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使人们形成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并辅以社会心理表征。所有上述因素在具体的场景下被激活,中间缺损逻辑过程可以通过内化的经验或认知来有效的填补信息差。大型的心理图式的形成其实就是文化的雏形,由此揭示认知语境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它要求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的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能作出共同的认知和推理.因此语境的选择,不仅应考虑说话者自身的交际意图、内容、语言手段、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且还应考虑受话者的话语处理能力等非语言因素.文章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个认知过程,是交际双方心理状态的趋向,认知语境的一致才会导致交际的成功。会话含义的推导是通过语境连接、语境延伸以及关联心境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境是关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语境观揭示语义推理的认知心理依据和心理状态,话语理解是一个"认知-推理"的动态化过程。与传统的语境相比,认知语境具有动态性、主体性和整体性。文章分析了认知语境的理论依据和特征,探讨认知语境在人类交际中话语理解的作用,从而达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5.
胡靓  曾琪 《文教资料》2010,(17):26-27
反讽话语即反语,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用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心理现象,它反映了交际双方的心理状态。语境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特别是动态语境,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对信息的认知和处理。因此在实际交际中反语的理解,同样离不开动态语境。本文主要从认知交际的角度讨论反语和动态语境的关系,从而更进一步说明了它也是一种认知方法,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从相反的角度去概念化生活中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言语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它要求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的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能作出共同的认知和推理。因此语境的选择,不仅应考虑说话者自身的交际意图、内容、语言手段、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且还应考虑受话者的话语处理能力等非语言因素。文章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语言交际的成功离不开语境。语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本文分析了言语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的构成及作用机制,揭示了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能动地控制并利用语境因素为自己创造有利的交际环境。言语交际过程是交际者对认知语境假设不断调整、顺应,并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的动态演绎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曾容 《文教资料》2009,(10):42-44
语境对修辞交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语境的定义我们经历了从具体语境学到认知语境学。从认知的观点来看,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就是交际者对言语环境信息的知觉、判断、分析、加工的过程。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深化了对语境的定义,并从修辞交际中的话语建构和话语理解这两个方面论述了语境认知对修辞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语篇的理解也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这是一项必须经过从语言表层信息雅知信息产生的深层意图的认知过程,其中离不开阅读者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和依赖语境进行语用推理的能力。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认知环境中的旧信息和交际过程中的新信息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只有在认知语境中,才能对语篇语义和文章主题做出较充分的阐释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国内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语境构拟系统,分别从语境的两种存在方式即实体和知识,对语境的分类和构成因素作了描写,但各类因素都是一种平行罗列,缺乏层次性归纳,也没有反映语境作为实体和语境作为知识两者在交际活动中的相互关系.文章构拟的语境系统力求反映出语境的整体性疆域,体现两者的紧密关系:实体语境最终要被人脑认知形成认知语境才影响交际者的言语行为,而认知语境的形成又离不开实体语境因素的触发,并表现出认知语境形成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