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目前专利公信力偏低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合专利制度作用机理对影响专利公信力的社会公众因素、司法行政因素、专利代理及审查因素、政府因素、专利主体因素进行梳理;转换成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各因素相对于目标问题的重要性权重,通过总排序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并为有效地提升专利公信力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我国专利司法保护的有效性,亟需从微观层面分析企业在专利司法保护制度之下的专利决策模式,为调整专利司法保护强度提供政策导向。首先分析专利司法保护制度下的企业专利决策行为的通用模型,然后对我国专利侵权赔偿额进行实证调研,将调研结果与模型相结合,得到我国专利司法保护对企业专利决策行为的作用机理。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专利司法保护制度的调整对企业专利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法定赔偿额的参考因素覆盖了其它三种专利侵权赔偿额的参考因素,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随着最新的《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专利法大幅提高法定赔偿额及增加惩罚性赔偿,专利保护将明显增强,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的专利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创新的动力假说入手,对"科技推动"、"需求拉动"和"政府引导"三种模式进行了讨论,认为专利动机是诱使专利活动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保护动机、经济动机和战略动机构成的专利动机结构模型,通过规模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了专利动机对专利商业化策略选择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当前发达国家一些企业专利申请和专利应用呈现着强烈的战略动机,这对专利竞赛和企业竞争战略可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专利技术(T)、组织(O)、环境(E)三个维度构建可转化专利特征的TOE框架,利用LASSO和熵值法进行多维特征筛选与融合。结合NCA和fsQCA方法,探索专利可转化的必要条件和关键组态,揭示可转化专利形成的驱动模式和内在机理。通过燃料电池领域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可转化专利的形成是多维特征交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三种驱动模式:专利价值和组织实力混合驱动、专利价值和组织合作混合驱动、组织实力驱动,专利多维特征与可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多重并发和多种方案等效的特点。同时,基于组态分析结果,构建了可转化专利形成的CDEF机理模型,即:满足各类技术需求是专利可转化的根本动因,专利价值高、组织实力强和多组织合作这三个核心条件,以及文本特征、供给环境这两个辅助条件的复杂交互构成了可转化专利形成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正在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在创造、审查、运用等方面围绕高价值核心专利多措并举,支持重点创新主体培育出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针对高价值核心专利组建优质审查资源队伍,促进高价值核心专利的高效益运用,推动我国知识产权由多向优、由大到强的转变。其中,如何快速全面地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识别出高价值核心专利,是相关工作者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专利价值评估模型,从技术、法律、市场三个维度对专利评估中涉及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对评估模型进行了例证,对专利工作者进行高价值核心专利识别、市场主体进行专利价值评估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2003—2013年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以动态性和内生性结合改进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并考虑地区异质性,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驱动机理框架,从方法和内容上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自主创新模式驱动专利产出的非线性动态门槛特征。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驱动专利产出的作用机理存在着显著的知识产权保护动态门槛效应;总体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小时,自主创新模式显著正向驱动专利产出,反之,自主创新模式则一定程度负向影响专利产出的提升;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3种自主创新模式驱动机制亦存在差异,高技术产业实施原始创新模式可以将其不利影响减至最低;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异质性特征显著,少数经济发达东部地区应倾向集成创新模式,或平衡知识产权力度,以促进本地区高技术产业专利创新。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新区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晖 《科研管理》2006,27(2):65-71
高新区在我国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也面临不少问题,其中增长的方式和质量尤为引起关注。目前研究高新区的文献十分丰富,但缺乏对其增长的驱动因素和机理的研究。建立在L-R模型和经济增长基本模型基础上,本文力图填补国内对高新区增长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的空白,对影响我国高新区增长的因素进行了选择,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高新区的增长方式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找出高新区增长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8.
