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荒野意识是师陀创作心理中的重要构成质素,它隐含着作者由厌乡之心而产生的无乡感,以及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心理动机,此外它又与战争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流亡感紧密相关。这种荒野意识渗透于师陀乡土叙事的文本中:从空间上考察,它通过“还乡—无乡”的深层结构模式间接体现;从时间上考察,它通过历史废墟边凭吊者的精神体验间接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报告文学的诸内质中,它的文体特征尤其是真实性是最主要的,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这些问题多有争论,但如果对报告的创作史和批评史全面深入的考察,便会发现,虽然报告文学本体理论的体系性建构与创作及创作史研究相比,还相对显得滞后和薄弱,但在报告文学的文体进化中,报告文学已从新闻的依附中走向了成熟和独立,已嬗变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理论批评他日臻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3.
日本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处女作《破戒》,是深为我国读者所熟悉的一部作品。它宣告了作者由抒情诗人向自传体长篇小说家的转变,开始了日本文学史上真正意义的自然主义运动,因此无论是在作者的创作道路上或是在日本的近代文学史上,它都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但关于它的创作主题,却历来众说纷红,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主要通过对作品具体内容和作者创作道路的分析与考察,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作者在作品中要表现的是努力挣脱封建家长制度桎梏的明治时代日本青年的痛苦、觉醒与决心。  相似文献   

4.
民间故事讲述家及其个性特征许钰一、民间故事讲述家的存在和发现口承故事是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和传承的语言艺术,它在人民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受到传承者的加工琢磨而日臻完美。但是,当我们具体考察故事传承情况的时候,又看到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讲故事,有些人只是喜爱它,...  相似文献   

5.
《今宵酒醒何处》是曹禺先生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首次使用“曹禺”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现在人们很少提及,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偏见,“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并放置于作为剧作家的曹禺的创作中去考察,这部小说都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小说的成就与影响,就在于它的作者写作年龄和发表年代,在于它对五四启蒙精神的重估与再认识,在于它是作家后来创作各种技艺的“总演习”。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20-21日,"闻一多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从多维视野中研究闻一多新诗创作、理论和批评,发掘闻一多诗学的贡献及其当代意义.会议的主题没有局限于以往单方面来解释闻一多人生和精神的传统思维模式,而是将他置于20世纪民族国家的理想建构和新诗现代化转型的话语谱系中加以考察,进一步梳理和反思其人格精神内涵的变化历程.另外,对闻一多学术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再研究,成为闻学研究交叉性和互渗性的重要体现,它要求研究者在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的基础上,兼有相关知识的学术视野,运用学科互补的优势拓宽研究思路和学术领域.此次会议还改选了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的理事会.  相似文献   

7.
马可的音乐创作是置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和火热的生产劳动之中的 ,因此他创作的歌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他在我国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不愧为我国当代才情横溢、饱享盛名的人民音乐家。  相似文献   

8.
抗战前的现代派诗人选择了一条面对私人隐秘心灵的个人抒情的发展道路。透过诗人们的创作和诗论主张,从内容到形式可以看出现代派诗人的个人抒情在诗歌审美建构方面呈现出的三个特点:主体抒情的自传性;独白与“虚置性对话”中无所不在的“我”;散文语式下的私语。同时,还存在部分诗人由于过分沉湎于个人抒情而使自己的创作缺乏审美距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作家独特的个性与创作特色,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考察汪曾祺创作风格的独特性,就不能不关注童年记忆与教育背景对汪曾祺创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可以达到的最高成就,是认识作家创作个性的主要方面。通过对丁玲建国前创作的几部小说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丁玲创作的风格特征及其由细腻向宏大的发展变化,从而使我们对她的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原则和创作方法。它在现实美学观念上融进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但又超越了它们各自的局限;在表现方式上,它运用亦梦亦觉、人神相通的原始神话来承载拉美荒诞怪异的现实;在艺术手法上,它大胆实验创新,形成了一种空前的世界艺术手法的大融合、大汇集。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研究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是恩格斯关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核心与特征的根本观点,具有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创造心理素质是以个体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具有提供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心理品质。充分认识高职学生创造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科学阐释创造心理素质的涵义及影响因素,深入探讨高职学生创造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对策,对造就杰出的职业技术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以创造性学术姿态和宏阔的批评视野,解读世纪之交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最新景观,重视和追求理论创新,从整体上把握新现实主义小说思潮脉动并确认其在当代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深入剖析其审美品格、理性主义、批判精神及其人情怀,在理论上对“反腐学”首次给予科学定性定位,使现实主义学理论得以深化与延展,为中国当代学史后续书写提供了可贵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从现实经济的客观需要、本学科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探讨了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并从实践的角度说明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即:从“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探索、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合作能力的训练等诸方面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知青文学自新时期兴起后形成了"蹉跎岁月"和"青春无悔"的创作模式.1990年代以来,知青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现象写实主义潮流,超越"青春无悔"的模式,抗拒宏大叙事,还原历史的原生态,并以个人化的方式书写个人存在的真实状态,是1990年代文学潮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真理作为具有现实性的理论,标志着思想图象与现实图象的符合与一致。根据来源的不同,真理分为反映性真理与创造性真理。反映性真理意味着主观符合现实,创造性真理则意味着现实符合主观。真理标准包括理论要件和现实要件。检验真理的直接途径包括感觉——理性分析和实践——感觉——理性分析两种类型。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间接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是人类所持有的能力,而人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创造力从根本上来说是来源于实践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创造,裎是创造力的基础;人类的创造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创造力的推动力;实践是根本,是创新的根本,创造力的最终表现是实践。把握创造力的实践本质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本文基于高职高专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进一步探究专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手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哲学只有成为人民大众的思想工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功能。《大众哲学》引起的强烈反响,充分显示了哲学的精神魅力,它以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表述形式,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使之成为人民大众能够掌握的思想武器。它所体现的开拓创新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探讨哲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