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楠 《收藏》2012,(19):178-180
"逸"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唐宋时是以老庄思想为主,追求散逸适怀的文化品格;元明清则是以禅宗思想和审美态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力求清虚冲和为理想境地。佛道思想的这种混杂,在中国绘画史上一方面扩充了"逸格"的内涵,另一方面又强调作为人本因素的集合对于绘画本身的主宰。中国绘画的"逸格"从唐代开始就被赋予了  相似文献   

2.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渊源,受中国哲学思想思维模式的影响。“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的这一诗句可以说是中国画“空白加减法”很好的写照。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绘画中“空”所蕴含的哲学观、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抽象运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空间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7,(9):166-166
6月26日,“中国·比利时绘画500年”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武英殿)举行了开幕式。此次展览是国家文化部与比利时王国总理办公厅制定的两国文化合作项目——“中比文化之春”,先后于4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馆和6月在中国故宫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作为“中比文化之春”重要节目,重在体现文化比较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张剑 《收藏》2009,(10):25-29
霍春阳是津门画派代表人物孙其峰的学生,名师的教诲、自身的努力.使其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他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在中国画坛声名鹊起,后又不断突破前人.充实自己.创立了简淡清和、古朴雅逸的绘画风格,并以绘画格调之高、境界之深而成为当代花鸟大家。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是在人文对话与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文化思想。现代武术则力图开创当代武术发展的新局面,积极促进中国体育学的建构与发展。道家以“健身、“形神兼修”、“尊道而贵德”等思想滋养着现代武术的发展。以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现代武术,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古老的东方文化之一——现代武术显示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梓荃 《收藏界》2011,(9):146-146
在中国文化的厚土中,人物画一向是最受娇宠的奇葩。孟喜元在《收藏界》连载的这一组以绘画大师为主题的人物作品,迥异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模式化、政治化的人物形象。他的人物绘画中没有当代某些画家主张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晓凌 《收藏》2014,(17):2
唐近豪,广东潮汕人,生于1946年。现居新加坡,油画家、雕塑家。在西方抽象绘画领域,赵无极、朱德群以东方哲学精神与绘画观念开创了“中国学派”,并以此赢得西方主流文化界的尊重。唐近豪继而起之,运用西方的媒介与表现手法,呈现东方特有的宇宙观与审美逻辑,延展拓进了“中国学派”的历史脉络,成为这一艺术思想体系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试论奥林匹克思想内涵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思想内涵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间存在诸多相通之处,如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与中国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都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奥林匹克运动对和平的追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贵和谐,尚中道”均蕴含着和谐思想;保护环境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支柱之一,“绿色奥运”的理念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同样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诸多相通之处是二者对接、交融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这种对接具有广阔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武术体用思想中的动静相得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武术体用思想中的“动静相得观”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医学、养生理论的影响下,结合武术的技击技法理论,在“动”与“静”的问题上,用传统的辩证思维方法去解释武术不同风格的技术特点。这一观点在健身强体的活动中体现出中国武术体用思想“以动养体,以静养体”的“动与静”的辩证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传统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大载体,蕴含了许多和谐思想的精髓。加强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与加强大学生道德传统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将大学生传统武术文化教育纳入和谐视野,是当今时代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对加强大学生“爱国”“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道德传统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重养生、求长寿是一大特色,不少思想家、医家和养生家认识到“养生”重在“养心”(心理养生),并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心理养生思想。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阐述了形神兼养,以神为先;养心贵在养气;安德养神,情欲适度;调畅情志,避免刺激等古代心理养生思想,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学说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孔子的“以德治民”、孟子的“民为贵”、老子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都充满了和谐思想。儒家道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今天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引,探讨新时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定位以及实现方略。研究认为,在习近平“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立德树人”“健康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要论述引领之下,中国武术要承担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强化道德教育、助力健康中国、展现国家形象、加快产业改革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之上,从思想引领、国家战略、人民需求、跨界协同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中国武术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先生不仅是“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大师,其在教育领域也别具慧眼,硕果累累。“山地人生观”和亲情似海的基督教家庭塑造了林语堂和他坚韧又不乏细腻的性格。他以西方文化教育为参照系,在扬弃中国旧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对教育目的、考试方法、生命教育诸方面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认真研讨林语堂的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武术的“珍贵”体现在其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一一武术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厚实的教育价值。本研究以武术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国民教育发展的视角出发,探索当代武术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救国强种、克己复礼、塑造完人是承载武术教育思想的三个着力点,强化尚武精神和民族血性,是国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注重武德、武礼等传统武术教育思想的培育,是构建“德治”社会的需要;增强“文化坚守”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作用,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珠山八友”是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绘画领域中一个声名显赫的艺术团体,他们以新粉彩文人瓷画的表现形式在中国陶瓷绘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赵彦峰 《收藏》2013,(9):182-182
赵彦峰绘画思想●形式是规律与简化,形式应服从于思想,为形式而形式也可取,但是如何表现多维空间和新空间之间的天系,我认为应做到“形式上的简化,内容上的矩杂”,关键取决于艺术家对艺术的腭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毛泽东主席在1917年发表的文章就以“体育之研究”为题,他在文中写道:“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他建议中国以德国为榜样,“其斗剑之风,播于全国”.当时人们在广泛讨论如何才能让中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他一生倡导“健身强国”的体育思想,而关注青少年健康,是毛泽东主席“健身强国”体育思想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9.
乔志强 《收藏》2014,(9):30-35
民国时期的中国画坛,上承清代“以地别为派”的余绪,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三大地域性的绘画流派,即以金城为首的京派、以吴昌硕为首的海派和以高剑父为首的岭南派。相比较于具有较为浓郁商业活动色彩的海派和以提倡“折中中西”为鲜明艺术主张的岭南派,京派则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大本营。在京派绘画的发展和民初的北京画坛,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就是:  相似文献   

20.
张士增 《收藏》2006,(8):30-31
中国绘画由周泰汉唐至宋元明清,其实一直是重视色彩的,有证可考的秦汉时期,作品大多是色彩斑斓的,唐代更有青绿山水的创立,宋人小品的色彩也令人折服,只是到了元代以后,忽视色彩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这主要是因为文人画的兴起。崇拜文人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中国的文人传统常常影响宫廷、文学艺术界乃至民间。以水墨画为代表的文人画遂成画界主流,水墨形成逸笔草草的绘画被标榜为上品,其他类型的绘画一般都被贬低和忽视了,这主要原因的确在于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