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超前思维也就是预测性思维.是人的思维能动性的表现,也是记者新闻敏感的重要体现。超前思维就是“根据对事物发展进行预见性的推理、进而对将要发生的事物作出科学预测,并调整对现在的事物认识的一种思维过程。换句话说.超前思维就是人们如何用目标、计划、要求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思维和逻辑     
思维和逻辑思维是记者重要的武器。"逻辑能力"是记者重要的思维能力。人们把思维分成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类。两种思维方式记者都需要。但我总觉得,逻辑思维对记者来说,更是基础,更为重要。形式逻辑是事物存在和运行的直观形式的反映;辩证逻辑是事物内在规律的深刻...  相似文献   

3.
雷明德 《新闻知识》2000,(12):24-25
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品的优劣。新闻记者水平的高低.与其新闻采写能力有关,更与思维能力和方法有关,懒于或不善于思维的“低能儿”写不出高水平的作品。我很羡慕会思维、点子多的记者.别人写出来平平淡淡的事物,在他们的笔下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记者思维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使记者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来。对于新闻采写中的思维方法,这些年来我曾作过用心实践和研究.这里提出如下一些见解。一、追踪…  相似文献   

4.
笔者探讨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要具备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能够从复杂的材料中选择闪光的点和归纳有意义的事件。在新闻报道中要抓住事物的关键,突出问题本质,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报道,通过创新思维方式,提高新闻记者的智慧和素养。  相似文献   

5.
直觉思维不像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那样为人们所熟知。其实,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一样,都是科学思维的基本类型之一,长期以来,直觉思维以其神秘而独特魅力而受到青睐,科技史上有许多重大的难题,往往都是在直觉思维的顿悟中,奇迹般地得到解决的。那么,直觉思维的本质和特征是怎样的?它和记者的通讯报道写作实践有着怎样的联系?报刊记者怎样才能获得“灵感”和“顿悟”呢?直觉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心理学辞典解释,直觉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直觉像是思维的感觉,人们通过感官的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可是用直觉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采访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了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记者蜂拥而上,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写出胜人一筹的报道,而有的记者却身在“宝地”不识“宝”,采写的新闻只能免强应付刊播,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这种强烈的反差,就反映了记者在思维方式的差距。毋庸置疑,记者素质是靠长期工作实践形成的,这种素质的积累形成便成就了记者的求异性思维。求异性思维要求记者的报道不落俗套,善于“同中求异”,使报道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个性魅力。而得力于这种思维方式,记者就会从相同事物中寻找不同点,从一般性中寻求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不一样的思维 在什么背景下来报道,抓住哪一个欲知点来报道,它是记者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应从百姓的视角,以记者独特、敏锐、新奇的思维方式找寻事物的"千差万别"而不是浮光掠影地看事物的"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多媒体时代,在新闻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记者每天都要接触新的观念、新的事物,每天都在面对关系社会和受众的热点、难点、重点等根本性问题,该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从哪个角度进行报道,这直接体现了记者的独立思维。记者只有具备了独立的思维,才有可能高屋建瓴地驾驭笔下  相似文献   

9.
灵感思维是一种触发性思维,往往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下,突如其来而产生的。记者应该在平时善于积累生活经验、积累知识、积累新闻素材,一旦遇到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时触发灵感,有助于捕捉到报道题材,写出有分量的新闻来。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人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新闻记者的新闻思维是指记者在采写报道过程中,面对纷纭复杂的客观事物,在价值取向的支配下,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认识事物本质意义的过程。这里,我们非常强调价值取向的支配作用,就是把记者的新闻思维同其他形式的思维区别开来。价值取向是指新闻价值,包括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等。记者的新闻思维是围绕着价值取向的坐标进行的。记者在认识事物的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记者进行新闻写作的前提,记者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结合真实事例,论述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记者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离不开记者的思维,用什么思维方式来指导自己的采访写作呢?这是每一个记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深入开展新闻改革的今天,为了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写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立体化的经济新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笔者认为,在经济新闻的采访写作过程中,应大力提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一逆向思维,就是从反面或鲜为人知的另一侧面来分析、研究、评判某一事物。比如打仗,正面攻不下,可以考虑从后面或侧翼来攻打对方。在科学史上,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难题,做出发明创造。例如数学上的一些定理,如“√2是无理数”、“素数有无限多个”等等,都是用反证法证明出来的。大千世界,各种事物纷繁复杂,每一事物除它本身存在着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矛盾外,还与周围事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以,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特别需要从它的对立面和其它侧面去认识,去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考察事物必须注意事物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如果孤立、静止、片面、表面地看待事物,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新闻实践中,记者判断与发掘事物的新闻价值也是一样,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而需要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种种关系上,去探究事实所包含的新闻价值,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14.
既然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形式,人类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都离不开,那么,作为两种思维方式都兼有的新闻工作,在其实践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想象。试想,如果没有“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怎能将新近发生的事实变成语言文字传播出去呢?新华社记者阎吾采写的消息《战后谅山》中的这最后一段:“记者在谅山敌军的一些阵地上,看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写的过程是充分体现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需要新闻采写者利用自身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来寻找和挖掘具有价值的、新颖的采写方法、方向和目标。逆向思维就是新闻采写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即以相反的观点和视角来思考或观察事物,将这一思维方式应用到新闻采写过程中,将会挖掘出更具价值的新闻。本文就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论证了新闻采写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了将逆向思维应用到新闻采写过程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臧宾 《青年记者》2004,(7):35-35
所谓理性化思维,就是透过新闻的表象进行深层次分析,看清事物的本质,寻求事物的规律,升华到理论的高度。新闻的深度、力度及导向是靠理性化的东西来实现的。因此,笔者认为记者采写稿件时要善于运用理性化思维,从辩证的、立体的、法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是新闻从业者体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一个过程,是需要新闻从业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以下两种思维来寻求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第一是逆向思维,第二是发散性思维。在新闻采写过程中,逆向思维是其中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思维方式,就是用相反的观点来观察事物,然后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新闻采写当中,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本文主要围绕新闻采写,分析在其中运行逆向思维的效果以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影 《记者摇篮》2007,(1):60-60
综观近年来能够引起关注或者获得奖项的电视新闻片,大多以角度奇巧。引入注目;或观点别致,给人启发。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它们称得上是胜者。而这些片子的致胜“法宝”。大多是在采访和制作中运用了求异思维。我们对新闻采写中的求异思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记者在思维过程中,不依常规,让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寻找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探求多样性的结沧。因而,求异思维也称为发散性思维。与此相对应的求同思维,则是一种以集中为特征的逻辑思维。指记者在思维过程中,将信息加以抽象。使之朝一个方向集中、聚敛,从而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寻求唯一的答案、结论或规律,也称收敛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刘达齐 《新闻传播》2009,(7):111-111
记者思维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概念、新闻判断和新闻推理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用来充分开掘新闻事实的信息资源.表现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优劣。在此本人试将记者采写新闻中几种常用的思维方式进行论述。一、创造性思维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其本质属性要求它必须求变求新,与时俱进。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新闻观察的实际运用中,单方面的揭示事实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必须要通过联结的思维模式进行观察事物的前因后果,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类似的新闻信息进行融合分析,把信息进行加工增值,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本文简要探讨联结的内涵,并对记者新闻观察中信息联结的概念、方法及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