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物理学科的知识具有定量的含义,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考对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有时非常简捷、直观.下面从一道平面几何证明题出发,说明几何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考试大纲中对学生的五种能力要求之一,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三角形相似法就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具体体现,应用三角形相似相关知识处理有些问题,能够直观、简捷地得出结论.该方法主要是体现某些物理量的矢量性和物理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笔者有一学生拿了一个物理竞赛题求问,用纯数学的方法如何解之.笔者仔细端详,觉得这一问题本质还真的是一个数学问题,本文例1介绍了纯数学的解答.而后笔者反思,发觉高中学生觉得物理“难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处理物理问题,数学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思想、方法和知识始终贯穿于物理学,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或数学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与物理紧密联系着。中学物理教纲和考纲对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技巧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正是许多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是物理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面广,而学生在处理物理问题时的思维习惯很难将数学知识迁移过来,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就某个物理问题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下面就有关运用函数及几何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举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5.
物理新课程教材改变了传统的先学习力学知识的编排体系,安排先学习与初中联系较紧密的运动学知识。这样就降低了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台阶,便于学生迅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的改变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出现了学生不会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材越来越重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尤为突出数学知识存物理学中的应用.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更紧密.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归纳了物理学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生不掌握这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就难以解答一些物理问题。因此.在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数学和物理虽然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知识,但是二者之间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很多时候,数学知识以及方法都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见,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则显得尤为必要。可是部分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时常发现一个问题,即学生极度缺乏利用数学知识解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而这其实也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学习能力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8.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中的最值问题,不仅可以避开一些特定的物理条件,而且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此,本文就初中数学中关于“二次函数求最值”在物理问题中的运用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测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试题不少,其中1994、1996、1999年三年全国高考题的压轴题独具特色,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专门测试学生应用几何角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下面对这三道题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引导.这里例举应用极限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做法,是课任教师的尝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虎 《广东教育》2014,(2):51-53
众所周知,数学是物理学习的工具。没有数学能力做支撑,物理的学习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物理的深入学习将十分有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也是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的五种能力之一。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养成。而在高三复习中,挖掘高考试题中的数学元素,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本文从五道物理试题数学元素的分析,提取了“不等式的性质系、幂的性质、对数的性质、解析几何、均值不等式、平面几何圆的知识及函数思想”等数学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充分彰显了数学的工具功能。  相似文献   

12.
数理结合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秀 《物理教师》2002,23(4):9-11
物理离不开数学 ,数学在物理中无处不在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处理数理结合的问题 ,是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物理教学中 ,有的教师凭经验随意处理 ,缺乏针对性 ;有的教师把重点放在以数学为工具进行推导、计算及运用数学解题的技巧上 ,使学生身陷题海却收效甚微 .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对数理结合应做的工作 ,作一些探讨 .1 教学物理某部分知识之前 ,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 ,注重“数理匹配”“数理匹配” ,这里指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某部分物理知识的数学知识 .物理学习中若缺乏相对应的数学知识 ,即“数理不匹配” ,不仅会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3.
范世民 《物理教学》2010,(1):48-50,37
新考纲明确规定学生应具有“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即“能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物理问题进行处理;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能针对具体问题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讨论并做出判断;能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做出评价。”在新课程标准下,近年来高考命题中确实把“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作为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重点,绝大多数试题的物理情景设计新颖,不是一套公式就可解的,  相似文献   

14.
赵民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12):41-42
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于物理问题之中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此有明确的规定.近年来中考试题、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中出现了"数理"渗透的新趋势,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必须重视数学与物理的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理科综合物理学科的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加强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如利用函数关系、不等式关系、判别式法求极值问题,将物理现象抽象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求轨迹问题,用数学归纳法思想写出多过程问题的通式再用数列知识求解等.  相似文献   

16.
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并重点考查的五种基本能力之一。对此《考试大纲》中有明确的阐述,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及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能进行正确的数学运算。因此,在解决物理的过程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用数学知识和数 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很多高中生缺乏这种 学科间知识牵连,总觉得物理和数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缺乏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 中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用数学方法理解物理问题的意识与 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数学模型与数学方法教学的必要性,构建数学模型的基本途径,数学方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具体应用,数学的解与物理的解的统一等。使学生能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去考虑和处理物理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汪海林 《物理教师》2009,30(10):54-55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高考及竞赛中要求考查的能力之一.所以在高考或竞赛命题中,命制的试题除了承载对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考查之外,往往还要求考生具备熟练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重复性的多物理过程的问题中,对数列知识的要求尤为突出,而且这类问题的难度往往较大.本文就两类不常见的数列在多物理过程问题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和工具,物理中有许多问题可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处理,这样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