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和企业关键技术等而建立的协同创新体。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高校推进协同创新面临诸多困难。对此,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的引导和管理、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和平台、培养领军人物等,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秉承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宗旨,着力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在进行基础前沿领域布局探索,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科技成果的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推动重大成果产出和成果转化应用,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途径和方式,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在服务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不断探索新机制、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十二五"期间,中科院秉承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宗旨,着力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在进行基础前沿领域布局探索,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科技成果的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推动重大成果产出和成果转化应用,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途  相似文献   

4.
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阐述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牢记使命,恪守定位,践行新时期办院方针,坚持"三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2020"和"率先行动"计划,凝聚共识,锐意改革,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布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前沿研究成果,实现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并产生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倡导之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顺应国家创新发展需求,推进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便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关键。本文将立足于高校实验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校作为培养我国创新型青年人才的最后一环,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理念,不断优化和改进高校的考试模式,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努力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型考试制度,使高校的考试制度真正发挥出检测、反馈与导向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形式下新产业、新技术发展人才需求,实现工科人才培养向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应用型转化,提高人才与技术国际竞争力,为国家输出工科骨干力量,根据建设"新工科"的战略思路,梳理分析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改进高校教学模式,倡导创新思维、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治学探索;通过国家战略相关政策引导,鼓励学生多方位发展,为构建新时代背景下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提升创新水平和行业领域地位,解决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仍然存在考核评价单一、创新主体孤立、链条式创新特征不明显、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等问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有效破解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障碍方面取得了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其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解决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国家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其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的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的科技创新都源自于高校,这里有最优越的资源和一批批能力拔尖的学者,高校想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少不了高校内部人力资源的支持。本文主要讨论了高校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管理中的"以事为本"的理念;学校未来的走向与教师的个人发展方向相悖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在以推动科研团队发展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了新的管理和分配机制;着重教师职业发展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才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人事管理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5)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发展背景下,理工科专业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方法、创造技术、创业能力的"四创"型人才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地方院校发展特点,结合"新工科"教育理念,从课程教学与科研项目融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以及参与学科竞赛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是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服务好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依托3级实施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校园文化景观培育、校外实践,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激发和培育新工科学子创新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4.
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丝路")建设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战略需求,提出"丝路"智库网络与协同平台一体化支撑框架,包括智库网络与人才计划、协同创新平台与信息化科研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和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通过分析,提出若干科技支撑计划建议:依托中科院科技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建立和发展"丝路"国际智库网络;依托地学领域e-science科研环境和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出"丝路"国际科研协同创新平台框架,建立和发展包括数据共享、协同交流、在线研讨、即时通讯等在内的信息化科研环境;针对智库科学决策的需求,提出"丝路"重大问题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和发展面向PRED的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工具库等支撑系统;提出"丝路"科技人才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促进本区域的能力建设,提高本区域的科技支撑力量,增加本区域的研究基础,为长期有效支撑"丝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中 ,高等学校不仅是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传播系统的主力军 ,还将成为技术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生力军。《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 ,强调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 ,并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 ,使高等学校知识和技术创新基地尽快取得创新成果。鉴于研究生教育是以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知识为教学内容 ,以科学研究为培养手段 ,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的高层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 ,高等学校“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专创融合理论的高校工作坊满足了信息时代下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前行成为内驱动力,也是新文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但高校在构建专创融合工作坊过程中存在认识不足、目标制定和实施过程的"两张皮"以及考核机制的僵化,为此需要构建"产教研创"一体的生态链,培育一批双创型师资队伍,创新考核机制,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层融合,培育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如何正确引导和评价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以国际创新型人才评价理论为逻辑起点,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与国际创新型人才评价接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双创"背景下跨境电商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校跨境电商创新人才的培育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分析了"双创"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现状的前提下,研究了其所需的能力,提出了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从整体视角提出"双创"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战略科技人才"的概念,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而且置于各类科技人才的首位,更进一步说明了战略科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对一个国家来说,战略科技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目标的生力军和王牌师,面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加快上海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教委")决定实施上海高校特聘教授岗位计划(以下简称"东方学者计划")。东方学者计划着眼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对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