学生已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予以规范,而学前幼儿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较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身心发展存在障碍,都不适宜实施教育惩戒,因此《规则》将教育惩戒的实施范围限定在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有关实行教师聘任制的法律规定可上溯到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以下简称《教师法》),《教师法》第三章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定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对实行教师聘任制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是教师任用制度上的重大突破。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也明确指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法》和《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实施教师聘任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前,立法上关于教育惩戒权的内容较为笼统,导致这一权力难以获得规范行使。教育惩戒权内含鲜明的教育价值,对其进行详细的立法规定成为此次《教师法》修订工作的重要任务。《教师法》应在明确教育惩戒权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界定这一权力的概念及种类等规范意涵,确保立法的可操作性。《教师法》亦应构建教育惩戒权的监督机制,其具体含纳校内申诉机制与政府申诉机制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江湖海 《今日教育》2007,(10S):61-61
英国一项新法律《2006教育和检查法》今年4月1日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正式生效.新法律规定老师有权通过身体接触管束不守规矩的学生。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法律上给予老师“体罚”学生的权力。作为从教20多年的我看到这则消息感触颇深.在标榜民主、人权的英国出台这样的法律说明惩戒教育和赋予教师的惩戒权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苑新语     
面对“坏学生”,引入科学的惩戒手段。 ——《深圳商报》中言道:要使禁止开除学生取得实效并不致出现变相开除或者转学退学的情况,就必须给学校的惩戒式教育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比如建立学生行为习惯矫正班、少年法制教育班等,对于那些行为严重畸形或者不及时干预容易给其他学生的正常成长和受教育权造成严重影响的学生,实行暂时的、阶段性的科学矫正和惩戒教育,以有效弥补禁止开除学生后的惩戒教育缺憾.  相似文献   

6.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过程中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看,教师的侵权行为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显性侵权行为(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生的受教育权,在我国的法律中有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教师教学违法行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维护职业教育举办者、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教育及相关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8.
张军在《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2期《主体间性视角下中小学教育惩戒的实施研究》一文中提出,转变认识范式是解决教育惩戒难题的当务之急,应用主体间性思维范式,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互动、共享、共进关系,从而合理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保证教师教育惩戒权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9.
通过阅读广西日报近期刊登的梁惠红老师所撰写的《感悟师德》,以及中国教育报刊登河北刘永刚老师所撰写的《把惩戒权还给教师》这两篇文章,笔者感慨万千。作为教师,尽量采用激励和表扬的手段来教育学生,理所当然,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顽固的学生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那就是恰当的惩戒。因为宽容是有极限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阅读广西日报近期刊登的梁惠红老师所撰写的《感悟师德》,以及中国教育报刊登河北刘永刚老师所撰写的《把惩戒权还给教师》这两篇文章,笔者感慨万千。作为教师,尽量采用激励和表扬的手段来教育学生,理所当然,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顽固的学生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那就是恰当的惩戒。因为宽容是有极限的,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发生高校与教师之间、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纠纷,尽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依据,但在实际解决纠纷时,往往表现出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纠纷解决效率低下等弊端。而通过教育纠纷仲裁制,不但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教育纠纷,而且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力又增加了一条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2.
《湖北教育》2007,(12):44-44
教师的职称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教师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业务水平和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权威     
2019年12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师可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况,对学生进行点名批评,限制外出集体活动,不超过一周的停学、停课等。《规则》的发布,总算让长久以来教师们“看不惯”“忍不了”与“不敢管、不能管”的矛盾心理有了一定的缓解和遵循。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维护民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市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5.
刘霞 《教书育人》2007,(5):17-17
笔者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常听同行们说现在的孩子难教。我发现,同行们反映的最普遍原因是对一些问题学生不敢实施惩戒,进而失去了教育的严肃性,孩子们便不再有“畏惧”心理,为所欲为。部分老师一时失去控制,失手打了孩子,或因所谓的“语言暴力”,结果在家长和领导的“教育”下,心灰意冷,只管“教书”,丢掉了教育的真谛——育人。笔者留心考察过,这样的教师虽然少。但他们的所谓“遭遇”却有极大的影响力。在农村中学,很多教师潜意识中都有这种灰暗心理,明哲保身,所谓苦心没有好报。上级主管领导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和当前教育形势状况,多次强调不准对学生进行体罚和语言暴力伤害,要遵守《教师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近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规则》第一次以国家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明确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和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可以实施三类不同程度的教育惩戒。  相似文献   

17.
《西北职教》2007,(7):13-13
第一条:为规范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实习工作,保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师惩戒立法的加快,教师惩戒权与父母惩戒权的法理关系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理论问题.历史上,根据代理父母地位说的观点,教师惩戒权来自于父母惩戒权的部分让渡,但随着家庭和学校关系的变迁,教师惩戒权开始直接来自于教育法律的规定,并与父母惩戒权共同促进儿童的社会化.根据权力来自于权利而权利根植于广泛社会认同的法理,教师惩戒权应定位于权力而不是权力与权利的复合形态,由此才可以用权利制约权力,实现父母惩戒权制约教师惩戒权的功能.今后在修订《教育法》时应明确教师惩戒权的权力挂质,并规定教师惩戒权行使的原则和程序,通过制度化的家校合作保障父母参与学校权利,实现教师惩戒权和父母惩戒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 为规范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实习工作,保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规范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实习工作,保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