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邹小青 《文教资料》2011,(25):63-65
作者利用跨语言的语义启动和翻译启动的实验方法,探讨了越南语—汉语双语者汉语心理词典的表征结构,越南语—汉语双语者的心理词典支持修正层级模型,随着汉语熟练程度的提高,汉语词汇和共享概念之间的联结逐渐增强,并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英汉双语词汇在心理词典的表征大多呈现平行、从属、复合三种关系类型。医学英语的词汇特点和语言学习者二语熟练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医学词汇表征类型。通过对不熟练者双语从属关系模型的分析研究,为大专阶段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外研究的持续深入,双语心理词典这个黑匣子的面纱正在逐步被揭开。虽然现在关于双语心理词典语义表征尚且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且确定的理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双语心理词典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不变的内部系统,而是随着二语学习者对词汇的逐步熟悉而变化的。因此对于双语心理词典的研究必须从动态的观点去分析,才能将研究结果运用到英语词汇学习这个持续的过程中去。本文将通过对近几年双语词典的动态观的理论综述,探讨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为词汇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双语语义表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表征尤其是两种语言在头脑中的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以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即“同一表征说”和“独立表征说”为出发点,阐述了词汇联想实验、双语Stroop效应实验、跨语言的语义启动实验、神出鬼没经心理方法、脑成像技术等实验研究的研究范式、理论依据和实验假设,及其实验对语义表征理论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5.
双语记忆表征研究主要探讨两种语言是如何在双语者的大脑中进行储存和组织的。先前研究围绕着上述问题、运用翻译等范式、以成人双语者为被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文章重点介绍了双语记忆表征现代研究的几个新视角,包括运用基于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双语记忆加工的过程、关注双语者掌握的两种语言词汇的意义量差异所造成的记忆表征的差异以及将第二语言获得年龄效应引入到双语记忆表征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对双语心理词汇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二语习得和心理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双语心理词汇的意义以及知识表征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双语心理词汇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共享、分布式、动态和非对称性是双语心理词典建构的基本特征,对双语心理词典本质的认识对二语词词汇、特别是词义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语与一语共享共同的概念系统和语义元素的分布式表征是一语在二语词义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理据,二语心理词典的动态构建特征决定了二语词义习得策略组合应根据不同的习得阶段动态调整,二语词汇和共享语义的联结的方向性阐释了语言输出和输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许蔚 《现代企业教育》2007,(10X):172-173
共享、分布式、动态和非对称性是双语心理词典建构的基本特征,对双语心理词典本质的认识对二语词词汇、特别是词义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语与一语共享共同的概念系统和语义元素的分布式表征是一语在二语词义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理据,二语心理词典的动态构建特征决定了二语词义习得策略组合应根据不同的习得阶段动态调整,二语词汇和共享语义的联结的方向性阐释了语言输出和输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传统双语心理词汇语义启动实验大都采用SOA单点测试法,该方法缺陷明显:若SOA太短,受试对启动词的语义提取程度太低,因而对目标词不会产生启动效应;若SOA太长,受试理论上存在实施翻译等控制性加工策略的可能;若SOA足够长,而启动词和目标词语义相关度不高,实验仍无法发现跨语言的语义启动效应。在0-MinLCLASP区间选择多个SOA点对汉英双语心理词汇的语义表征作实证研究,发现了"跨语言语义自动激活扩散区间"的存在,说明双语心理词汇的语义表征支持"共同存贮"模型,实验的成功改进并完善了传统的语义启动实验范式。  相似文献   

10.
双语词典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随着双语词典编纂理论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语用学原理在双语词典编纂实践中的应用.词语定义作为词语释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本文从语用学意义、言语行为理论及合作原则等切入,梳理了双语词典编纂与语用学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将语用学原理应用到双语词典编纂的词语定义中可以突破传统双语词典编纂理念和实现编纂模式的革新,充分发挥双语词典在正确、恰当运用外语方面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语心理词汇表征是渐变发展的。双语者一方面通过二语目的词汇输入构建出习得该词的心理词汇模型,另一方面这个已构建的心理词汇模式受到目的词汇的输入的种类和刺激强度,以及学习者内在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不停地进行调试、发现、改变。词汇掌握水平越高,二语词义层和概念层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  相似文献   

