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作为网络使用比较频繁的一族,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大学生理想信念产生迷茫、价值选择出现困惑、理性精神缺失、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出现矛盾。为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目标,加强文化引导,构建网络先进文化;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加强教育引导,形成教育机制;加强互动引导,形成联动思维,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力军之一,是参与网络舆情的重要群体。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厘清大学生网络舆情内涵、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探寻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路径,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在校园网络上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更新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理念,树立主动介入理念、民主平等理念;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加强网络舆论研判,改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教育等方面阐述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在校园网络上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更新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理念,树立主动介入理念、民主平等理念;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加强网络舆论研判,改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教育等方面阐述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价值取向的矛盾性和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和现实伦理困境是造成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法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规范、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促使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网络通讯社是新形势下高校网络宣传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播先进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网络价值导向、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等功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引领,高校校网通应着力加强正面引导能力、主动占领能力、技术支撑能力三种核心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网络自身的特点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决定的。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加强网络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增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加强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建构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具有三种类型、三种影响力。分析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成、特点以及对高校德育的影响,探讨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推进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的对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为大学生话语权的释放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空间。伴随着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日益提升,话语权的行使与发展中也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理性与深度缺失等问题。高校需要从加强公民教育、优化校园氛围、发挥人才优势、引导学生自组织发展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提升大学生网络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杨杨 《高教论坛》2022,(10):95-97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可培养性,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认同、丰富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实践经验、提升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引导艺术、规范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管理等措施,来解决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培养的困境,提升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思政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军成 《天中学刊》2003,18(1):108-109
网络中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产生的一些不利的影响。消除网络负面影响的对策主要有依法治网、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和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和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12.
苏娜 《江苏高教》2014,(3):123-125
新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通过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作用于大学生网络舆情。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提出从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辅导员引导作用、发挥学生自组织积极作用、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机制五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令人堪忧。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出现的各种网络道德问题,简要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中如何规避网络弊端,弘扬网络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爱国的引导,构建良好的引导机制,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黄艳 《广西教育》2014,(23):24-25
新媒体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较大影响,使当代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为此,应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优化升级校园网络信息环境,以正确的价值理念导引导大学生,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网络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网络恐惧、网络依恋、网络孤独、网络自我迷失与自我认同混乱、网络成瘾综合症等网络心理障碍,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认知,加强自律与自我管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网络环境帮助大学生克服网络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不断出现,主要表现为:网络成瘾,影响学业;痴迷网恋,误入歧途;网络失信,遣德缺失;越轨犯科,身陷法网.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法制教育,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和引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有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互联网法律,从而预防和制止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加强网络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要兴利除弊,利用网络的正面影响,重点是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导",一方面是"堵"。具体措施为:搞好心理咨询、加强网络道德调控、优化利用校园网络、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影响及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网络自组织的形成、特点以及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加强网络自组织管理,提出强化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