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抽象,充分利用视频资料、课本图形,设置问题串等手段,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2007江苏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第l8题: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相似文献   

3.
岷江百合居群核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岷江百合4个不同居群进行了核型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染色体水平,岷江百合4个居群无染色体数量变异,核型类型属3B型.但结构变异明显,存在核型多型性.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次缢痕数目及其分布和B染色体的有无及B染色体形态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方帅 《孩子天地》2017,(6):154-155
染色体变异类问题在高中生物中属于遗传学的知识内容,在高中生物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本文以高中生物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在学习遗传规律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答染色体变异类题目的实际出发,简单的介绍了高中生物中染色体变异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的生物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生物的整个教学阶段,遗传和变异的难度相对来说是最大的,向来是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难点,并且在高考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也是必考的。染色体变异类问题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属于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染色体变异题目出发,对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类相关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生物学"染色体变异"教学中,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单倍体育种等。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对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从而正确应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配子中染色体平衡的角度分析各类变异个体的育性高低,运用概率计算并诠释“高度不育”的含义,从而加深师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异个体的育性与结实率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解决高中生物学染色体变异类问题的方法:第一,剖析染色体变异相关概念;第二,从题目关键词中获取已知条件;第三,根据试题中的信息进行推理;第四,强化训练学生解决遗传问题;第五,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指出了教学注意事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稳定性;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视野。除了利用遗传定律来推导答案外,学生应灵活使用遗传定律及相关的图像信息解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学生学习可遗传变异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性错误和易混淆的知识点,深入剖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可遗传变异类型的概念,特别对广义的基因重组和狭义的基因重组进行了梳理;对染色体交叉互换所涉及的可遗传变异进行了辨析;对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概念进行了剖析,以期对可遗传变异的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0.
吴宁 《生物学教学》2010,35(8):70-70
I不定向变异 可遗传变异包括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是不定向的。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一个位点上的遗传物质的变化,包括碱基对的增加、缺失和替换。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多个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1.
正常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方,另23条来自母方。染色体的增加或是缺失都将引起变异,即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相似文献   

12.
百合属植物核型变异式样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通江百合及其近缘种岷江百合的染色体变异式样进行了分析研究,共统计通江百合8个居群、岷江百合4个居群,结果表明:在常规染色体水平上,2物种没有染色体倍性变化,但染色体结构变异明显,表现为同源染色体大小异形呈现不同程度的杂合性。而且在染色体长度比、平均臂比和核型不对称系数等方面,通江百合居群间变异系数均大于岷江百合。说明通江百合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比岷江百合更丰富。总之,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其核型的重要特征。进一步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与百合属植物染色体基数较大有关,与“激体一解离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专题涵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侧重考查对基因突变的产生、结果分析与特点的理解;对变异原因与变异类型的判断;对多倍体、单倍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多倍体、单倍体的特点的应用能力。近年来出现的生物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类题目较多,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染色体变异"一节中概念繁多,通过应用5E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新旧概念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建构、理解并应用新概念,提高核心概念"染色体组"教与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其对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染色体变异及相关知识作为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篇幅。但是,由于该部分的内容较为抽象,且还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这样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使得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出现较大阻碍。因此,教师就应做好教学方式的创新,根据相关知识点来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学习框架,确保能够实现对染色体变异有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此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染色体变异,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运用现实资料,结合生物学事实和现象,引导学生自然生成相关概念,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思维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金兵 《中学生物学》2006,22(1):27-28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通过自学、竞答能判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4种类型;通过自学、竞答、表演能识记并判断染色体数目变异的2种类型,会计算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能自己描绘出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染色体变异”是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是生物技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典例之一。同时这部分内容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工程、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体细胞杂交、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生物的进化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学教学当务之急。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建立模型与建模科学思维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培养。作者针对自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物理模型的实验教学,设计以学生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如何建构模型、类比分析模型、解读模型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高阶思维,利用相关生物学原理自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物理模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染色体变异》教学中,通过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采用演绎、类比、构建模型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建构、完善概念,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立体透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