12.
This research examined the function within lexical access of the main morphemic units from which most Arabic words are assembled, namely roots and word pattern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the derivation of nouns, in particular, whether the lexical representation of Arabic words reflects their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whether recognition of a word involves recognition of its morphological constituents. The morphology of Arabic language constitutes two main systems: inflectional morphology and derivational morphology. Inflectional morphology is used to express grammatical relations and derivational morphology deals with the formation of new words in language; it contains two types of word patterns: verbal and nominal. In this study, it was assumed that roots are lexical entities that can facilitate lexical access to a large cluster of words that derive from them, whereas word patterns are not lexical entities and have no role in access to words assembled by them. The lex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main morphemic units were examined in four experiments using skilled readers applying masked priming technique tasks: lexical decision and nam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evious exposure to a word sharing the same word pattern had no marked facilitating effect on lexical decision or on naming.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on the morphology of Arabic is that roots and word patterns have no essential role in word organisation in the mental lexicon. In addition, words in nominal pattern in derivational morphology are represented in their whole shape in the mental lexicon and each word has an independent 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通过词汇联想测试来探究低层次EFL(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表征特征及其组织形式,以期揭示出英语词汇习得的规律,进而帮助低层次EFL学习者更科学、更合理地提高词汇学习和词汇习得的效率。研究发现,受试者心理词汇的存储模式呈现出"横组合"与"纵聚合"的联想关系,并且从总体上来说,低层次EFL学习者心理词汇依照"横组合"关系存储的数量要多于依照"纵聚合"关系来存储的数量;同时,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中国EFL学习者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语音的"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运用词汇联想测试,通过理解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在留学生心理词典的发展来考察两者在加工深度上的差异。实验表明,随着词汇从理解性词汇发展到产出性词汇,学习者的心理词典表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势态。总的趋势是,聚合反应和组合反应在增加,语音反应和无关反应(无反应)在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理解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在加工深度上存在差异,产出性词汇的加工水平比较高,理解性词汇的加工水平比较低。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and word association test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ies in mental lexicon and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depths of the two kinds of vocabulary of overseas students.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learners' mental lexicon is a dynamic develop ment as their lexicon develops from receptive ones to productive ones.The general trend is an increase of as sembling reaction and combination reaction 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 of phonetic reaction and irrelevant reac-tion(no reaction).This,to some extend,shows the difference of processing depths between receptive and pro ductive vocabularies,that is,the processing level of productive vocabular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eceptive ones.  相似文献   

15.
心理词汇是上个世纪语言学领域提出的一个较为新型的研究课题,也是语言习得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层面向语言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双向层面迈出的一个突破性步伐.在心理词汇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语义产生的作用举足轻重.文章综述和分析了目前普遍认可的两种代表性的语义组织模型:激活扩散模型和层级网络模型,通过对比两模型异同之处,提出了心理词汇重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谢晴 《海外英语》2012,(2):79-80
词汇联想测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能有效揭示第二语言心理词库的结构特点。该文通过词汇自由联想测试调查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受试的二语心理词汇是以词形反应为主,语义反应还没有占据主体地位。该文同时探讨了此研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二语词汇联想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以某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两个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寻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汇在不同阶段存在的异同,从而发现其发展变化特点,即:呈现出逐渐优化的趋势,反映出随着二语词汇习得量与质的提升,心理词汇意义联系逐渐加强;这也同时促进二语词汇的习得,互为作用与反作用,打破词汇僵化。  相似文献   

18.
19.
心理词汇(mental lexicon),又称内部词汇(internal lexicon),指的是词汇知识在永久记忆中的表征和组织,旨在研究词是怎样储存在记忆里和怎样被提取的。本文回顾了心理词汇研究的主要成果,探讨如何在外语词汇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他们的心理词汇网络,促进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者在视觉词汇提取过程中,依据对词汇的熟悉程度,词汇的语音信息和词形信息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词汇的提取。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心理词汇提取的相关理论,结合笔者对词汇提取的测试结果,运用错误分析法分析语音和词形参与词汇提取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