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龙  王平 《资源科学》2021,43(6):1260-1274
北极地区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北极升温速率超过全球平均速率的2倍,这一“极地放大现象”和海冰的快速消融不仅造成当地环境的剧烈变化,还深刻影响着中纬度的天气和气候系统。深入理解气候长期趋势的季节和地理分布特征,有助于应对北极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为未来开发北极资源服务。考虑到北极地区观测台站稀疏带来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多套格点化的观测分析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结合线性趋势分析,研究了1979—2017年60°N以北陆地地表温度、降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及相关极端气候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各资料中气温变化的一致性很高,但对于降水在2008年之后的变化,不同资料差异较大,可能是金融危机下可用台站数量急剧下降造成的。②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能够很好地再现北极陆地温度和降水的整体增加趋势,变化速率分别约(0.57±0.07) ℃/10 a和(0.10±0.05) mm/d/100 a。春、秋、冬季升温趋势强,而夏季升温趋势较弱。北冰洋沿岸地区升温速率最大,局地可超过1.0 ℃/10 a。③降水的增加趋势在秋季最大。西伯利亚降水的增加与局地升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中秋季西伯利亚东部平均和极端降水的增加趋势可达热力学约束的8 %/K。④夏季气温日较差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春季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呈显著增大趋势,其他区域则以减小趋势为主。气温年较差在北欧、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呈减小趋势,在西伯利亚西部和东部呈增加趋势。无论冬夏,温度最小值的升高趋势比最大值更显著;冬季温度最小值的升高趋势比夏季更显著。研究表明,地表升温是北极陆地局地降水增加的重要驱动因素,不同区域降水变化的差异则可能与环流变化有关;观测台站数量的减少对降水趋势的监测有显著影响;ERA-Interim可作为北极地区观测分析资料的重要补充,特别在台站稀疏地区和台站数量减少的时段,ERA-Interim可提供一致和可信的气候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19)
近年来,北极地区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科研机构的关注。由于气温低,北极地区的海洋上常年覆盖着海冰,并随着季节的变化,海冰呈现周期性消长。北极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冰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与其物理属性分不开,海冰的融化和冻结所吸收和释放的热量强烈影响大气的能量收支。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海冰的消融有加速作用,海冰的消融反过来作用于全球气候,这种循环模式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极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3.
Science     
<正>气候变暖是否停滞了?全球表面平均温度(GMST)比率的有限上升激起了关于气候变化的争论,在一片辩论声中,Kevin Trenberth指出自然的气候通量可以压制全球背景下的变暖,造成稳定状态的比率,或者使其出现全球变暖停滞的hiatuses现象,而这具有极大的欺骗性。经过数年的监测,GMST的变化因年而异,甚至以十年为单位的变化也不同。Trenberth争论说,自然内部的变化是造成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这些自然变异在任何时间点都会强到足以掩盖背景中的暖化。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北极冰盖日益消融,北极在资源、交通及地缘战略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美俄等北极地区国家,正大力发展极地装备与技术,全面构建极地监视、通信及破冰航行能力,以支撑未来北极地区的战略竞争及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5.
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排放到大气层中的CO2等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导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在过去100年中上升了大约0.6℃.目前温室气体的释放速率仍然在继续增加,导致全球地表温度在过去1000年中以前所未有的速率上升,特别是近30年,每10年大约上升0.2℃.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全球变暖对生物圈的巨大影响已受到了科学界密切关注,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全球变暖的许多严重后果,但是暖化对陆地及海洋生态系统更为深远的影响还有待揭示.本文主要关注全球变暖带来的海洋物理及化学变化,以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对它们进行概述,为进一步更准确预测全球变暖对未来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冰冻圈地缘政治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导致冰冻圈的快速融化,并由此引发对冰冻圈特别是北极地区资源和航道控制权的争夺,世界正进入一个由气候变化驱动的地缘政治时代。文章在分析冰冻圈地缘政治形成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冰冻圈地缘政治(学)的内涵及特征;并从现实主义视角分析近20年来发生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态势,包括北极五国对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竞争,以及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围绕北极资源、航道控制展开的军事部署和斗争。最后,提出了中国参与冰冻圈国际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融化的北极     
北极将对未来全球变暖造成重要影响。近几十年来,那里温度上升的速度几乎达到全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北极圈委员会是由美国、加拿大、冰岛、丹麦、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八国及几个当地组织组成的政府间机构。去年11月它发表了一份严肃的报告称:到本世纪晚期,北极地区陆地上冬天的平均气温将上升约4到5摄氏度,对海洋地区这一数字将达到7到10度,这将在世纪末带来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给北极和南极造成的影响大相径庭:北极的海冰在融化,南极的气温在降低。科学家在5月6日发表一份极地气候研究报告中说,地球的北极和南极都受到太阳辐射和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水平不断上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变暖正在加剧的事实已经非常清楚。2007年IPCC第4次评估报告更加肯定了全球持续变暖的事实及其成因。例如,通过对北极2000~2006年的卫星照片分析表明,北极永久海冰层正以每10年7%~10%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2007,(8):6-6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北极气温不断升高,那里的“隐居者”——蜘蛛在生活习惯和生理上都发生着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佐证。 尼克尔介绍说,在北极生活着许多种类的蜘蛛,它们适应了北极寒冷和缺少食物的环境,大多数蜘蛛往往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发育成熟。然而,他们研究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平均气温升高,一些蜘蛛的生长速度加快,提早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07,(9)
随着全球的变暖,专家预测在未来的25至30年内,北冰洋的海冰将有可能在夏天消失。作为地球最后的宝库,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周边各国有着致命吸引力。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穿过北冰洋、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通道"将形成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轴心航线"。哪个国家若能控制北极地区,不仅控制了战略要道,也控制了新的世界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12.
余夫 《百科知识》2012,(11):40-43
正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严寒的冰雪环境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于是有人突发奇想:那就将北极熊迁移到南极洲吧!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合理的做法,因为毕竟都是极地地区,气候条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么,这个想法真的能实现吗?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指能够维持野生动物的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北极降雨的影响新的发现提示,在过去半个世纪,北极已经成为一个更潮湿的地方,而人类至少负有部分责任。这一消息对气候研究人员来说尤其重要,由于北极独特的地块结构以及它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北极气候的异常实际上可以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在绘制了北极地区平均历史  相似文献   

