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与参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小丽 《科研管理》2012,33(10):138-144
旅游的发展给旅游目的地社区带来了广泛的影响,社区居民是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本文以生态旅游地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居民影响感知为研究切入点,建立居民影响感知、态度与参与行为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其态度和参与行为的影响。论文以大连的三个生态旅游社区居民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回收的457份有效调研问卷数据进行可靠性和有效性检验,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等数据分析方法,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态度和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居民对生态旅游正面影响感知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参与行为有显著正面影响,居民对生态旅游负面影响感知对居民的态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居民的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态度对其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戈  石瑾 《科研管理》2020,41(5):269-278
创业动机是个体开展创业活动的内在驱动因素,本文基于“个体-情境互动”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广东省370个90后青年样本,采用结构方程与分层回归分析,探讨了中国集体文化情境下,独立动机与主观规范对90后青年创业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独立动机通过个人对创业的态度的完全中介效应影响创业动机;主观规范通过个人对创业的态度和感知的行为控制的部分中介效应影响创业动机;独立需求对主观规范与创业动机的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对个人对创业的态度与创业动机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态红线约束下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的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红线约束,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出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的传导机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验证了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关心与绿色消费意图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绿色消费意图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通过态度的中介作用对绿色消费意图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TAM的模型框架和相关文献,运用结构方程方法,探查了百度百科用户参与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兴趣动机和态度直接影响参与意向;求知动机、互惠动机和易用性感知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影响参与意向;有用性感知既直接影响参与意向,又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影响参与意向。各因素按对参与意向的总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兴趣动机、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求知动机、态度和互惠动机。  相似文献   

5.
薛永基  白雪珊  胡煜晗 《软科学》2016,(11):131-135
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入感知价值、预期后悔两个变量对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意向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绿色食品的价值对其购买态度和主观规范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放弃购买绿色食品的消极心理预期与其购买态度和主观规范正相关;TPB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消费者绿色食品购买意向。此外,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在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预期后悔与行为意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影响绿色食品消费意向的"三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独特性需求和TPB理论视角,构建了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的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与感知行为控制对个体消费者的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独特性需求通过行为态度对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产生间接影响;在影响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的多个变量中,主观规范的总体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科技人员创新行为产生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本研究对科技人员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内涵进行界定,进而将其分别细分为内生态度与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与示范性规范、自我效能和控制力,验证了它们通过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其次,探索了上述关键变量对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后,检验了在创新意愿向创新行为转化过程中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行为态度的内生态度通过创新意愿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产生正向作用,主观规范的示范性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的两个维度(自我效能和控制力)通过创新意愿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产生正向作用;行为态度的外生态度和主观规范的指令性规范对创新意愿没有影响,但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组织支持在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该作用主要体现在上级工具性支持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TPB模型的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检验TPB模型在中国学生创业意愿中的应用,从主观规范、创业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变量来探讨其对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变量测量方法将创业意愿分责任性承担与非责任承担意愿。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到创业意愿的标准路经系数分别为:0.430、0.289和0.136,TPB模型共解释创业意愿变异的46.9%,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主观规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效用大于国外学生。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Triandis模型,建立一个集成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知识共享态度、意愿和行为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282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动机因素对员工知识共享态度的影响大于外部动机;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的行为控制三者均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意愿和便利条件均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行为;不同组织情境下个体动机因素对知识共享态度的影响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论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员工知识共享模型,基于209份来自江苏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的有效问卷,论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知识共享意图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b.