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夏彪 《文教资料》2014,(5):178-179
当下中小学生“减负”未见成效,原因在于成人“理性逻辑”的主导,教育目标旨向的“表象化”和教育过程的“外在化”。“减负”要真正得以落实,必须从多方面子以重视,其中放弃“理性逻辑”中心思维,以“儿童逻辑”关注学生发展;学校提供满足学生兴趣和展示个性的教育资源,使学生成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主体;通过教材、教法、评价环节的系统改革,确保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宁夏教育》2008,(6):18-20
中卫市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位于宁夏西南部,是丝绸之路的边陲要塞,交通便利,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塞上明珠”“中国枸杞之乡”之美誉。全市辖中宁、海原县和中卫城区3个县(区),土地总面积16986.1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人,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32%。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83所,其中小学434所,中学75所,幼儿园2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13,(10):7-7
2013年8月以来.教育部两次对《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折射出对学生学习负担的高度重视。“减负”虽是一个系统过程.但是学校是“减负”的主战场.教师是“减负”的主力军。每位教育人的“减负”微行动.足以汇聚成为“减负”大智慧.为孩子们和教师自身留下诸多幸福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采薇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0):F0002-F0002
“减负”、“竞争”在当今教育中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关键词”。大量的事实严峻地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譬如,众多的家长不避寒暑,带着孩子奔走于各种培训班,其目的明确而又坚定,即为了孩子的“小升初”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进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5.
造成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探究造成“重负”的症因,寻找切实可行的“减负”良药,让学生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编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其意义不仅现实,而且深远。  相似文献   

6.
减轻学生负担.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喊了几年了。学生的负担减了吗?笔者调查了一下,现在农村一些学校的小学生每天仍在校学习12个小时.中学生每天要学习15个小时.有的联办高小同初中学生学习时间表一样。除了在校学习外,还有星期天、假期都仍在补课,提倡早到校,布置晚作业。小学生仍发13-15套课本和练习册,中学生多达20多套,真是汗牛塞屋。超负荷的学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或气喘吁吁地挣扎在教师的枷锁下.或忍辱负重委屈在家长的骂声中。或弃学而走流浪在街头。以上种种无不压抑、禁锢少年的活泼和烂漫的天性。  相似文献   

7.
“减负”,这是学校教育多年来一直没有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一方面归根于人们的教育观念没从根本上更新,另一方面对“减负”的理解浮于表面或片面。为了很好地剖析有关“减负”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减负”所蕴含的深层范畴,就“减负”作一些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周振歌 《山东教育》2002,(28):40-40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经常设计一些有趣而且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作业。这种作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和家长青睐。具体做法如下: 1.访访。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学校、工厂调查访问,调查访问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反映社会新风尚的好人好事,各条战线上的致富能手,优秀同学的学习经验等,然后记录下来。 2.说说。学生把课余调查访问的内容经过自己的精心组编,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进行  相似文献   

9.
冯静  王建 《考试周刊》2013,(65):152-153
我国的"减负"行动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之久,却陷入了"越减越重"的怪圈。这是因为存在对"减负"概念的误区、观念上的误区和方法上的误区。要做到科学减负就必须转变观念,变革现行的考试和评价制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协调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省教育厅出台一系列有关减负的政策,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进行时间调整、课程调整、规章制度的调整,以适应当前减负工作的需要,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笔者就当前减负工作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依然很普遍,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它的严重危害性,减负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观念,课程,教育及教育制度改革,涉及学校,社会,家庭诸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减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政府创造外部务件,学校具体落实,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家长积极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强劲的合力,“减负”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一系列措施一经推出,便在学校、社会、家庭引起巨大的反响,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按照“新政”的减负要求,学校要坚决“落实课程标准,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时”。这是不是主要针对平时我们说的主科、副科来说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央及省、市、区教育部门对“减负”的部署与要求,针对小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珍莲 《教育艺术》2000,(11):12-13
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以下称减负)是当前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减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逐渐为社会各方面,尤其是教育部门所共识。但在某些地区,虽说教育行政部门传达了中央的减负政策及精神,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减负”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听一位校长讲.他在小学一年级家长会上宣布重庆市教委的“减负”十条规定,家长根本不答应:在网上询问各地老师,回答是宣传了,工作照旧。两条信息。令我们深思:“减负”提质、校长讲透了吗?学校宣传及操作时.制度与体系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7.
给中小学生减负,是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也是当今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回顾减负历史,我们看到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减负政策年复一年的被提出.却始终没有落到实处,收不到实效。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社会状况给教育带来很大挑战,而教师的压力也在随之增大。教育体系中直接面对受教育者的是教师,他们承受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导致教师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如今,上至教育部门下至学校教师,无不想方设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人们在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有谁想过也要为教师解解压呢?教师负担过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教师面对的种种压力,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减负。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中学从转变学校、教师理念入手,在为"减负"工作保驾护航的基础上,通过多方联动措施,实施以"尊重"为灵魂的学校特色管理、推动"分卡"激励评价制度,确保"减负"不"减效"。转变理念保"减负",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切实转变理念,"减负增效"工作才能执行到位;多方联动促"增效","立足学校、指导家长、影响社会"成为学校实施"减负"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徐静 《现代教学》2009,(11):64-64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身心愉悦,热爱学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校的办学目标。我们认为,“减负增效”的落实应在于.科学安排学生在校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寓教于乐,让学生每一节课、每一天的学习活动都有意义。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