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朝诸王统治中国长达800余年。周朝前期诸王富有而强大,但后期诸王却软弱无力。这正是周朝后期的统治之所以动荡不安的原因。整个王国被分成多个诸侯国,而诸侯国又相互攻伐,以谋取权力。虽然说战事不断,但文化活动却是相当繁荣。在此时期,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他们希望结束军事争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东亚最早建立文明社会的国家。公元前2100年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夏朝奴隶制社会。公元前16世纪商灭夏,建立起更为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商朝或称殷商。公元前11世纪周人灭商建周朝。周朝第二代君主周公东征、分封诸侯,形成了封建制度。封建制统治中国达三千年之久。当中国已进入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时,周围的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西周多友鼎     
西周厉王时期(公元前857——前841年) 通高51.5厘米,腹径50厘米,重37公斤。一九八○年陕西长安斗门镇下泉村出土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更加完备。周初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利用宗法血缘关系,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分封、等级、世袭制度,以此维持奴隶主贵族对平民和奴隶的统治。相传周初建置了七十余封国,较大的有鲁、齐、燕、卫、宋、晋等。通过分封诸侯,巩固发展了周朝的势力,形成了一个疆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在西周强盛时期,周王对诸侯拥有很大权威,各封国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报告封国的情况,听取周王及其辅佐者的指令。成王、康王时期,国家比较安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后来,昭王南征,穆王西征,消耗丁积累的物质基础。从此,周朝逐渐衰微,共、懿、孝、夷四王时期,由于戎狄的侵扰,周朝陷  相似文献   

4.
黄玉峰 《上海教育》2013,(18):62-64
河南是中国人精神的故乡。中华民族的祖先,传说中的伏羲、炎帝、黄帝,还有尧、舜、禹、汤,他们活动的范围就是在中原一带。现在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大致对应这个时代。最早的夏、商、周三个王朝,夏朝是在今天的二里头,商朝是在殷,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周朝是在洛阳,都是在河南省内。  相似文献   

5.
爱屋及乌     
聪聪 《下一代》2008,(4):26-26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王,灭了商朝,创建了西周王朝。当时,西周王朝的京城"镐"(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距离东方较远,不利于统治,周武王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决定把首都从"镐"迁到  相似文献   

6.
三陵台     
三陵台又称"三龙台",位于商丘市西北大约9公里的古宋河南岸,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载周成王三年(前1039),封三仁(微子、箕子、比干)之首微子启于宋国,历二十六世、三十四君。宋戴公(微子启之弟微仲衍八世孙)于公元前799年即位,在  相似文献   

7.
殷墟,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一带,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或“殷”。商王室在此共传八代十王,史称“殷朝”。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将都城从今天曲阜附近的“奄”迁到“殷”。此后将近三百年,殷一直作为商朝的都城,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11世纪时,商纣王昏庸无道,众叛亲离,周武王起兵伐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商朝灭亡后,小屯一带的繁华不再,逐渐荒芜,后人称“殷墟”。过去的分分秒秒都已成为历史,珍惜现在,为我们的历史有关这一古都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还有一段传奇故事。189…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 《教育》2014,(12):78-78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我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50岁时进入了鲁国,后来做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13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3年就去世了.死于公元前479年.当年哲学兴起,  相似文献   

9.
未雨绸缪     
《小学时代》2015,(8):38-39
快看,外边下起了第一场春雨,细如牛毛,滋润万物,好美啊!妙妙,你还差我一个成语解释呢,记得吗?当然记得了!是"未雨绸缪"的解释。今天又刚好下起了第一场春雨,就让我们说说关于"雨"的成语故事吧!未雨绸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为了安抚商朝遗民,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朝歌(今鹤壁淇县)做诸侯,同时又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别封在武庚的东面、西面和北面,以便监视他。武王的弟弟周公及太公、召公等帮助武王灭商立了大功,武王就把他们留在京城辅政,其中周公最受信任。两年后,武王得了重病,大臣们焦虑万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  相似文献   