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知识共享意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c.知识共享态度受到组织报酬和互惠收益的正向作用;d.主观规范受到工作氛围和组织报酬的正向作用;e.感知行为控制受到技术支持和自我效能的正向作用,受到知识复杂性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拟对云南大理及上海两地城乡结合部居民进行研究,以期探讨个体的客观经济收人、主观经济满意度、社会阶层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云南省大理市某县及上海市某社区城乡结合部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及幸福感相关信息两个方面,赋值计算得分评价。结果:调查对象共计565人,其中大理416人,上海149人。不同年龄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间具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显著(p0.01)。幸福感较缺乏的是26-35岁的人群,而后出现随年龄增加幸福感逐渐增强。不同性别、民族、职业、地区、受教育程度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城乡结合部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为年龄等,受教育情况也有一定作用,地区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市场中消费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购买意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感知产品创新和消费者创新性。实证结果显示,感知产品创新通过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购买意图有积极影响,且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最强;消费者创新性负向调节感知新颖性与态度间的关系,还负向调节感知风险性与态度间的关系。本文丰富了高新技术产品购买意图和感知产品创新的理论内容,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营销实践提出建议,旨在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主观规范对知识共享行为存在直接作用.本文认为主观规范应在共享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知识共享行为间起调节作用,并建立了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收集五家大型企业的212个样本进行实证,结果发现共享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共享意向在共享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与知识共享行为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主观规范部分调节了共享态度与知识共享行为间的关系.完全调节了感知行为控制与知识共享行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认知对行为响应作用的不一致性不仅对农户两型农业认知理论研究者是一个挑战,对两型农业政策制定者更是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户两型农业行为响应机制理论,构建了基于TPB的农户两型农业行为响应研究模型,并以农户行政分化特征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SEM分析。验证了农户两型农业认知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对行为响应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07、0.189、0.815;同时两型农业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对行为响应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农户行政分化变量调节效应显著,两型农业认知对科技户与传统农户行为响应的作用机制不同,即认知对不同类型农户行为响应作用确有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居民参与农村社区事务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论述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障碍因素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破解障碍的对策,包括:强化参与意识,培养公众参与能力、健全参与机制、畅通参与渠道、改革乡镇政府、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6.
制度信任对农民参与环境治理决策意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7):111-115
将环境风险感知和制度信任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构建农民参与环境治理决策意愿的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以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周边农民为样本对象,对环境风险感知、制度信任、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参与意愿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风险感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与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行为态度在环境风险感知与参与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制度信任不仅正向调节行为态度与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还增强了行为态度的中介效应,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王建华  邓远远  吴林海 《软科学》2016,(10):136-140
以合理行为模型为支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包括残留认知、风险感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安全施药意向在内的概念模型。结果发现,农户施药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最大,残留认知直接影响行为意向,同时也作用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意向;风险感知与残留认知的相关性较高,主观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态度。  相似文献   

18.
张进美  刘天翠  刘武 《软科学》2011,25(8):71-77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采用PPS方法从辽宁省14个市随机成功调查到811个满足条件的居民,借助计算机辅助(CATI)技术来对辽宁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研究居民的慈善捐赠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等因素对其捐赠行为意向和行为的影响。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17.0和MPLUS5.2,研究发现:在慈善捐赠行为模型中,慈善捐赠行为受慈善捐赠行为意向影响显著,而慈善捐赠行为意向受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最显著;其次分别受个体慈善捐赠的主观规范和态度的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一系列促进居民慈善捐赠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楠 《科技管理研究》2016,(16):236-242
以企业的实际排污量、谎报量和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程度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企业对环境保护持有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种状态下,正向激励型和负向惩罚型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减排和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企业持消极态度时,实际排污量与政府的排污税率、减排补贴水平呈负相关,并且当排污税率等于边际减排补贴时,达到最优排污平衡点,此时负向惩罚和正向激励型环境政策的效果相同;(2)当企业持积极态度时,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程度与政府的排污税率、减排补贴水平呈正相关,并且当减排补贴收益等于不同政策下创新增加成本的差额、减排节约成本的差额与税收收益三者之和时,达到最优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程度平衡点,此时负向惩罚和正向激励型环境政策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近年来公益微信崭露头角,发挥微信社交平台的公益情感粘性,对于提高公益信息的传播效 率、调动公众慈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公益微信的平台特征,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主观规 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层面入手,整合构建微信公益信息传播影响因素模型,探讨公益微信的信息传播 行为影响机制,针对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 制等因素对用户的公益信息传播行为有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