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很幸运,无论在小学,还是在中学,我的老师都是第一流的好老师,对他们的感激心情至今依然不减,钟芬小学的杨校长、省立龙溪中学(现漳州一中)的陈老师都是我的数学老师。他们调到福州大学任教,离别时全班同学痛哭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1953年,我以数学100,物理93的分数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踏进北大,就充满幸福的感觉。虽然睡在体育馆地板上,但有一大批著名的一流教授和很有才气的讲师给我们上课,指引我们进入美丽的数学殿堂。我酷爱数学,但两次被动员改行。四年级时改读计算数学专业,这是中国第一个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专…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差生,正在上中学。读了十年书,给我刻骨铭心的印象是,不管小学还是中学,老师总把学生分成两种人——好学生和差学生,泾渭分明。好学生是老师的宠儿,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笑容可掬,温言细语;而差学生是老师的心病和烦恼,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皱眉,懒得搭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忆唐玉儿老师固原县头营中学张政军我小学一年级在家乡村办小学念书。冬季一天早上,北风卷起黄士满天地飞。经常教我们识字的马老师,50多岁了,这天在家给儿子娶媳妇,顶替他上课的是村里的知识青年唐玉儿。至今我记得清楚,她那时笑微微地走进教室,上了讲台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4.
小学与中学,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学习方法上,以及管理上、要求上,都存在着差异。小学生初入中学,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就是“衔接”的问题。我想从初中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群小学生考入中学,形成了一个新的班级集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由不同的老师任教。例如我这个班的42位同学就来自23所小学,分别由36位老师教他们语文。他们的学习等各  相似文献   

5.
为自己喝彩     
小笛姐姐: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拿起了笔,向你诉说我的烦恼。从小学到中学,我都一直被老师宠爱,他们也都很信任我、爱护我。记得刚上初中时,我的班主任对我格外好。当时,我坐在紧靠过道的座位,老师时常会站在我桌前问这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差生,正在上中学。读了十年书,给我刻骨铭心的印象是,不管小学还是中学,老师总把学生分成两种人——好学生和差学生,泾渭分明。好学生是老师的宠儿,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笑容可  相似文献   

7.
上午王若夫厅长公布了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此刻占据我心头的主要思想感情是惭愧。我想到了班主任陶老师,中学的班主任何老师;想到陈家小学的各位老师;想到了三中的老师们;想到那些指引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导师,那些给我以无穷帮助的领导。他们在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十几年、几十年,付出了比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九月,是老师们最忙乎的时候,那30天里他们收到的贺卡似雪片般堆积在一起,最朴素,最华丽的语言都在他们手中捧着。可是我却没有在那个特定的月份——九月寄出贺卡,向老师道声祝福。站在这片摩天大厦前,渺小的我顿时有茫茫宇宙沧海一粟的感觉。耳畔拂过缕缕夏风,这带着热气的风儿,令我想起了老师,哦,风儿,请将我的问候带上路,将它捎给我那敬爱的老师吧。“老师,您好!”这句从小学说到中学的普普通通一句话,我未曾细细掂量过它的份量。而今,我终于有了几许了解,几许体会。这就是老师们最感欣慰的礼物。伴着改革的浪潮,…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天地》2008,(2):39-40
我现在刚上初中,我实在是没有适应过来。我发现,跟我同一个小学的同学,上课都变得积极了,也讨老师喜欢了。我只不过一次作业迟交,老师竟然打电话给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很生气,他们说我不长进,不学好,到了中学还不努力,甚至说我还不如刚上小学二年级的表弟。我太伤心了,我真没想到我的爸爸妈妈会这样说我。我应该怎么面对呢?  相似文献   

