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遗传育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类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基础解析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了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在分析我国鱼类遗传育种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下,以银鲫、草鱼和黄河鲤等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全基因组解析,性别控制、抗病、耐低氧、饲料高效利用等分子模块解析,以及高产抗病异育银鲫新品种培育的研究进展,由此探讨了在集约化和生态化养殖趋势下未来鱼类遗传育种和水产种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小麦、鱼等主要农业品的持续稳定生产对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近年来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处于一个徘徊不前的局面,难以满足我国粮食安全需求。因此,提高育种科技水平,发展新一代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是现代种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为解析生物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带来了机遇,也为育种技术创新奠定了科学基础。多数农艺(经济)性状受多基因调控,并具有“模块化”特性。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先导专项以水稻为主,小麦、鲤等为辅,综合运用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手段,解析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重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分子模块,揭示分子模块系统解析和耦合规律,优化多模块组装的品种设计的最佳策略,建立从“分子模块”到“设计型品种”的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是保证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牧草育种起步晚,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品种。由于牧草一般具有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多倍体遗传、近交退化等特性,很难解析其重要农艺性状,导致牧草育种技术还停留在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分子设计育种是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好手段,但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牧草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抢占牧草分子育种先机,中国科学院布局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攻克"牧草复杂基因组功能解析"这一"卡脖子"技术,发展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新技术,实现从传统育种到定向分子育种的跨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作物生物育种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生物育种是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融合了分子标记、杂交选育等常规手段的先进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并就目前国内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全球转基因生物育种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以抢占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生物育种的发展正处于成败攸关的关键时刻。提出不失时机地推进重大成果产业化、加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力度、加快生物种业科技创新和加强科学传播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科技专项"(以下简称育种攻关专项)为例,基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生物种业发展战略的视角,提出政府种业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的措施,既为四川"十三五"育种攻关专项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又为国家及省市设置、管理生物种业科技专项提供借鉴。剖析认为育种攻关专项存在商业化育种战略定位缺失、组织管理机构不符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体取向、行政管理低效、绩效评价指标过于主观等问题,提出应按照"市场主导、协同攻关、三产融合、人才驱动"的思路深化改革,重点推进"构建专业化管理机构、建立市场配置科技资源机制、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分子模块设计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的持续稳定增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源头。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生物育种已成为发展现代种业的必然选择。文章概述了我国育种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针对农业生物复杂性状改良的“分子模块育种”概念,“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成功构建将引领未来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水稻为主,小麦、鲤等为辅,利用野生种、农家品种和主栽(养)优良品种等种质资源,综合运用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手段,解析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重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分子模块,揭示水稻复杂性状全基因组编码规律,发展多模块非线性耦合理论和"全基因组导航"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优化多模块组装的品种设计的最佳策略,建立从"分子模块"到"设计型品种"的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创新体系,为实现全基因组水平多模块优化组装、培育新一代超级品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该专项的背景、总体目标、研究内容、进展及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商业化育种已成为世界种业强国开展种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但我国商业化育种模式发展还不成熟,在育种主体、激励机制、市场规范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或种业巨头在商业化育种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结合省域实际,提出了推动浙江商业化育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于农作物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发展引发的育种科技革命,使种子产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未来农业的竞争将变成种业的竞争。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关注育种行业的发展,并强调要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育种行业,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实施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我国育种行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育种行业中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是推动育种技术发展的主体,分析这些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状况对于展现我国育种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促进我国种业企业的发展的新对策,本文以我国主要种业企业为例,从资料和网络上收集相关数据,从政府资金投入和市场资金投入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问题和管理问题,并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对种业企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