14.
张润林  张萍 《未来与发展》2010,31(5):78-80,25
全球气候变暖对于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对部分地区有利,但对多数地区都极为不利。文章分析了气候变暖对人类和保险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保险业应对气候变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气候灾害更加严重,病虫害增加……这些都是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危害。现在,它又多了一条罪状:让北极熊变成了残暴的“饥民”!每年夏末秋初的时候,北极熊开始猛吃东西,为冬眠储存脂肪。然而,全球气候变暖让北极熊失去了越来越多的生存领地,让北极熊变得饥不择食,它们甚至开始残害同类,并围攻人类聚居地,和人类争夺食物。  相似文献   

16.
气候日趋变暖,北极的冰层在不断融化。这会给全球的环境与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不过,一些科学家也在窃喜。因为冰层化了,北极地层下蕴藏的丰富的地质资源将容易开采。这一巨大宝藏吸引着人类贪婪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蒋葳 《百科知识》2014,(2):42-43
正科学家发现,随着气候变暖,许多动物变小了。比如,英国科学家曾发现,在苏格兰某个岛上的绵羊在过去的24年里,体形平均缩小了5%;再比如科学家对近300个北极熊头骨标本对比后发现,如今的北极熊竟在过去百年里缩小了2%~9%。但科学家又发现,气  相似文献   

18.
极地水声信号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地区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地球持续变暖的趋势而备受关注。北极及其毗邻海域的水声学研究在北极海洋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地水声信号处理较其他水声信号处理领域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针对极区海域特别是北极海洋环境开展水声环境效应及其适配处理研究。文章介绍二战结束后开始的北极及其毗邻海域的水声学研究概况,并说明这一特殊海域的海洋水声研究的特点和有别于传统水声研究的内容。介绍北极水声环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水声信号处理、声呐装备的特殊要求,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气候对全球气温增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40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气候也有明显的增暖趋势,北部增暖最明显,与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相似,长江流域变暖不明显.冬季增暖最突出,夏季在部分地区有降温现象.近40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趋于减少,北部减少最明显,中心在华北及山东半岛;长江中上游降水偏丰.表明近期我国气候对全球气温变暖的响应特点,主要表现表式:北方为暖—干型;长江流域为冷—湿型;华南大部为弱暖—干型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4~0.8℃,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人预测未来200年全球温度还将在波动中变暖。此种变暖是自然变化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结果?在气候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论。以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为代表的一派认为21世纪全球温度要升高1.4~5.8℃!他们所依据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烧煤、石油等)未来百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CO2、CH4等)将比工业革命前翻一番,再考虑到各种反馈放大因子,用大气环流模式计算而得到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