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电视制作课程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特别是忽视学生电视节目制作创新意识的培养。"虚拟电视台"研究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接近于真实电视节目的制作实践,掌握相应的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它体现了"知能合一"的特点,在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保持时间的延长、学习动机的激发、节目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了融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平台基地、支持保障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大学4年."大一年度项目计划"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站".在实践中,学校注重建立大一年度项目学习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培训体系,重视发挥学生的项目学习主体作用,并通过政策激励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经过6年的持续深入推进,"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求解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了新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计算机教育应该贯穿"学生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能成为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素质.本文试从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谈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和引导学生主动自我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4.
蒋志宏 《考试周刊》2011,(43):186-186
本文作者认为学生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可以丰富物理教学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艰苦奋斗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关键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可以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应从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社会交流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关键能力"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其途径有:制作与操作活动、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和人际交往.可以通过启发式讲解和活动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是审美教育初期具有启蒙性质的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独立思考设计并制作,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学生艺术体验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为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当前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8.
孙大君 《教育学报》2001,(11):24-28
"动手做"作为策应知识经济时代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强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制作、设计和探索等自主活动进行发现学习,其应用和推广,将会在促进研究性学习健康深入开展的同时,对传统的以机械训练为主的接受学习模式起到调节和矫枉的效果.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生应有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今新教材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0.
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研究性的学习应该在学生中得以提倡.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而探究性的教学必须有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探究式的授课方式,把原理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意识相结合,从而达到既让学生学到某一领域的新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广泛的课堂讨论、课前学习和阅读、课后的研究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研究生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17.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