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第 2 6号简以“”所评析的《浴 (谷 )风》篇应当属于《邶风》而非《小雅》。简文“”非必以音转而读若悲、负等字 ,而应当依其本来的意义为释 ,其音、意皆与“马矣”一致 ,含有闭塞、偏执之意。《诗·邶风·谷风》的主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表现弃妇之怨 ,而是在客观的叙述中蕴含了对于弃妇偏执情绪的委婉批评。孔子的婚姻观念中重视夫妻间的情爱和相互理解 ,“好美”、“好色”虽然位置在德操之下 ,但并没有被摈弃、被鞭挞。战国楚简的相关记载为认识和理解孔子以及先秦儒家的婚姻观念 ,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所有重要的思想与理论,都没有脱离<周易>的影响.研究<周易>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承接关系,对准确把握中国文化及其生长于其中的美学思想与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作为中国美学最基元的"阴阳"絪缊、"生化"构成思想更是秉承于<周易>.可以说,"阴阳"的絪缊、激荡、生化、构成是<周易>的核心思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影响及中国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思想中,处处体现着"阴阳"、"生化"构成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尔雅>的一部训诂学词汇学著作,在"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自隋朝曹宪为之作音以后,历来受到训诂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行"与"学文"     
<论语·学而>:"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后世大多数学者看来,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注重"德行",认为"行"比"学"更重要,"行"在"学"先.但<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相似文献   

5.
高培华 《寻根》2012,(6):20-25
谈子夏传授《诗经》(《寻根》2012年第2期),不能回避上博简《孔子诗论》作者问题.2001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有一篇被整理者定名为《孔子诗论》,计29支竹简1006字,经专家整理,百分之九十以上内容已能释读,是一篇有严密组织和中心主旨的《诗》学论著.这篇产生于孟子之前的《诗》学论著,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广泛重视.其作者有孔子说、子夏说、子羔说、子上说、再传弟子说、楚地经师说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最大、可能性也最大的是"孔子说"与"子夏说".此二说,发端于对开头那个特殊合文的释读.这个合文又见于《子羔》篇、《鲁邦大早》篇,因为与"孔子""卜子"合文字形都有些接近,在目前情况下,读作"孔子"或"卜子"都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6.
中日家族文化既存在亲缘关系,又走向了分流发展,其同中有异的文化形态影响到中日作家的家族书写.巴金的<家>和岛崎藤村的<家>是中日现代家族小说的典范性文本,对两部<家>进行比较,既能阐明中日家族小说文化蕴含的异同,又能揭示出中日家族叙事的各自风貌.两部小说所书写的"家"的悲剧、家长权威的放逐和传统婚姻的承受,亦呈现出不同的情形.中日两部<家>的家族叙事同曲异调,家族悲剧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7.
因为有前不久热映的<盗梦空间>,当我对<哈利·波特之死亡圣器>(上)的期待落实时,感觉有些失落. 的确,新片中的许多情节都与<盗梦空间>形同姊妹.且不说哈利睡梦中经常出现的幻影、符咒,像极了<盗梦空间>的表现手法,就连<盗梦空间>中潜入梦境推动情节发展的"变身潜伏"叙事方式,也可在<哈利·波特之死亡圣器>中寻出踪迹.在哈利、罗恩、赫敏逃离伏地魔追杀的途中,那一幕幕瞬间切换的场景,简直就是<盗梦空间>的续演.  相似文献   

8.
<論語·述而>云:"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自<史記.孔子世家>叙事發微至今,校斟注解乃至引伸議論之文字幾乎汗牛充棟.之所以拈出單句引以為本文的缘起發瑞,是因為這些語符的後面隱藏着孔子音樂本體論的諸種疑端,是因為"孔子適齊"這一事態及其意義引伸中歷來枝蔓旁生,也就給我們留下了某些學理爬梳的缝隙.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宋代贾昌朝本人做了详细的介绍,对其出生年代及为官经历做了考证.关于<群经音辨>的成书年代,史传无载,通过对<音辨>的研读,能够推断出其成书年代当不晚于景祐四年(公元1037羊).<群经音辨>从北宋到民国时期,共有23)个版本流行,本文对不同版本做了简要的介绍,为<群经音辨>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0.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邦炜先生从1962年发表<论宋代的官田>一文以来,迄今已在宋史领域艰辛耕耘了40多个寒暑.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宋代婚姻家族史论集>(以下简称<史论>)是其自选集之一.<史论>收录论文21篇,大致分为婚姻、妇女、家族、皇族四个部分,凡35.5万言.<史论>一书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作者从事宋史研究的轨迹.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张先生研治宋史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游修龄 《寻根》2004,(2):38-4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孔子的名言不但国内人人皆知,就是外国人接待中国宾客时,也时常引用这句话,增加了彼此友好的气氛.  相似文献   

