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窦爱军 《辅导员》2014,(15):37-38
<正>二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教的中高年级比较多。教高年级孩子,班主任老师要和他们"斗智斗勇"。因为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大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不再什么话都与父母、老师说了,有了自己的世界和秘密,不再把老师所有的话都当成圣旨。这时候班主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时,就会觉得棘手:孩子大了,不好教育了。我认为,作为高年级的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时,应该讲究点艺术,不用大声吼,不要硬碰硬,  相似文献   

2.
正二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教的中高年级比较多。教高年级孩子,班主任老师要和他们"斗智斗勇"。因为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大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不再什么话都与父母、老师说了,有了自己的世界和秘密,不再把老师所有的话都当成圣旨。这时候班主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时,就会觉得棘手:孩子大了,不好教育了。我认为,作为高年级的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时,应该讲究点艺术,不用大声吼,不要硬碰硬,  相似文献   

3.
正"多点阳光,花儿就更灿烂;多点鼓励,孩子更自信;多点赏识,学生更优秀"。在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班中每个学生都是人才,只不过每个人的优缺点不同而已。班主任核心的才干和价值体现在哪?我认为应该在"知人善用"和"引领方向"两方面。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发展中起表率作用,但是事事都亲力亲为,即使有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别把"回家反省"当成摇钱树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孩子由于犯了点小错误而"回家反省"了一天。他怕孩子继续停课反省,跟不上功课,因为我认识那个班主任,就让我跟班主任通融通融,结果班主任没有给我"面子"。孩子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好班主任要有"仁爱"之心,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要有一双"慧眼",班会是孩子思想教育的前沿,个性绽放的大舞台。班主任要多夸奖孩子的优点,要赏罚有度,做学习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正>在体校工作中,除了教练员担负着重要的训练任务外,文化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做好这一特殊教育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呢?本人就自己在体校九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积累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1.关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因而,班主任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怎样做一个受孩子欢迎的班主任呢?特别是怎样做一个受孩子欢迎的小学班主任呢?我的体会是:树立"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关爱中,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中健康、快乐地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8.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有教无类",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他远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的心愿,他鼓励、鞭策孩子,大大推动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班主任网络研修为我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让我们教师畅谈班主任的心得体会,议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让教学更有效的对策.同时,使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只有通过长期的、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需要投入,不仅需要方法,还更加需要爱心,只有爱才能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还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大的责任。在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练,我认为做班主任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同学,您好"———尊重孩子从小事做起"同学,您好!"这是一句非常简单的问候语。当孩子们问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琐碎繁杂。班主任工作能否开展得好,关键是学生是否信任和喜欢班主任。只有喜欢班主任,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只有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何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认为需要"三心""二意"。一、爱心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是  相似文献   

11.
<正>"当一名班主任难,当一名低年级班主任更难!"许多老师都无不感慨地这样说。是啊,小学低年级孩子,一下子从幼童变成了小学生,对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往往会不适应。那么,如何去教育好这些孩子呢?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得出了以下的几点浅显体会。一、把真爱献给学生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孩子。孩子们爱玩,我就和他们一起玩。我还帮他们梳头、剪指甲。这样,孩子们跟我亲热起来,想家的情绪逐渐减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孩子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去尊重他们、去关注他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唯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才能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成功完成教育的目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孩子,为他们点上一盏明灯?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进行着以下"三部曲"。  相似文献   

13.
<正>身处教育一线的班主任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生,无形中增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如果把学生比做一把把开天辟地的"剑",那么,在学生身上出现的那些"行为问题"无疑就是"剑"身上的铁锈与凹凸点。如若不及时指出并纠正孩子的这些"斑斑点点",轻则影响学习成绩,重则影响孩子树立健全的人格。一、"状况"成因1.家庭教育不当。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又多为"双独"的孩子。所谓"双独",是指父母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在这种家庭出生的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的管理者,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家长的心目中,自家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学风的好坏、思想品德的好坏、行为习惯的好坏,班主任起着决定作用。甚至有的家长认为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我们学校,每当新的学年开始,许多家长都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心目中的好班主任,这就是家长的期望。做班主任、“孩子王”,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说到教育,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就会闪现在脑海中,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历历在目。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时常萦绕心头的,却不是那些学习优秀、时刻被爱包围的孩子,而是那些在我们看来问题多,缺少温暖渴望爱的孩子。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每每想起都会触动内心……一天下午我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突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我接起一听是我班张某的家长。"陈老师吗?""我是。""我问一下,你们几点放学?""五点半。"  相似文献   

16.
齐金山 《成才之路》2013,(18):26-27
在新时期,我们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有很多。新的课程,新的理念,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纲要颁布后,班主任工作更加要求与时俱进,更需要修炼内功,要踏踏实实地走进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的研究。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二是单亲、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跟不上;三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个别教师的案例,使班主任心有余悸;四是有的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不甚恰当,效果不佳。那么,在新时期下如何开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金桥",班主任是"管家",班主任是"挑夫",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也最伟大的"主任"。有人言:"班主任乃是世界上最小也是最伟大的主任。"说他最小,是因为他只管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多:说他最伟大,是因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师,教师的核心就是班主任。也有人说:"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干的是最大的工程,最细、最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08,(4)
班主任是"金桥",班主任是"管家"。班主任是"挑夫"。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最伟大的"主任"。有人言:"班主任乃是世界上最小也是最伟大的主任。"说他最小,是因为他只管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多;说他最伟大,是因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师,教师的核心就是班主任。也有人说:"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干的是最大的工程,最细、最复杂、最艰苦的工作。"不错,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  相似文献   

19.
钟健 《班主任之友》2004,(12):12-13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琐细的、长期的工作,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之后,很多人便有这种感觉,忙忙碌碌了好几年,班主任工作在脑海中便只剩下了一些经验。接下来再带一个新的班级,我们便凭这些经验来处理问题。可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光凭经验来管理班级似乎行不通了。难怪有很多班主任常常无奈地感叹,现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真不同,以前的孩子多听话啊,一点都不象现在的孩子那么调皮,难管,这班主任啊还真是不知怎么当了!  相似文献   

20.
让爱远行     
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里,我越来越意识到,班主任有时是和妈妈一样的角色。我们遇见的都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天使。我们要放下身份,蹲下来仔细聆听孩子的心声,多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心真诚地交流,我想孩子也是愿意和我们一起成长。你付出真情,孩子也会报之以礼。倘若孩子不肯听我们的建议,一定是我们说话的语气,处理的方式不够"孩子化",没有真正和他们发生"共情"。成人和儿童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就要弯下腰来,多听,多理解。我们要抛开成人世界的对错标准,不管孩子事情做的是对还是错,先认同他们,给予孩子情绪上的支持和肯定,指责和批评只会加剧孩子的厌恶抵触心理。他们需要我们融入到他们的世界里,去耐心倾听,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待到孩子情绪稳定,我们再试着讲道理说服他。只要我们真诚,方式正确,我想我们就可以一起带着孩子用爱远行,收获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