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即东部产业集群产生的极化效应,削弱了东部对西部地区的扩散效应,使西部地区无法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获取后发利益;西部地区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及其所决定的主导产业的特征性质导致主导产业及其扩散能力弱,制约了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提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渝西地区是重庆经济的腹地,在重庆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渝西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发展的大局。但目前渝西地区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区域内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聚度不高,特色不够明显。为了解决渝西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必须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拟就渝西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了解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新型城镇化的变动情况,进而分析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构建出民族地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新型城镇化耦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产业结构状况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向进行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总体上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也存在着和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相悖逆之处。现在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还很不合理,产业结构演进度还比较低。要在正确认识河南省产业结构及其演变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朝着正确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笔者运用线性回归模型、贡献率等分析方法就内蒙古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但内蒙古产业结构也存在着升级速度缓慢、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仍需采取一定对策如实施主导产业选择发展的调整战略、调整投资结构方向等对策使其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升级和演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西部经济呈现典型的资源依赖和粗放发展的格局,除少数几个城市(西安、成都、重庆、昆明)在制造业或高加工度产业中具有一定优势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仍以矿产资源开采或低度加工为主,随着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这种以资源禀赋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战略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因此,西部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过度资源依赖中走出来,寻求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既要适应当代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也要与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步,因而必须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结构调整主体创新、塑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笔者依据当前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和实践,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依据和导向理论,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把内蒙古自治区从整体上划分为发达和不发达两大地区,对这两大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加快结构,层次调整步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本在对河南省高等学校比较集中的新乡市所有高等院校的办学资源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指出了该地区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种趋势,并提出了联合办学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以2003--2012年湖北省十堰市的三次产业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堰市工业产业发展地位突出,第三产业增速缓慢,产业总体竞争力较弱。为了确保水源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十堰市需要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减少该市对工业产业的过分依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经济要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顺利地进行,就必须要关注重庆市劳动力问题。本从劳动力对地区经济的作用出发,通过对重庆市劳动力现状的比较分析,为发展重庆经济、调整重庆产业结构所必须的劳动力条件做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