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Scientometrics期刊及其施引文献为数据基础,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与战略坐标图方法展示我国在国际科学计量学舞台上的战略地位。分析发现,初创期我国科学计量学研究在国际上处于低产低被引的水平,成长期中国在科学计量学领域跃升至高产高被引的领先国家,近五年我们的发文量跃居世界第一、影响力高居世界第三位,越来越多的国内机构及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国际科学计量学领域高影响力的顶尖机构与学者。  相似文献   

2.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30周年的历程,是中国科学学兴起与发展的历史缩影。对30年中国期刊科学学主题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了科学学文献的时序分布、期刊分布和作者分布,并表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的科学学主题文献量居各刊之首,引领着中国科学学的发展走向。对30年中国科学学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科学学文献共词网络的若干知识图谱,展现了中国科学学研究前沿与主要领域,存在从内层、中层到外层三大知识群的圈层结构,呈现出以科学的量化分析为主导的科学计量学和以科学的哲学分析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学两大知识板块,以及相应的科学学两条互补的发展路径。展望未来,我国科学学一方面必须追踪国际科学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可视化转向,着力向科学学理论、方法、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进军,另一方面必须紧跟全球知识大变革的时代,以应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式的最新变革。  相似文献   

3.
《科学学研究》2021,39(3):385-392
1977年,科学学作为一门考察科学研究活动并总结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在中国被正式提出,之后的近半个世纪,贝尔纳范式下的中国科学学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思辨到数理统计、再到科学知识图谱的演变路径。80年代,科学学经由数理统计方法开始进入科学计量学阶段,最终与国际社会的科学学研究融为一体。21世纪初,随着知识计量学概念的提出,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路径把科学学带入了第三阶段。科学学在中国的这种演变,也表现为从初期的科学学到后来的科学计量学的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梳理科学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科学学教育尚存的问题,为推动我国科学学学科发展及教育水平提升、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科学学理论和科技管理人才、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提供参考。以文献计量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各高校官网、相关研究会官网、相关年鉴等途径收集信息,对我国科学学教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具体包括各高校与科研院所设立科学学相关学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科学学类教材编纂出版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等。当前我国科学学学科建设尚不完备,科学学教育在大学中尚未推广开来。科学学教育发展仍面临挑战,包括科学学教育缺乏理论支撑与知识体系,科学学教学工作分散影响人才集中定向培养,科学学专业与课程的缺乏影响生源积累,科学学学科认同度与影响力不足。科学学教育应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加强面向本科生的科学学专业与课程建设,个性化培养科学学“通才”与“专才”,加强对科学学学科的宣传,积极互鉴相关高校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献计量学历时法引文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姜春林 《现代情报》2005,25(10):140-145
应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历时法引文,对《科学学研究》作了全面的计量分析。认为,《科学学研究》报道主题特色鲜明、被引的地域分布和机构分布呈现相对集中趋势,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热门论文和高影响力作者,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影响较大,文献被使用的速度较快,是一份在管理学尤其是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办刊水平较高、期刊学术影响力较大的重要期刊。  相似文献   

6.
以Web of Science和InCites为数据来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世界及我国教育学科论文发表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国家之间、我国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之间、我国大陆研究机构之间的教育学科影响力比较,得出我国教育学科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现状。  相似文献   

7.
利用当前最著名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Ⅱ对从SCI与SSCI中下载的2000至2012年间图书馆服务研究领域的文献来源期刊、国家和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展示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代表期刊,国家和机构分布以及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正>"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遴选工作已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完成,并予发布。2013年12月3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了这一学术界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相关名单及遴选办法也分别在专版刊登。《科学学研究》自入选首次"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后,再次成为56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WoS数据库中Nature和Science刊载的中国学者主持或参与的论文从各年文献量、文献类型、核心作者、合作国家与机构、被引频次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力图深入剖析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如何提升中国学者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集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的交叉学科。通过对国内科学学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从科学学元研究和科学学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展现了国内理论科学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整体上国内理论科学学研究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新常态,研究主题相对集中。为进一步促进国内理论科学学研究的健康、快速发展,应在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研究队伍、学术阵地和创新成果等方面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学科协同发展体系,推动我国科学学研究新常态下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整体与科学学——也谈真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着重对科学的科学的“真正认识”的讨论,既回答了何谓真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 又反证了科学统一体的总体构成。  相似文献   

12.
王续琨 《科学学研究》2003,21(Z1):60-64
建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介于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门类———建筑科学。建筑科学现在依然存在着分化发展和通过交叉融合的方式建立边缘分支学科的开阔空间。为推进建筑科学的持续、加速发展,建议采取"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与科学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益升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769-1771
 钱学森先生(1911-2009)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还是我国科学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科学学学科的主要创建者。本文为悼念钱学森先生,从早期研究、率先倡导,到奠基之作、资深顾问、相关领域研究等等方面,简要地论述了钱学森先生对我国科学学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科学学在中国前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科学学在中国体制化前的有关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提出对中国科学发展途径看法的代表人物以及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等对科学的组织推动作用,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对科学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席泽忠 《学会》2002,(3):18-21
一、思想方法:科学史与现代科学的交接点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现代?这个界限很难划分.有人认为,今天报纸上登载的事情绝大部分都是历史,因为它发生在昨天或昨天以前,都是过去时态.按照这个说法,除了今天正在研究或正在计划中的科学工作以外,所有科学都属于历史范畴.这种说法当然很难得到多数人的同意,而且也不现实.  相似文献   

16.
Historians of science have participated actively in debates over American science policy in the post-World War II period in a variety of ways, but their impact has been more to elucidate general concepts than to effect specific policy changes. Personal experiences, in the case of the debate over global warming, have demonstrated both the value and the limits of such involvement for the making of public policy. To be effective, historians of science need to strive for clarity in public expression, to accept the importance of engaging with the public at all levels and through diverse media, and, above all, to recognize that the nature of such debates will make normal scholarly nuance hard to achieve. Moreover, in the current political climate, historians may be surprised to find themselves defending sciences, when the usual stance of historians is to be critical.  相似文献   

17.
科学学成为成熟学科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回顾了科学学的产生,分析了目前的现状,探讨了成熟学科与非成熟学科的划界问题,并根据这一分析对科学学如何成为成熟学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科学学期刊论文的国家基金项目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纪蔚蔚 《科学学研究》2009,27(3):345-349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以1998—2007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3种科学学来源期刊中的国家基金论文为统计数据源,对10年来资助发表论文的国家基金项目进行计量学研究,分析揭示国家基金项目的空间分布、资助绩效、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9.
钱三强对科学学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推动成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推动学术刊物及学科学位建设,促成科学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他重视科学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创新,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理论,促成了科学学在中国的规范化和理论化。"文革"后,中国科学技术不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独进,而是全方位的进步。著名科学家在这一时期的软科学转向,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美国科技政策科学研究计划(SciSIP)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影响力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等分析,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科技政策科学的前沿趋势。分析发现SciSIP计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创新的测量和跟踪;(2)结构和过程对科学的影响;(3)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4)知识的创造,应用和传播;(5)科学政策的实施;(6)科学创新研究的新方法。其中(6)采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多样,(1)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计量学等。SciSIP成果对科技政策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对科技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科学对创新和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