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伏尔泰与孟德斯鸠中国观的主要分歧在于:中国是开明君主制国家还是专制国家;中国的伦理道德是理想社会的基础还是专制暴政的纠偏器;中国人的品行是诚实有礼的还是狡诈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问题的不同看法,是由他们各自的政治观点和学术立场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方秋霞 《考试周刊》2011,(51):14-15
"赵氏孤儿热"已经不是一时的事了,而在"赵氏孤儿"的众多改编作品中,以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与法国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影响最大。《中》剧是在《赵》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它无论是在剧情设计、人物安排还是背景选择上都与后者有所不同。但是二者都以"救孤"为核心,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并宣扬了儒家思想的"仁义"精神,尽管伏尔泰对儒家思想存在误读。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两个“孤儿剧本”进行美学比较。在审美理想上,中国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传出的是褒忠抑奸之曲,法国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发出的是仁爱和解之音;在审美结构上,线状结构的《赵氏孤儿》表达的是中国善恶有报的传统观念,网状结构的《中国孤儿》将文武不和演绎为文野之争;在审美效果上,《赵氏孤儿》旨在赞美舍生取义之士,《中国孤儿》旨在宣扬以德服人之魂。通过比较,寻觅伏尔泰对中国精神的发现和接受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沈国清 《培训与研究》2007,24(5):32-33,36
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思想为伏尔泰反对法国的专制政权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伏尔泰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伴随着改革开放再次兴起,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也在中断30余年后重新进入大学的课堂。根据各类专业的需要和教师的专长陆续出版了多种文化史教材,这些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各不相同,大体可归为两类:一类可称为社会生活史,这类著作着力描述人类政治、经济、军事以外的活动和成就;一类可称为民族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这类著作旨在概括某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并解释它们的原因。对文化史的两种理解都可追溯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和《论风俗》,伏尔泰从批判君主专制立场出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深刻批判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作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人材辈出,相继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丧人物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他们提出了一系列进步的政治主张,为后来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他们留下的著作成为人类进步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狄德罗,曾编撰《百科全书》的目的是“要改变人们普遍的思想方法”。他对封建社会、宗教迷信等旧意识形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宗教容忍和思想自由,为新兴资产阶级大造舆论,给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这一基本思想渗透在他的一切著作中,在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洪秀全的早期著作及太平天国革命的社会实践,认为洪秀全的思想中没有真正的近代平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太平天国广大军民也没有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洪秀全仍然沿袭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制度那一套.  相似文献   

9.
西方历史上的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始于英国,蓬勃发展于法国,随后波及德、意、俄等欧洲一些国家。启蒙者在对物质世界的理解上即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他们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实体,宣称“唯物主义是唯一的真理”。在政治上反对绝对主权和专制暴政,主张“理性的国家”,大都赞成那种维护资产阶级发展的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也就是所谓的“开明君主制”,个别的主张共和制。他们有的用理论著作,有的用文艺创作,有的二者并用,对王权和暴政进行严厉指控。在宗教观上,少数的由对宗教的…  相似文献   

10.
1861年始,清政府开始主动去认识西方国家,走出国门的官员和国内的开明之士因而有机会对西方议院政治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介绍的同时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积极者进而提出了在中国设立议院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批判政治军事史 ,倡导文化史 ;批判神学史观 ,提倡理性主义史学 ;不过通读伏尔泰的史学著作 ,我们不难发现其欧洲中心论依然突出 ;英雄史观尤为明显。他的史学思想对于后世西方的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阅读》2007,(9):48-48
伏尔泰机智脱险 普法战争期间,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正好到英国旅行,落在愤怒的英国人手里。英国人喊着:“把他吊死,把他吊死!”伏尔泰被抓起来,带上绞架台。幸亏他的英国朋友赶来,大叫:“他是学者,不参与政治,不能把他处死!”“但他是法国人,是法国人就该死。”愤怒的那群人吼道。两边正争执不下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中,为学与为政是统一的,但当不能弘道及要坚持士人气节之时,隐逸就是一种必然选择.随着汉代中央集权的加深,隐逸之士在由体制内自动疏离至体制外的同时,政治也在渗入这种非主流行为中.通过征召隐逸之士的举措,一方面体现了皇恩与开明,并由此对在朝士人施压;另一方面也使得隐选出现了功利异化,隐居山林的形式被政治所利用,一些隐士不得不以朝隐的方式来寄托志向,隐逸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和政治烙印.  相似文献   

