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峰 《现代企业教育》2010,(12):145-146
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针对原系统保护煤柱走向短、倾斜较宽的特征,改变以往走向长壁式开采的模式,在-400水平原皮带机井保护煤柱研究、应用仰斜长壁采煤法,大大减少了巷道掘进工程量,实现了工作面提前投产、安全生产,缓解了生产接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密集建筑物下首采区条带充填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密集群建筑物下首采区煤层赋存的特点,确定采用条带开采采煤方法,同时,采用概率积分法,研究了不同回采率和采煤方法对地表移动特征的影响,采用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回收条带煤柱的方法,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为其它类似矿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控制顶板事故,防范冲击矿压的发生是开采埋深较大的孤岛煤柱工作面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了唐山矿业分公司安全开采孤岛煤柱--T2193下工作面的成功作法,为以后的孤岛煤柱工作面的开采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潮湿环境中考古探方的失稳破坏不仅对遗址文物的保护不利,而且威胁着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目前对潮湿环境下考古探方稳定性预判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杭州潮湿地区的岩土参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探方开挖前稳定性预判模拟计算。模拟探方为直立式,尺寸(长×宽×深)为5m×5m×2.4m。模拟发掘过程采取降排水措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1)随开挖不断进行,坑壁水平位移逐渐增大,曲线形状呈"弓"型,水平位移由顶部至底部先增大到极值后减小,极值点位于距顶部1.75m的坑壁处。(2)最终安全系数为2.37。(3)得出了潜在滑移带所在位置,坑壁滑移带剪出口位于坑壁2.0m—2.4m处。计算结果可以为现场考古模拟发掘试验提供参考,为直立式考古探方稳定性预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的一种新型能源,但水合物的分解可能使地表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而影响到开采平台及地面建筑的稳定性,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基此,文章利用有限元法对水合物的加热开采过程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得到了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土体的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水合物加热开采时,土体变形量随着分解半径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加;当水合物分解半径为40m时,地表最大沉降迭0.38m,最大水平位移为0.12m.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露井联采下边坡岩体的稳定性,以紫金山金铜矿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模拟模型,系统模拟研究边坡岩体应力场和位移矢量场演化特点,揭示采空区上覆岩体滑移机理与动态演变规律,建立露井联采作用下的地表三维沉降模型和水平移动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开采时,随着开采阶段向下延深,地下开采效应对上覆岩体影响逐渐减小,此时露井联采综合作用的边坡体主要受露天开采影响大小控制;当由+30 m水平开采至-150 m水平阶段时,边坡岩体发生局部破坏,破坏形式为塌陷破坏,需要进行局部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7.
煤炭生产中留设了大量的煤柱及形成的采空区对下层煤的开采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文章使用电磁辐射仪对煤柱及采空区进行探测,找出了煤柱及采空区的位置,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钻孔松动爆破技术研究,形成完整的长钻孔松动爆破技术,并运用其对中厚及厚煤层开采留设的煤柱进行处理,改变煤柱受力状态,消除由于煤柱引起的集中应力、冲击矿压、采空区自燃等矿井灾害是解决中厚及厚煤层开采遗留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已有3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在回采工作面面长小于50m的情况下,提出改进高档普采生产工艺的具体方法:缩短上下缺口的炮采长度,加大炮采缺口的循环进度,改进机组进刀方式等,从而实现高档普采短壁工作面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150801面是新集矿区推覆体夹片下开采的第一个工作面,由于南东翼采区推覆体夹片局部富水,推覆体夹片水将威胁150801面的安全回采;通过对推覆体夹片水文地质条件的进行分析,并对150801面安全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150801面推覆体夹片下留设48 m防水煤柱开采可行性;通过开采实践证明:150801面推覆体夹片下防水煤柱48 m的开采是可行的,为矿区相似条件下全面提高回采上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公格营子矿村庄下压煤的充填开采问题,首先依据实际条件选定模拟方法,然后简化建模,设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选取煤岩体参数并确定监测点。