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研究:一个概念性框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战略转换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及其他有关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建构了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随之阐释了模型建构的各个要素.通过对促进模型产生和运行的压力/阻力、认知、控制和反馈四个作用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模型内在的运行机理.此外,也对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这些研究,以期建立一个系统的专利战略转换过程逻辑认知体系,为企业正确有效地实施专利战略转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专利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专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专利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以及专利资产价值的评估应用研究等方面,对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专利资产评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专利管理模式和专利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然后以桂林市中小型企业专利管理现状分析为出发点,构建了桂林市中小型企业专利创造、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专利产出四位一体的专利管理模式,给出了专利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运行机制及战略目标,并对其运行机理、基本特征及内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这一模型进行提炼,探讨通用型中小型企业专利管理模式,并给出完善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采用企业专利大数据,构造高维云模型,预测企业成长性。[方法/过程] 选取中国股票市场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依据企业专利聚类结果,用逆向云模型多步式算法生成专利的云模型改造神经网络神经元,构造云模型;用因子分析计算企业的成长性并通过聚类分析分成4类;用云模型补充不平衡数据。[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高维云神经网络能很好预测企业的成长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也表明企业专利对其成长性有重要作用。企业专利对成长性的影响是复杂的:专利同族数、发明专利占比、专利权利要求数对企业的成长性促进作用,而单纯专利数量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杜鹃  陶磊  胡敏杰 《科学学研究》2008,26(5):948-954
 专利产出水平体现了一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在追求最优的专利投入产出效益过程中,对专利投入产出的定量分析必不可少。与以往文献注重静态分析不同,本文首次分析了专利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在知识生产函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专利生产函数模型,在多变量分析框架下,将其设定成基于状态空间形式的变参数模型,根据Kalman滤波法,运用一组时间序列数据对参数进行连续地估计,并对其波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柏洲  罗小芳  李博 《软科学》2012,26(6):6-9,69
在运用GM(1,1)矫正利润指标统计误差和分布规律的前提下,在明确发明专利对大型企业利润存在正向影响作用的基础上,以1998~2009年我国大型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利用SPSS16.0软件得出发明专利对我国大型企业利润影响的关系模型:y=0.631+1.525x-1.197x2+0.317x3。研究结果表明,GM(1,1)是消除数据主观统计误差、矫正数据分布规律的有效工具,其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合是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改进,能更精确地反映出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在发明专利的影响下,利润呈现出减速增长、平缓下降、持续增长三个阶段,发明专利作用的滞后性集中表现于数量持续增加,而开发利用效率下降的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4.
孟猛猛  雷家骕  焦捷 《科研管理》2021,42(1):135-14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出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2003—2017年省级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专利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利质量能够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调节专利质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本文聚焦于更能体现创新程度的专利质量,从专利角度构建了专利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框架,为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更有效率和更加可持续”提供经验证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补充,同时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创新激励政策和考核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模型中增加了有技术背景的高管人员和专利的指标.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模型和"成长一创新"模型为基础,对我国153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技术人员投入越多、研发技改投入越多、创新转化效率越高、有技术背景的高管人员和专利数量越多的中小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成长性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呈倒U型关系;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各个影响因素中,有技术背景的高管人员和专利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度最大,研发技改投入较为欠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省际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泽 《科学学研究》2008,26(3):652-658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近年来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决定问题。利用启发式理论分析方法,把转轨经济的一些重要特征融进新增长经济学内生技术变迁的理论中,从而发展起一个揭示转轨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源泉的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估计了一个统计上稳健的技术生产函数。估计结果显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决定力量和技术创新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很好地解释了转轨期间我国技术知识生产的特征和省际间技术创新水平的发散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构建面向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框架,探求以数据驱动为中心的专利精准 服务模式,帮助高校图书馆从更系统的角度来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方法/过程】结合现有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专利 服务内容,借助数据驱动的动力理念,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框架模 型。【结果/结论】构建三种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模式,强化数据驱动在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中的 重要作用,为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创新/局限】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精准服 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高校科研团队、高校图书馆、企业等积极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利用省域专利授权总数及三种类型的专利授权与经济增长数据,对我国31个省域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朱相宇  乔小勇 《科研管理》2015,36(9):134-140
专利池一直是各国反垄断机构审查的重点对象。构建由二元选择模型和滞后变量模型组成的组合模型,选取美国、欧盟和日本发起的24起专利池反垄断案件及其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对国外专利池反垄断政策实施的宏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是否具有成熟的反垄断法律体系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负影响,失业率、贸易逆差和进口渗透率具有显著正影响。进一步选取2004年我国企业在美国起诉DVD 3C专利池案件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