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激活“亮点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亮点。如果你发现了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鼓励,然后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这将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案例《]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断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小棒表示出67。(学生操作,但学生只有20根小棒,此时学生纷纷寻找合作伙伴,迅速完成了操作。)突然,生1举手报告:老师,钟佳伟不和我们合作,他还玩彩笔!钟佳伟:老师,我不用合作就能摆出67来。师(好奇地):是吗?把你的摆法给我们讲讲!钟佳伟:我用1根彩笔表示十,用1个小棒表示一,6根彩笔和7根小棒合起来就是67。师:这样摆,行吗?“(…  相似文献   

2.
教师和学生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同时更是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优势,构建了"以教材为主体,以自读课本为补充,以师生搜集的资料为辅助,以校内外自然、社会资源为组成"的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大语文学科资源,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丁捷 《成才之路》2010,(33):34-34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反映数学难学,那么我们应如何教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一次,我安排同学们写一篇题目叫“爸爸(妈妈),您对我真好”的作文,原来以为。父母和孩子生活超过十个年头了,应当有许多话可说,有许多事情可写。但出乎我的意料,不少学生皱着眉不知道写什么,还有的学生就匆匆地翻看作文选,找类似的题目和素材,这种临渴掘井的做法深深地启发了我。学生的生活大体是三个板块:白天在校,晚上在家,  相似文献   

5.
意外的念头 天气热,很多学生下课了都在喝茶水。有的还喝从家里带来的饮料。学校是禁止吃零食的。这天刚好轮到我行政值日。学生看到我就把各自的水“东躲西藏”。突然一位学生冲着我喊“泰山仙草蜜,轻松去火气。”这句富有诗意的广告词顿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找到这位学生,没有批评他,反而追问。再把你刚才说的话重复一遍好吗?”他有些紧张。“泰山仙草蜜,轻松去火气,哪儿学来的?”我问道。  相似文献   

6.
在学生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用对应的底和高相乘,我特地设计了一道比较灵活的练习题。没想到由于一时疏忽,出现了一个数据上的错误,从而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给我的触动很大。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在班里引入自选座位机制后,令人头疼的座位就变成了一种资源。我提倡学生对自己的座位也要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当然,这样的权利也是受到很多规则约束的。在座位排布上,我有非常明确的的原则(规则):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重在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可见,要想让学生写好话,写好片段,就要帮助学生消除写话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自然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真正打开学生的生活源泉,让学生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话会写。  相似文献   

9.
李强 《学周刊C版》2019,(6):133-134
立足西部农村实际,调查挖掘搜集并积极应用充满乡土气息的"阳光体育"活动项目,实践形成符合西部农村实际的"阳光体育"教育理念,改变学生被动活动的局面,变"要我运动"为"我要运动",使学生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陶冶情操,锻炼身体,让学生转瞬即逝的青春留下照亮终生的火花,让学生的人生充满了阳光。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我对《最后一课》拓展延伸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多媒体显示两个材料,学生先在小组内谈感受,后在班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充分感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怀。下面是我在上《最后一课》时拓展延伸的教学片断。课已接近尾声,显然,学生被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言行深深地感染了。我不失时机地一边出示第一份材料,一边用沉痛的语调对学生说:其实在我国历史上,也曾有过更为惨绝人寰的一幕,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第一份材料: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推行奴化教育,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规定日语为共…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教了12年的高年级数学,近几年改教中、高年级语文,常听同事们说:“我们农村小学的作文难教,学生的作文一塌糊涂,无法改。”但我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觉得我班学生的作文普遍写的好,每学期期末考试学生的作文得分要高于别的班,学生对写作文很感兴趣,同事们问我有什么好方法,我告诉他们,我只是利用本地资源去教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个性资源、社会资源、经验资源都是最鲜活的课程资源。较好地利用这些学生资源,可以给课堂带来笑声、辩论声、掌声,打造高效课堂。在具体开发学生资源、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三...  相似文献   

13.
备课时,一个问题摆在了我面前:万里之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对我们而言是多么陌生,没有课件,要感悟他昔日的奔腾雄伟和今日的奄奄一息,对学生来说就犹如隔靴搔痒。怎样才能让他们有深切的体会呢?怎样才能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呢?我想到了黄河,想到了长江。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用对应的底和高相乘,我特地设计了一道比较灵活的练习题。没想到由于一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语文课程资源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更新。在与学生长期的沟通交流中,我发现娱乐资源受学生喜欢和认可的程度是最高的,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深入理解语文的魅力,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必须有极强的资源意识,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投身生活,在生活中构建起个性化的语文资源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我尝试本着“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尽可能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计算题:①75÷(7.5÷0.4)②75÷7.5×0.4我原想让学生快速练习,然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这两题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发现第2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但在课堂中,学生的计算情况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都算错了,算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年龄,也正是因为处于这个年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差错"是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不希望学生出错,而学生也害怕出错,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会被慢慢地消磨殆尽,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就巧妙地应用差错资源,诱发、捕捉、反思差错,从而提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方海东 《班主任》2014,(4):23-26
正2010年9月,我接手一个新的初中班,我和学生把它命名为"飞扬班"。这个班学生主要来源于城乡结合部的个体工作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学生总体学习成绩属于中下等水平,竞争意识淡薄,团体合作能力差;家长们忙于工作,疏于教育。三年来,我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会努力、能坚持、有修养、好习惯"的"飞扬人"作为班级发展目标,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了"因  相似文献   

20.
圆的画法教完后,我让学生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一向不被看好的小A同学第一个举起了手,急切地想让我查看。我让他一边操作一边说作图步骤,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竟没有使用直尺,这个冒失的家伙!我没有立即指出他的不当之处,而是准备在集体评议时让学生来评价,这样可能比我的喋喋不休更有效。先后请两个学生用直尺进行了测量验证,都无异议。‘不用直尺也能画对?”我心里嘀咕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