10.
回忆起与《小学教学》相识的事,至今记忆犹新。这还得从2008年的春天说起,应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之邀,全国著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专家邱学华老师作为学校顾问来作报告,经邱老师推荐,我认识了《小学教学》。说实话,那时的我阅读《小学教学》,完全是出于对邱老师的崇拜与敬仰,走马观花地浏览一番,偶尔有些感悟,却也未能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回忆起与《小学教学》相识的事,至今记忆犹新.这还得从2008年的春天说起,应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之邀,全国著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专家邱学华老师作为学校顾问来作报告,经邱老师推荐,我认识了《小学教学》.说实话,那时的我阅读《小学教学》,完全是出于对邱老师的崇拜与敬仰,走马观花地浏览一番,偶尔有些感悟,却也未能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步步走过来,对我们诸多老师有的可能已经淡忘了,有的老师的音容笑貌使我们终生难忘,我们敬仰他们,怀念他们,他们所任的课程也必然是我们最感兴趣成绩最好的学科。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个学生对我产生了误会,我没有去化解矛盾,那个学生几年中总是远离着我。我所任的政治课,他由中上等程度到毕业时降到了最低等。后来我注意了和学生搞好关系,我所任的课程每届的升学成绩在全县都名列前茅,在我任课的班各科任课教师中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不是最好的,但我所任的课在各科中成绩却是最好的。这些事实…  相似文献   

13.
王春瑜 《师道》2002,(5):45-46
如果说,作为一名学者、作家,我的文笔还算流畅、简洁,这得力于我在少年时代打下的语文基础。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老师,他们对我的启蒙之恩,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我这大半辈子,写过几百万字。但第一篇作品——严格地说,是第一篇作文的写作、刊出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1943年,我虚岁7岁,在今建湖县高作镇蒋王庄  相似文献   

14.
我正在上中学,被认为不是个好学生。读了十年书,使我刻骨铭心的印象是,不管小学还是中学,总把孩子分成两种人,好学生和差学生,泾渭分明。好学生是老师的宠儿,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笑容可掬,温言细语;而差学生是老师的心病和烦恼,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皱眉,懒得搭理。比如自习课上,好学生和差学生都在违反纪律说话,这时老师突然进来了,她横眉冷眼扫视教室里一遍,就要批评几句。但批评谁呢?老师当然是有分寸的,她通常不一概批评,因为那样会挫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他们的学习热情。于是目标就很明确,当然要批评我这样的差生,这是她的一贯策略,起到杀…  相似文献   

15.
以读促写好     
“我的老师”这样的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从小学到中学,每个学生都接触过不少老师,他们谆谆教导的话语,忘我工作的身影,都曾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当然也不乏严厉的老师。那么如何把这些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形象生动地记叙下来呢?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一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马老师:您好!自从我进入小学高年级,便只知道埋头读书,很少与同学们交往,更不会与他们打架。老师,父母都认为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进入中学后,我还是不能与同学们打成一片,整天呆在教室,很孤独。家里对我很宽容,我发脾气父母也不计较。在学校,我常被同  相似文献   

17.
老师的微笑     
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会有很多老师。童年,老师的关怀与呵护是快乐无忧的源泉;少 年,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踏上充满阳光的理想征程。我也有许多的老师,小学,中学,大学 ,每一阶段,老师在我的人生记忆中都留下或多或少的美好回忆。这其中,我的小学启蒙老 师李秀俊更是让  相似文献   

18.
陈霞 《班主任》2009,(2):58-59
在成长的每个阶段,我都非常幸运地碰到了人生的良师。他们使我沐浴爱的甘霖,健康成长。 小学时,记忆最深的是一年级的康老师。他头发花白,总是一脸慈爱的笑容。在我的记忆里,康老师似乎从未训斥过我们。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康老师每天都会在作业优秀的本子里夹一个红色的三角。那红三角是用油光纸做的,红红的、亮亮的,没有一点褶皱,那漂亮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臧学民 《初中生》2008,(9):22-26
导语 从小学进入中学,一切都是新的: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全新的感觉,全新的生活。我们都想向新同学、新老师展示一个最具魅力、个性可感的“我”。那么,我们怎样向他们说出“这就是我”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的时候.老师认为我就只能考个中专;中学的时候,英语老师说我考个专科都成问题;高考的时候,老师认为我过了重点线已经是出人意料;大学的时候.老师说跨文理跨专业考研,只能拣最次的学校报,还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结果,我读了本科,研究生跨专业考上了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