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凡一平的小说具有影视改编的特质。凡一平让小说回归故事,讲好故事成为小说创作的美学追求,大量人物对话和鲜明的画面感使得凡一平小说具有类似于影视脚本的特征,意识形态精英化和审美趣味大众化在小说中的交融契合了当下影视改编的需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2.
广西作家凡一平的新作《上岭村的谋杀》,是他回归到乡土小说创作的一部力作。在小说里,作者以他一贯擅长镜头似的语言描述,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手法,把一场村子里的谋杀案为读者精心编制出来。  相似文献   

3.
从作家凡一平的小说文本出发,对广西壮族作家凡一平的长篇小说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介,指出其小说创造的意义与选材和结构方面的总体特色。  相似文献   

4.
从"丢失—寻找"主题探索凡一平都市小说的叙事结构,发现:其表层结构包括了"丢失—寻找—回归初始"和"丢失—寻找—彻底失去"两种叙事模式;在深层结构中,凡一平则通过小说人物的"寻找"来实现自己的寻找,即他通过人物的选择来演绎都市生存中人的异化,通过人物的人性流失来探索人异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凡一平,壮族,1964年生,广西都安县人,河池师专毕业,现在复旦大学作家班读书。曾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诗歌百余首,后转入小说创作,在《民族文学》、《广西文学》、《小说家》等报刊发表《通俗歌手》、《合唱团》、《灵环》等小说数十万字,《宫场沉浮录》等作品曾引起强烈反响。本文试将他近十年的创作道路做一分析,以给其创作提供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这无论对凡一平还是于广大读者,或许都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文学史上,作家阎连科是个颇具小说创作才华和极富创新精神的优秀小说家,被看作是近年“中国文学中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小说的语言充满特色,据笔者研究,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听觉化、视觉化、嗅觉化、触觉化的形象语言,这些使他的小说在当代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废名的小说语言特征鲜明,别具一格,表现在小说文本中就是不断实践各种语言探险。他在小说语言探险方面采用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不合语法的陌生化,古典诗词的现代化,方言词语的原初化。这些艺术成就使得他的小说语言在表达和阅读上取得了双重的审美效果,展示了一种突破语言表达限度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以语言为切入点,将社会现实生活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认为小说的语言是被社会现实生活化了的。实际上,他把小说等同为一种现实生活化的语言形式,认为小说具有杂语性和开放性两个特点。巴赫金小说本质理论体现了小说本质理论的一种发展趋向:追求开放中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一 认识契诃夫,认识凡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他就是契诃夫。契诃夫活了44岁,创作了700多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他的小说故事情节总是那么简单,可又是那么令人震撼;语言也是那么简单,但给人的感觉还是震撼。《凡卡》这篇课文就节选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说,我们读过也预习过这篇课文,想一想:凡卡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熊建成是一很中国化的作家,他的小说集《激荡的大宁河》是一部精品。作品呈现给读的是一个虽有缺陷却不和温暖的世界,对人的同情、理解与关爱,构成了熊民小说最普遍的底蕴,小说结构看似随意,实是运匠心于无形,小说语言简洁、质朴、机智。  相似文献   

11.
劳仑斯的小说创作中,彻底地摒弃了旧的传统小说模式,开创了新的小说模式,主要表现为象征的神秘性和语言的意象化。象征的神秘性:他的象征注重表达人物内心瞬息感受和直觉的心灵震颤。语言的意象化:劳仑斯小说语言的描述性、客观性依然存在,但意象化、感悟性的趋向是十分明显的;用语言去描绘环境、物象,环境、物象的真实性减弱,迫使读者去感悟、体验小说的环境、物象、主题。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壮族作家凡一平小说创作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其小说创作受地域文化的浸润,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怀疑,表现出受传统文化观念和传统小说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熊建成是一个很中国化的作家,他的小说集《激荡的大宁河》是一部精品。作品 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虽有缺陷却不乏温暖的世界,对人的同情、理解与关爱,构成了熊建成小 说最普遍的底蕴;小说结构看似随意,实是运匠心于无形;小说语言简洁、质朴、机智。  相似文献   

14.
《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于1886年的一篇著名小说,通过九岁的小学徒凡卡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痛苦的学徒生活的故事,反映了俄国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透过凡卡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那双躲在语言背后的含泪的眼睛,感受到作者悲悯的情怀。《凡卡》的表达方法很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凡一平的小说风格颇为多样。诗化的乡村小说,善于用诗化手法描写乡村常态生活,人物形象追求非个性化,着重表现人在食、性等基本生存层面的挣扎。世俗化的城市小说,反映现代城市人的精神困惑,叙事性、可读性强,但是小说迎合市场,有庸俗化倾向。新历史主义小说,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和宏大叙事,但是反叛有余,建设不足。  相似文献   

16.
处于“马原后”的苏童,是在一种“平静如水”的状态中创作他的小说的。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平静,才使得他那些属于“情感返乡”式的小说,在叙述、语言、时空结构方面都卓然独异于其他后新潮小说。苏童小说的叙述者可分为隔离叙述和切入叙述者。作为隔离叙述者,他必须时刻关注故事本身的发展以及活动于其中的人物的运行态势,而逃离于故事之外的地位又使他能够对故事作某  相似文献   

17.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创作风格和追求的作家,小城小说是其创作的重要方面。他的小城小说为我们描摹了一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原小城的生存图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这既得益于他象征性的手法的使用,又得益于他小说中所表现出的文体特质。该文从独特意境的营造和语言的诗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师陀小城小说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先锋小说"提供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最激进的"语言实验";孙甘露则是"先锋小说"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异数",是一种文体的实验,其放肆的笔法使他成为上世纪80年代"语言实验"的最极端代表。孙甘露小说语言经过变异或对传统的偏离,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语言意义都与传统小说语言形成很大的区别。语言形式的超常表现为:通过语词序列的逆向建构,标点的超常规使用,语形陌生的仿词以造成语形在视觉上的陌生化;过度拉长修饰语和排比句形成语言的超常繁丰;运用"前景化"中的"平行"策略,结合对偶、押韵等传统诗歌修辞手段使小说语言诗歌化。其语言意义的超常表现为:通过词义的非逻辑组合以激活词语的隐含陪义,通过词义的跨义域组合甚至矛盾组合来创造荒诞语义。这些语形、语义的超常变异都是为了传递一种关于潜意识中的非理性、非逻辑的难以言说的内心体验,让读者在惊艳、脱俗的言辞中感受飘浮在文学语言外围的、附加在语义信息之上的外层审美信息。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军人作家丘东平,比较出色地描写了”新的人民领导者的典型”。他的军魂小说,不同于抗战初期众多描写前线英勇壮烈场面的小说,在于注重写人。在写人时,写军人的战斗遭遇,表现他们的英雄气概,笔端常常触及人物的灵魂深处,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气质。语言奇崛,小说充满一种野性沉着的力量美。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掀起了一股沈从文热,研究沈从文的领域有很多,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他对语言的运用。他的语言不经过精雕细刻,不是隐晦艰涩的,但却是经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的。他以湘西方言为基础,注意学习生活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后经过加工、提炼、书面化。有时,他的句子并不顺畅,显得拗口,但往往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当然,不能排斥败笔的情况。总而言之,其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乡土化,古朴简约,清新生动,流动飘逸,富有表现力。一沈从文的乡土语言不同于其它乡土作家的语言,这与他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分不开。首先,沈从文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自学,他十四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