10.
在法老王(古埃及皇帝称号)统治埃及的三千多年中,留下了许多宏伟的神庙、金字塔、陵墓和不少雕像壁画,尤其是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1086年,相当于中国的商朝),哈特谢普苏特、阿蒙霍太普三世、图坦卡蒙和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王,都曾在埃及南部大兴土木。虽然历经天灾人祸,但留存至今的遗迹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1.
在法老王(古埃及皇帝称号)统治埃及的三千多年中,留下了许多宏伟的神庙,金字塔、陵墓和不少雕像壁画,尤其是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1086年,相当于中国的商朝),哈特谢普苏特、阿蒙霍太普三世、图坦卡蒙和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王,都曾在埃及南部大兴土木。虽然历经天灾人祸,但留存至今的遗迹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2.
1.“殷墟”之名源于“商朝都城留下来的废墟”。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墟,即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北,商朝从此稳定下来,“殷墟”成为商朝帝都的名称。上个世纪初,殷墟被发现以后,学者常借用“殷墟”来指称殷墟的遗址,乃是因为古已有其名,并非因其成为废墟而得名。2.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背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应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为除发现了大量商朝甲骨文外,还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周原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些西周早期的甲骨文;而从已出土的甲骨文看,所用龟甲通常是龟的腹甲,有时也用龟的背甲。3.判断…  相似文献   

13.
<正> 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六百余年,约为公元前十七世纪到前十一世纪。在商代的三十一个王中,灭掉夏朝的汤、汤的孙子太甲、第七代第十四王祖乙、第十代二十二王盘庚、第十一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第十二代第二十五王祖甲都是有作为的名王。祖甲以后的商王,由于全是“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的淫暴昏君,因而他们的统治都很短促,“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最后,商朝终于大约在公元前1027年,被其西方属国周联合南方庸、蜀,羌、、微、卢、彭、等部  相似文献   

14.
合纵与连横     
公元前五世纪二十年代,战国时代开始,周王国虽然堕落到跟一个普通封国一样大小,但仍然荀延残喘地据守洛阳,不过已再没有人瞧它一眼。大批弱小的封国被消灭—被强大的封国一口下肚。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强大的封国追随楚王国之后,陆续改称王国,国君也改称国王,提高到跟周王国、楚王国平等地位。各王国之间,一面称兄道弟,  相似文献   

15.
覆水难收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钓鱼。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第2题以两汉时期“奉朝请”制度的历史演变设置试题情境,考查两汉之际大一统中央集权发展的历史概况。西汉初立,稳定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当务之急,在继承秦代郡县制的基础上,汉朝也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地在部分地区实行封国制,但此时的封国制早已迥异于周代分封制,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随着历史的发展,汉代中央与封国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易经》廉政思想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著作,其中一些筮辞,反映周期初期统治者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易经体现了某些廉政思想,如“任人唯贤”、“禁淫佚”、“崇高勤俭”、“忠于职守”,这些是周朝初期的主要廉政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一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时代。春秋前 ,人们相信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即天主宰世界 ;而一些专门祀神的人可以和天相交通 ,于是就产生了“巫”(《国语》)。巫和统治阶级一起代表天统治人民 ,在当时社会地位很高 ,受到尊重。到了周朝鉴于商朝灭亡的教训 ,周统治者提出敬德保民思想 ,巫的祭祀职责一部分分工为进行德的说教 ,“祭祀的对象也从天转变为有利于民的自然界的东西。或者是有功于民的历史人物”(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其内容就是宣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原则 ,例如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 ,其中一部分内容即孔子所宣传的“礼”。巫就演…  相似文献   

19.
古南美洲     
孙力 《孩子天地》2013,(3):20-21
公元前900年左右,南美洲最早的文明在西海岸的秘鲁出现了。这个文明就是查文文明,它一直延续到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才被其他的一些文明所代替。在查文文明北方的莫切地区,盛产精美的陶器。南部的中心是帕拉卡斯,这里出产纺织品,沙漠地区的纳兹卡擅长绘画。再往南边延伸,是蒂瓦纳科帝国,位于今天的玻利维亚。和早期的北美洲人一样,南美洲的居民也以务农为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朝国王盘庚把都城从奄迁到了殷,此后历时二百七十三年,商朝再也没有迁都.对于盘庚迁都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其实,社会动乱和河患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才是盘庚迁殷的主要原因.盘庚迁殷以后,注重治理和保护环境,为后来商王朝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天处理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