12.
"方"义新解     
<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中"方"字的训释古今分歧很大,其意义类别主要有道义、礼法、谋略等,具体训释在十种以上.从<论语>关于"义"的内涵体系、子路在<论语>中表现出的对"义"的认识和行为、文章语境、"方"的词义发展四个方面看,"方"应解为"侠义".  相似文献   

13.
無論我們對於子貢"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說法做出如何的詮釋,<論語>所見孔子思想中天道角色的模糊確實是顯而易見的.①除了子貢這裹的說法之外,我們看不到另外孔子和門弟子們討論或者提到天道的例子.如果考慮到子產"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②之說所顯示出來的春秋後期政治和文化精英對於天道的疏遠,那麼孔子的這種模糊或許可以被理解成是很自覺的選擇.  相似文献   

14.
"二次戡黎说"只注意到今本<竹书纪年>有文王、武王都曾戡黎的记载,却冬视了今本<竹书纪年>与清华简<耆夜>武王戡黎时间的不同,清华简<耆夜>与<史记>、<逸周书>、今本<竹书纪年>在纪年问题上仍存在尖锐矛盾.清华简<耆夜>"作"字不能理解为创作,而是指演奏,周公见蟋蟀闯进来,演奏<蟋蟀>三章,不能因此断定周公是<诗经·蟋蟀>的作者.清华简<耆夜>并非周初文献,与<尚书>、金文等文献对比,可知它很可能成书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前段.  相似文献   

15.
<一切經音義>三種,原是詮解佛經字義的書,但時至今日它的意義已遠不止此,所謂"小學之淵藪,藝林之鴻寶"①,近人評述慧琳<音義>之辭也適可用於三種之總評.  相似文献   

16.
荀子、扬雄、王坦之从儒家,而葛洪从道教神仙学立场,分别对<庄子>提出了批评,于是形成一种"非<庄>"思想.但他们在这种"非<庄>"思想中对庄学又有所肯定和吸纳,这可看作<庄子>在其流传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层面,接受社会检验的结果,是其哲学正、负双重社会效果的真实反映.这种"非<庄>"思想既彰显了儒道互济、互补的历程和早期道教取舍、改造原始道家,进行理论创造的历程,又是庄学史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并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大理电视台<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回家>节目.我的同村老乡张继先(笔名北海)上电视了.在我的故乡呈庄村这可是件轰动的事.为圆文学梦,北海抛妻别子,靠一部单车,"万里走单骑",途经20多个省市,一走竟是13年.主持人曾丽霞说他"衣锦还乡"了.而这"衣锦"在我看来,就是北海旅途中,在广州结集出版的两部厚厚的诗集<把身体寄放在哪里>、<北海诗选>.……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中,一位著名作家把孙犁的<铁木前传>、萧红的<呼兰河传>和沈从文的<边城>相提并论为"两传一城",认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9.
<论语注>是郑玄晚年之作,他以<张侯论>为底本,校之以<古论>而为之注.自晋至唐,盛于一时.五代以后,该书逐渐亡佚.南宋以后,则连残本也见不到了.为了恢复郑玄<论语注>的原貌,自南宋王应麟始,惠栋、马国翰等人先后据前人所引之断章残句加以辑佚.20世纪以来,敦煌、吐鲁番地区先后出土了多件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卷,为研究郑玄<论语注>提供了颇具史料价值的物证.<论语注>的注释特色是"以古学为宗",注重对<论语>字词的释义注音;同时也"兼采今学以附益其义",注重对经文的微言大义的阐发,成为会通今古学以释<论语>的代表作,在<论语>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谫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张思廉<玉笥集>、陶振<杀虎行>、瞿佑<乐府遗音>、<香台集>等文献,以及军备名称、<三国志通俗演义>痛贬扬雄和元末明初诸人的题画诗等文化现象,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明初时才开笔,至洪武二十九年后,最迟也不能晚于永乐十七年完成的一部巨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