14.
作者资料:司汤达(1783-184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法国与巴尔扎克齐名的文学大师。本名亨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7岁丧母,从小受外祖父影响,很早便阅读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年轻时曾加入拿破仑军队,  相似文献   

15.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12,(10):64-64,F0003
大约从15世纪中叶起,法国王权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个多世纪的所谓“绝对君主制”时期。在百年战争后法国所形成的这种绝时君主制就是在商品经济相对发展,但发展又不太充分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政治统治形式。在此期间,资产者通过捐买官职而跻身于贵族行列,地方分权、城市自治的现象逐渐萎缩,地方权力越来越多地向中央转移,同时君主拥有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伏尔泰创作的悲剧《中国孤儿》为研究对象,对戏剧史料和剧院上演数据进行整理,全面剖析《中国孤儿》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历程。戏剧是直接影响群众的最好手段,既可以针砭时弊,又可以鼓励行动,由于每个时期观众的需求和戏剧环境的不同,《中国孤儿》演出的数量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所波动,尤其在法国大革命前后反差最为明显。此现象从侧面说明了伏尔泰社会政治观点的两面性,反映了当时大资产阶级既反对封建专制王权又害怕革命的实质。本文对法兰西喜剧院剧目索引的整理以及对《中国孤儿》戏剧史料进行钩稽,致力于完整呈现出《中国孤儿》在法国大革命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前后的演出波动情况,探索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而评估此剧的思想,社会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史学界关于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的开明专制带有“确定的资产阶级性质”,俄国是通过开明专制“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说法提出异议,认为:1.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开明专制是由于当时俄国客观历史环境所决定;2.它并不具有“确定的资产阶级性质”,而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一种新的形式,实质上依然是封建沙皇专制;3.它不但没有使俄国“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和“推动俄国封建君主制逐步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反而巩固和加强了其农奴制度与封建沙皇专制,从而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以后俄国和欧洲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史学界关于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的开明专制带有“确定的资产阶级性质”,俄国是通过开明专制“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说法提出异议,认为:1.叶卡特琳娜二世实行开明专制是由于当时俄国客观历史环境所决定;2.它并不具有“确定的资产阶级性质”,而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一种新的形式,实质上依然是封建沙皇专制;3.它不但没有使俄国“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和“推动俄国封建君主制逐步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反而巩固和加强了其农奴制度与封建沙皇专制,从而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以后俄国和欧洲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死而复生一个读者给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示仰慕之情。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谊。从那以后,每隔十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封信。伏尔泰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伏尔泰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仅一行字  相似文献   

20.
张玉庭 《现代语文》2005,(12):45-45
机智的力量由于1792年英法间的战争,法国大作家伏尔泰差点死于非命。当时正在英国旅行的伏尔泰被一群愤怒的英国人抓住了,出于狭隘的民族情绪,愤怒的英国人非要绞死他,尽管同行的英国朋友反复解释说他只是个学者,从不过问政治,但那帮愤怒的英国人还是要把他送上绞架!妙的是,站在绞架前的伏尔泰不仅不慌乱,还从从容容地问了一句:“那么,能不能让我这个即将告别人世的人说上几句心里话?”英国人答应了。伏尔泰立刻发表了如下的演说:“做为法国人的我一直在幻想着能成为一名高贵的英国人,可我努力了一辈子也没能实现,天!对于不幸的我,如此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