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清人对晚明以来中欧文化交流成果作出的一种回应,《四库全书》(含《总目》)载录了入华传教士撰写、翻译的数十种著作,这是值得学人重视的,然至今尚未见有专文讨论。笔者现作初步考察,盼高识为之是正。一《四库全书》及《总目》载录传教士著作情形,先列表介绍于下: 说明:表中所列书目,据《四库全书》及《总目》录存先后为序。又,列入者,严格限于传教士撰译著作范围之内;对仅由中国学者一方在教士撰译基础上的再创作,本表没有列入。综括表中所列,可以看出: 1.从载录形式言,著录18部计184卷,存目14部约30卷(《西儒耳目资》未注卷数),即共载录著作32部约214卷。著作涉及了经、史、子三部中的乐类、小学类、地理类、农家类、天文算法类、谱录类和杂家类7个门类。  相似文献   

2.
正《子海珍本编·海外卷(日本)》专辑收录日本内阁文库、蓬左文库、宫内厅书陵部、静嘉堂文库、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及综合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八个著名藏书机构所藏一百五十部子部珍稀汉籍,共6辑32册,内容包括儒家、兵家、农家、医家、历算、术数、艺术、杂家、小说家、谱录、道家等十一类,含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艺文志》"子部·谱录类·植物动物之属"载列《花部农谈》一种,作者焦循。本人对此存有异议。焦循《花部农谈》是一部戏曲论著,全书一卷,内容探讨清中叶流行于扬州的若干地方戏剧目,与动植物谱录全不相干。乾隆以来,花花杂杂的地方戏勃然兴起,与传统的昆曲争奇斗妍。士大夫囿于偏见,强分难俗,称昆腔为"雅部",而将  相似文献   

4.
《隋志》确立四部分类法后,后世多沿袭而少有变化。从子部类目来看,《隋志》子部十四类基本上是被继承了的,后来增加的类目有阴阳家类、音乐、类书、谱录等类,其原因盖与某类书的数量之客观情势及目录学家的主观看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谱录述略     
朱积孝 《图书馆》1995,(6):42-45
文章追溯了谱录的起源和归类,论述了谱录的研究价值,分析了在今天谱录特别是年谱的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图所藏《仙源类谱》与《宗藩庆系录》皆为赵宋王朝的皇室宗谱,传世孤本,至为贵宝,惜乎皆为残帙.本文在探研两书内容、特点以及宋代皇族谱牒修纂制度的基础上,考索出其编修者及成书时间,并指正目前两书在著录及装函上的不当之处.进而提出馆藏《仙源类谱》或析分为两种书,《宗藩庆系录》析分为三种书,才更接近历史的本真面貌.  相似文献   

7.
现存总数近千折昆剧身段谱中,题有录订者姓名或堂号的计有六十六家,其中十位录订者的生平或活动时间皆可考。尤以曹文澜、曹春山、陈金雀等几位名伶录订身段谱为多,总计四百多出,另外六十多家所录只有一百出。陈金雀和曹春山还收藏有其他演员录订的近四百出谱录。身段谱以清中期最多,清初和清末较少。这一分布特点与清中叶折子戏演出的繁盛和之后花部戏曲的兴起、昆剧的衰落基本同步。身段谱是演员用于学戏、教戏的备忘本,它弥补了"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不足,保证了经验的有效传承,并通过家族、师徒等传播途径促进了戏曲流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郭国庆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5):144-134
介绍《玉函山房藏书簿录》著录图书总量为:4 602部、58 622卷,其中有复本236部、983卷。指出马国翰注意收藏清朝诗文别集,藏书“兼收并蓄、细大不捐”,不仅易类、礼类、春秋类、地理类、正史类、儒家类等著述居于主要地位,谱录类、小说家类、杂家类、医方类、阴阳家类的著述也收藏颇丰;且他重视乡邦及宦游之地的文献收藏。类书的收藏在马国翰藏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文通过对历年农家书屋研究成果的可视化分析,发现农家书屋研究在可持续发展、农家书屋与图书馆的关系、数字农家书屋等方面是历年的研究热点;同时总结出现阶段国内在农家书屋的理论研究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未来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研究方向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动植物谱录是中国古代记录一种或多种动植物名称、性状、习性、栽培饲养技术及有关艺文、典故的专书。该类著作在明清两代出现最多、文献保留最全。谱录作者一般对所记动植物有特殊偏爱和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他们观察动植物形态及生命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并记在书中,外加体会、认识和评价。其中有的算作可贵的发现和见解。本文在广泛查阅明清动植物谱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了其中的生物学知识。主要包括遗传性的认识、变异思想、变异中一些规律性东西的发现和认识、关于栽培植物品种演变中和种质资源的思考、鸟类形态与行为、习性、生活环境的关系、对植物生长、发育、衰老周期及花蕾发生、生长、成熟变化的年周期的认识、对候鸟活动规律的认识、动物为自己医治伤病等行为的发现、人工改变花期及利用条件反射驯养动物等措施。以上记载或见解中不乏科学的东西。关于变异的认识,有的与现代遗传学理论有暗合之处,有的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动物为自己医治伤病的发现比西方早四百多年,利用条件反射驯养动物的措施早于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与当时世界的总体水平相比,明清动植物谱录中有的认识是先进的,发现也是新奇的。  相似文献   

