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大军 《科教文汇》2012,(28):142-142,153
文章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语气、情态、人称代词和时态系统四个方面对希拉里的退选演讲进行人际意义的分析.旨在说明语言系统的选择和人际意义的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揭示政治演讲语篇中实现人际意义的各种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国内情态人际意义研究进行述评。虽然情态作为人际元功能的主要实现手段,从语法范畴拓展到语篇人际意义研究的轨迹表明了研究者对它的认识逐渐深化,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重复性论文太多,论文角度缺乏更新拓展,缺乏对作为根情态的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构建的研究,缺乏对情态人际意义跨文化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檀 《科教文汇》2011,(31):203-204
韩礼德把元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他认为其中的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和情态这两个语义系统来实现。本文试从情态系统来分析一则公益广告的人际功能是如何成功实现的,从而更好地认识和解读公益广告,使公益广告更广泛地为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情态作为体现人际意义的语气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际功能的主要语义载体,是实现语言人际功能的重要因素。在辞职信中,人际功能涉及写信者和读信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写信人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态度从而去影响读信者的态度和行为。本文通过对20篇英文辞职信中的情态表达进行研究,从而分析辞职信中情态的表现方式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谨 《科教文汇》2013,(17):78-80
韩礼德把情态动词分为三个量值,低值、中值和高值,使用不同量值情态动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态意义,表现出说话者的角色定位。本文研究了白宫新闻发布会语篇中发言人所使用的情态动词的量值,通过分析不同量值的情态动词在语篇中出现的频率,由此揭示出在新闻发布会中,发言人是如何运用情态动词来发挥不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程晓龙 《科教文汇》2013,(29):74-74,88
功能语言学中有三大元功能(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不同的语言功能有两种不同的实现形式,即一致式和隐喻式。因此,在功能语法的体系中存在三种隐喻即概念隐喻、人际隐喻、语篇隐喻。而人际语法隐喻又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本文首先对人际功能进行了简明的介绍,其次重点探究人际隐喻的两种重要形式: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英文科技报告语篇的三个基本要素——科技报告的作者和读者、科技报告的语境和科技报告的语言.并运用评价理论和Systemic Coder统计工具进行分析,说明了英文科技报告语篇中大量使用评价性语言资源,且几乎用到了评价理论中所有的评价资源范畴,其中鉴赏、情态和语势资源用的较多,指出了这些评价资源表达着人际情感意义,负载着语言使用者的态度,体现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协商。  相似文献   

8.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工具语言学”,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结合社会和历史背景考察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是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韩礼德提出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主要反映在情态系统中,语篇功能主要通过主位选择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两篇经济新闻语篇的对比分析说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批评语言学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崇娜 《科教文汇》2012,(1):135-136
Halliday M.A.K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指出,人们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的三大原功能之一——人际功能来实现,而人际功能的实现要通过语气和情态两种手段。本文拟从语气和情态两方面对比分析中英文药品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意在揭示中外药品商在通过注意事项这种小语篇与患者建立沟通时是否存在差异。通过研究发现,在通过语篇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英文"注意事项"习惯用语气系统下的祈使句和情态系统下的表可能,义务、情态的多种句式,而中文"注意事项"更倾向于使用告知内容和表意态句式。  相似文献   

10.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工具语言学“,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结合社会和历史背景考察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是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韩礼德提出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主要反映在情态系统中,语篇功能主要通过主位选择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两篇经济新闻语篇的对比分析说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批评语言学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系统、情态和转换是批评语言学家经常使用的几个主要的语言学分析工具。及物性不仅在批评语言学而且在文体学中也经常被用作有效的分析工具。本文通过主要从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一篇英语报刊语篇和一篇文学语篇,通过实例来分析、探讨及物性对批评性阅读的进一步了解,从而增强外语学习者的批评语言意识,并提高批评性阅读能力和批评性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为理论基础,旨在研究汉英语言人际意义实现方式的异同。语气和情态是实现人际意义的主要手段。本文梳理了汉语学界对语气内涵的理解,并将其与英语语气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英语语气主要靠动词的变化表达,而汉语主要通过各种语气词来表达各种语气和说话者对事件、命题的判断和态度,揭示了汉语比英语有更丰富多彩、复杂细微的情态表义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新闻语篇中大量使用中、低值核心情态动词。其中,核心情态动词中的中值情态动词would与will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出现频率最高,低值核心情态动词的出现频率次之,高值情态动词的出现频率最低。对情态动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培养读者的理解新闻内涵,客观又批判性的分析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朱丽 《内江科技》2007,28(11):83-83,90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可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本文分析了人际语法隐喻中的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个类型,探讨了人际语法隐喻在委婉语使用中的作用,提出了人际语法隐喻是委婉语使用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5.
批评话语分析(CDA),坚持以语言学为主体,利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把语言看做是社会符号的观点,集中分析语篇中语言是如何反映权力关系。分析语篇是如何被人为地用来产生和维持社会不平等关系,揭示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它属于Halliday等语言学家倡导的工具语言学的范畴,即为了理解别的东西(如社会制度)而进行的语言研究。Halliday概括了三大语言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其中的人际功能指语言用于建立、维护和确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功能,主要通过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实现。对于新闻、广告、法律、医学、公司会议,课堂教学以及机构话语等会话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已经很多,都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将批评性话语分析与功能语法语气(Mood)结合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手段,对于会话中祈使句的批评性分析所潜在的语用权力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王丽君 《科教文汇》2010,(34):122-124
本文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为语料,从情态语气功能角度,对比分析英汉立法语篇的特征,探讨法律语篇情态语气运用的异同,对法律文献翻译,特别是英译汉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袁媛 《科教文汇》2008,(10):184-185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和交际意图。同时作者结合理论选取一篇新闻实例进行分析,指出新闻读者应批判地从媒体中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18.
兰芳 《科教文汇》2009,(30):268-269
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入手,从语气和情态两大系统试分析了人际功能在希拉里告别演说中的实现情况。由实践分析发掘出语言模式的选择和其所要表达意义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演讲者如何通过语言和听众建立起有效联系,达到其演说目的。  相似文献   

19.
批评话语分析(CDA),坚持以语言学为主体,利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把语言看做是社会符号的观点,集中分析语篇中语言是如何反映权力关系。分析语篇是如何被人为地用来产生和维持社会不平等关系,揭示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它属于Halliday等语言学家倡导的工具语言学的范畴,即为了理解别的东西(如社会制度)而进行的语言研究。Halliday概括了三大语言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其中的人际功能指语言用于建立、维护和确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功能,主要通过语气(Mood)和情态(Modality)实现。对于新闻、广告、法律、医学、公司会议,课堂教学以及机构话语等会话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已经很多,都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将批评性话语分析与功能语法语气(Mood)结合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手段,对于会话中祈使句的批评性分析所潜在的语用权力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张鸿 《科技风》2013,(9):208
元语篇是一种常见的语篇现象,分为人际元语篇和篇章元语篇两种。本文简述了元语篇的分类和作用,分析了英语学术论文中的人际元语篇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