模拟结果表明:公格营子村地表沉陷区域在90 m范围之内,影响很小;地表移动与变形指标中倾斜和水平变形最大,达二级标准,其余指标全在一级内或完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张集矿井西翼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13—1煤层赋存条件及其顶底板岩性组合、水裂隙发育规律及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在1212(3)、1215(3)面把防水煤柱缩小到60m,并采用综放、一次采全高的开采方式进行试验性开采,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以紫金山金铜矿开采为工程背景,根据矿山规划设计,露采至+100 m水平后进行井工开采。为了研究井工开采对露天边坡的影响,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研究采区位于边坡体不同空间位置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的不同作用机制,分析露天边坡和采空区围岩位移演化规律、应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井采区位于边坡坡脚区时,井工开采直接破坏了坡脚区边坡岩体,坡面整体向坡脚处滑移,最大水平位移达到2.21 m,最大竖向位移达到1.67 m;当井采区位于坡中区开采时,其开采破坏了坡中边坡岩体,可能导致上部坡体失稳破坏;当井采区位于坡外区时,由于采区上部岩层沉陷导致边坡整体坡角减小,从而有利于边坡整体稳定性。对比3种开采位置,采区位于坡脚时对边坡稳定性最不利,采区处于坡外时采动效应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低。  相似文献   

14.
以杭州某地铁车站深基坑项目为例,运用MIDAS/GTS软件模拟在不同开挖工况下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围护墙体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底部隆起的变形规律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基坑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对该地区其他类似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模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近距离煤层煤柱下的开采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支护技术维护顶板,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推进,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百善煤矿主采煤层上方直接覆盖有22—27m的砂砾石含水层,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为了安全合理开采,进行了矿区水文地质和上覆岩层岩石力学、水理性质以及“两带”高度试验,结果表明:含水层内含粘量较高,垂直渗透能力较弱;所留煤柱属软弱或极软弱类型;风化带内粘土矿物含量较大;吸水后体积膨胀,再生隔水能力强;受采动影响后,具阻水和抑制导水裂隙带继续发展的双重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将垂高50m的防水煤柱缩小到12—20m,取得了防砂、防塌煤柱技术上的突破,安全多采煤炭600多万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元氏矿井在极其复杂地质条件和密集型村庄下,结合唐山设计研究院建下开采方案,因地制宜地分块段采用不规则条带开采方法进行村庄建筑物下采煤,设计煤柱开采采留比为40m:60m,基本满足了生产需要,保护了地面村庄及建筑物不受大的破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南宁地铁一号线南湖段下穿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隧道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得到盾构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的分布规律,讨论盾构施工过程中注浆压力对地表沉降、水平位移及拱顶位移的影响,分析掌子面压力对地表隆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压力对地表变形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明显减小。当掌子面压力大于0.1 MPa时,会引起掌子面前方土体产生向上的位移,地表隆起量随掌子面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鸡西大学学报》2022,(1):98-103
为研究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合肥地区某深基坑工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该基坑进行了现场监测,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深基坑开挖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量随着距基坑边缘距离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邻近基坑地表沉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基坑长边中部断面地表沉降最大,短边中部断面次之,坑角断面最小。适当增加土体抗剪强度、地下连续墙厚度以及嵌固深度,可以有效抑制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但是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抑制地表沉降的效果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20.
沿空留巷实现了无煤柱开采,是煤矿生产中的重大技术改革。整体浇注巷旁充填技术是我国近年来研究和应用的先进巷旁支护技术。为了保持正常生产,就必须保证巷旁充填墙体稳定性。应用现场观测法,根据沿空留巷围岩应力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下区段煤体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充填墙体稳定性。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4种不同宽度时的充填墙体稳定性,研究表明,墙体宽度大于或等于2m时,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明显减小,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