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苏教版教材编排在三个年级、四个单元中,分别是: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3课时)、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6课时)、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10课时)、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9课时)。  相似文献   

2.
一、画图感知,构建素材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师:同学们,看黑板。认识吗?(认识)是什么?(直线)会画吗?(会)  相似文献   

3.
论哈贝马斯认识兴趣范畴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兴趣范畴是哈贝马斯重建认识论的基础性范畴,其实质是强调认识(理论)与兴趣(即生活世界的利益)之间的相互交织关系。认识兴趣包括"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三个层次,"解放的认识兴趣"是整个认识兴趣范畴的灵魂。只有正确把握认识兴趣范畴,才能真正理解认识的主体性、认识的意义、认识论与社会理论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一、内容 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二、缘起 从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  相似文献   

5.
道德认识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种特殊形式,是否具有真理性?对于这个问题,有道德认识真理性的地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丙种回答。本文认为,这两种回答都是片面的。要正确地解决道德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就必须区分道德认识的多元合理性和道德认识的一元真理并正确理解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文章还指出,从合具体认识形式(如自然认识、社会认识、道德认识)和实践形式(如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伦理实践)来看,道德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标准是伦理实践。  相似文献   

6.
植物、动物     
植物、动物一、要点及要求(一)植物1.知识要点(1)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和形态、构造特征及主要作用。认识当地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2)认识植物的生理机能(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繁殖)和了解植物过冬的方法;(3)能把植物按指定的标准(茎的质地,根、茎、...  相似文献   

7.
感性和理性,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两种方式。实际生活中,二者多是重叠、交叉、混合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之中。但经过长时间的认识实践,不同的认识方式会给人留下某种属于经验的(受益)或教训的(受损)深刻印痕,于是便会逐渐形成一个人认识方式的基本风格:或偏于感性,或偏于理性。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下册)的《认识图形》单元主要是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体的基础上,直观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面图形,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9.
话说分式     
一、认识分式的概念 数和式是数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从数到式是数学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如下面框图所示,人们对数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从认识整数开始。接着又认识了分数并归纳出有理数,进一步又认识了无理数并归纳出实数(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些数),后来又认识了虚数并归纳出复数(高中我们将学习它).  相似文献   

10.
绘画审美有一种由感情到理念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视觉形象在认识上的飞跃,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获得美的享受,应从认识绘画符号(风格),画面意象(内涵),视觉提炼(观察)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社会认识的科学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社会认识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影响了社会认识科学化的程度,也对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认识论的研究提出了方法论的要求。本文提出如下构想:(1)对社会认识进行全时空研究;(2)解决社会认识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3)适度引进的自然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平方干米及其与公顷的简单换算。二、教学目标1.在认识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的基础上,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2.掌握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方法。三、教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填空(用投影出示)。(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平方米,也就是()公顷。(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立地,它的面积是()平方米。(3)4公顷=()平方米20000平方米。()公顷(4)常用的面积…  相似文献   

13.
通过硫酸铜的制备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1)认识体系中并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进一步认识结晶过程的竞争性、有序性;(3)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1 填空题 1)社会调查研究是达到正确地认识( )与( )的方法之一,它是专门研究搜集( )、分析( )等这种特殊认识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2)调查过程中运用定量方法时,要从( )出发,通过( )过程,返回到( )。在社会调查中,如果采用个案材料说明观点,要考虑个案材料在总体中的( )。 3)社会凋查研究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一种( )、( )、( )的一种手段或工具,它的最终目的在于揭示( ),能动地改造( )。 4)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和( )。 5)社会调查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 )。2 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选择) 1)资料收集时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有( )。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E.个案调查 F.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5.
【导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小数 ,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它既是小学生对数的概念与范围认识的一次扩展 ,也是对分数本质意义认识的一次飞跃 ,使学生切实学好这一课的内容 ,对于学生学习后续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及分数应用题等相关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意义。【导学设计】一、提供相宜的直观材料丰富感性认识看图 ,按要求写出合适的分数。1)图中的空白部分用()()表示。(2)图中的阴影部分用()(…  相似文献   

16.
解读数学     
《招生考试通讯》2007,(3):13-17
1.知识要求的变化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改为“(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相似文献   

17.
课程活动资料二(二)(配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厘米和米的认识、元角分的认识、认识图形(二))刘艳琼(赣州市清水塘小学)一、自制米尺,测量长度活动目的:配合厘米和米的初步认识的有关教学,要求学生每人自制一把米尺,通过量一量,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米...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其特征,区分异同,初步认识它们的直观图;(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空间想象等能力及空间观念,渗透对应。分类等数学思想;(3)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司观念。教学过程:由相互联系的五个环节组成。一、迁移复习教师用幻灯呈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提问:(1)灯片中有哪些平面图形?(2)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评析:复习…  相似文献   

19.
数(shù),源于数(shǔ);数(shǔ),又源于用。在用中数(shǔ),是孩子认识数的最重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是为了了解中国高校教师(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对网络教育发展中障碍因素的认识和教师个人特征(包括专业领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学术头衔等)如何影响他们对障碍因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