11.
清代黄本骥为湖湘著名学者,他一生涉猎广博,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目录学等方面均有所成就。其《避讳录》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从周至清的避讳现象,对避讳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该书性质多样,不仅作为类书被载入《八千卷楼书目》等书中,亦被《中国古籍总目》等书归入史部政书类,被《书目答问补正》等书划为谱录等类目。《避讳录》蕴藏着丰富的学术价值,除用以避讳研究外,还可运用于古书的校勘、辨伪、鉴定和考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舒志彪 《中国出版》2012,(20):58-60
农家书屋的本质是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提供者,其基本功能是满足和激发农民的阅读需求。在发展农家书屋的过程中,必须理顺农家书屋和农村图书市场的基本关系,找准农家书屋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中的基本位置及下一阶段农家书屋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录囚是封建统治者在司法实践中推行的一种刑事案件复审制度。唐王朝统治者沿袭前朝故事,把录囚作为一种仁政宽宥的措施大力推广。其方式包括天子录囚、太子录囚、宰相录囚、大理录囚等,录囚次数多少与政治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书屋热潮与长远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庄 《图书馆杂志》2007,26(7):31-34
本文介绍了“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及各地的探索经验,分析了农家书屋与农村图书馆的关系,指出了在严格意义上的农村图书馆还未普遍建立的情况下,农家书屋是先行者,成为农村图书馆的当前实现方式之一。各级政府不能因为农家书屋工程的推行而推卸自己出资兴办农村图书馆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文献学家杨殿珣先生以多年的搜览,而编成《中国历代年谱总录》一书。此书与后出的谢巍先生《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1992年中华书局),在编纂意图与体例上有所异同,但俱为学界所称道。《考录》对谱主有较多的介绍,而且还记载大量所闻的待访谱种,可为学术研究作参考。但《总录》主要是著录编者所见或友人见而告知的年谱,尽管所收数量不如《考录》,却易于寻求,而且著录文字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8月22日,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安徽省2008年3000个农家书屋实施计划的编制情况及农家书屋工程出版物推荐总目录的确定情况。目前,除个别书屋选址尚未确定外,安徽省3000个农家书屋实施计划的编制基本完成。《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出版物推荐总目录》也已出台,其中包括图书六大类1712种,音像制品233种,报刊76种。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档案录相比,电子件录在录的目的、对象、时间、手段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本通过对比传统纸质档案与电子件的特点,深入探讨这些变化产生的根源。之后对元数据与档案录的关系、电子件录的走向进行了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满足村民美好文化服务需求的必然要求。依据2023年全国7个农家书屋创新示范案例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共提出31个概念、12个子范畴以及4个主范畴,确立主范畴之间关系,从需求管理创新、供给管理创新、过程管理创新与绩效管理创新等维度构建新时代农家书屋“四位一体”创新发展的实现机制模型。模型结果可以为新时代农家书屋创新发展和服务效能提升提供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王彤 《传媒》2002,(1):44-46
一、光盘出版物的发展 光盘产品自成体系,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按照光盘产品的用途可以分为只读类光盘和可录类光盘两种。只读类光盘包括音像类CD、VCD、DVD、MD以及CD-ROM(电子出版物);可录类光盘主要有CD-R(刻录)、CD-RW(可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全宗中,有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两个文种。朱批奏折是清朝官员上呈皇帝的原件,录副奏折是军机处照朱批奏折謄写件,为朱折副本。我们在阅读录副奏折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在奏折末尾录有朱批内容,一是在奏折末尾出现“×××年×月×日奉朱批钦此”字句,朱批内容空而不录。同样是录副奏折,为何有些录有朱批内容,有些则空而不录呢?这是否是军机处謄录时疏忽所致?不是的。通过多次摸索探究,即尽量找同日的朱批奏折与录副奏折相校,或查阅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凡不录朱批之处,乃为“另有旨”或“即有旨”。 清代官员呈递奏折,均要由清帝亲阅,阅后在奏折(片)末尾留下批示,谓之朱批。对于清帝在奏折末尾朱批内容的形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清帝阅后表示阅过,知晓或要有关部门研究了解。如“阅”、“览”、“是”,“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等,用词极简。第二类是清帝表示对奏折上报内容的具体意见,赞成、否定或其他。用语一般要十几字、几十字,个别也有数百或上千字不等。第三类则是清帝对奏请内容事关重要,有必要单独颁发谕旨,即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