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惯了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对"文革"尖锐的批判和沉痛的思索,所以当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登场时,我们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小说依旧是"文革"时代的故事,但我们看到"文革"被淡化为非常浅淡的背景,故事的主角依旧是知青,但其目的并不是给我们展示知青艰苦的生活和曲折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阿城是很会讲故事的,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带你入境,让你沉浸在他的故事之中.而阿城的故事颇有些古色古香的传统味道.无论用词还是造句总有些传统小说的感觉,如在<棋王>中他写吃完饭从不用这个"完"字,而是用"吃净"这个词,相比之下更显对吃的虔诚和对食物的珍爱.  相似文献   

3.
本期爱心天使是北京市实用高级技术学校04级航空乘运与旅游商务专业三年级的学生赵东菲.初见东菲是在2007年8月18日的"阳光家长互助会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阳光家长>创办"新闻发布会现场,当时她是大会的礼仪服务领队.  相似文献   

4.
闫滨 《现代语文》2006,(1):125-126
"窈窕"一词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诗经>首篇<周南·关雎>之"窈窕淑女"已是家喻户晓,而"窈窕"究为何意,不见得人人皆明达于心.笔者学浅,这里也只是参见各家之说,对"窈窕"词义的源流关系做一个明晰其条例的工作,略陈管见,浅探之.  相似文献   

5.
一、调查结果 1.学生对"两课"现行教学内容的评价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总体上对教学内容不是很满意,其中相对较好的是<邓小平理论概论>,选择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到了43.7%,其次是<政治经济学>占39.6%,<法律基础>占36.6%,对教学内容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是<思想道德修养>占到了32.2%,<毛泽东思想概论>占到了30.5%.  相似文献   

6.
<正>在阿城的小说《峡谷》中,有一个非常生动的细节描写:"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对于这个细节描写,汪曾祺在文章中专门有过精辟的论述,认为阿城在这里对鹰的描写非常准确。汪曾祺的理由是,老鹰在高空,是看不出翅膀搏动的,看不出鹰在"飞",只是"移来移去"。同时,这里的描写还突出了被流放绝域的知青那一种寂寞的心情。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的"V+得+时量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汉语学界,对于"V 得 时量短语"格式几乎未有专门的讨论, 通常只是将它作为"V 得 数量短语"的一个部分,而"V 得 数量短语"格式又仅仅作为"V 得 O"的一个表现形式被提及,同样不被重视.我们依据<敦煌变文集>、<祖堂集>、<景德传灯录>、< 五灯会元>、<朱子语类>前五十卷等相关语料,结合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考察唐宋时期的"V 得 数量短语"与"V 得 时量短语"的用例、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和功能,同时探讨"V 得 时量短语" 、与"V (了) 时量短语 了"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复仇>是<野草>的第五篇散文诗,评论者大都依据鲁迅的话:"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去研究主题.文章认为文化批评只是一个方面,或是表层意义,<复仇>是爱情题材,是<野草>这个爱情系列中的重要一环.且一反常态,由描写内心的矛盾爱情心理转为男女主人公对看客的复仇,以"也不拥抱,也不杀戮"的无言、无所为的方式复仇,取得"无血的大戮"的胜利,显示出鲁迅式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说<史记>不只是一部一流的史学名著,而且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巨著.其实,史学和文学自古以来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往往表现为"文"中见"史","史"中见"文".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评论家们对麦尔维尔中篇小说<贝尼托·切雷诺>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这只是一个有关"善恶之争"的故事.其实,在德拉诺船长善良天真的外衣下,藏着根深蒂固的后殖民话语.<贝尼托·切雷诺>中的后殖民话语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读:美国与西班牙的二元对立;白人与黑人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1.
小君: 谢谢你寄来阿城的<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一书,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很值得一看.在书里我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文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开始,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立异标新,只是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读罢哑然.  相似文献   

12.
宋代李清照词<如梦令·常记溪事日暮>中"争渡"的"争",词义多有分歧,中学语文教材对它的解释也游移不定,李词中的"争"的确切词义是"抢时间、赶快",而这一词义<辞源>、<辞海>等工具书都未作为一个义项明确列出.<汉语大词典>虽然将其列为一个义项,但书证年代嫌晚.  相似文献   

13.
以静观默察的观照方式把握审美对象并颇具道家色彩是阿城小说的一个特点,作家也因此被认定是道家文化和寻根小说的代表.但阿城对此并不认可.确实,如果我们把阿城置放到更大的历史景致中来探讨,就会发现阿城小说并非如此的单一,而是具有丰厚而复杂的内涵.在舒缓的叙述背后,作家以阴冷的"弑父"目光审视中国当代历史的进程,观照了处在历史夹缝中的中国人种种触目惊心的变相和"自我"迷失的荒诞场景.因此,阿城的小说创作并非向传统文化的回眸,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点,透视当代的"中国文明"、当代的中国革命和当代中国人灵魂的境况.  相似文献   

14.
<儒林外史>中写了七十七个人死亡,每个人都死得很平和."死人"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刻画了"活人"的性格,可以说"死人"不死.<儒林外史>中的死亡现象与吴敬梓的思想和身世有密切的关系.死亡现象是<儒林外史>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用"死人"写"活人",是一种非常新颖和别致的思想和方法,寄托了作者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驯"字释音     
一、前言 在电视、广播以及人们的日常口语中,"驯"的读音很混乱,或读为xún,或读为xùn,莫衷一是.现行常用字典、词典的注音也很不统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一、二、三、四版)和<汉语大词典>均注音为xún,1977年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1989年修订)也注音为xún,另注xùn,说明是"训"的通假字.  相似文献   

16.
"主动请遣"与"严妆别姥"是<孔雀东南飞>中刻画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的两个重要情节.关于这两处的作用,<教师教学用书>中说,"主动请遣"表现了刘兰芝的"忍无可忍"、"坚决果断","严妆别姥"则表现了刘兰芝面对被遣命运的"从容".其他评论性的文章虽说法不同,但其实质大同小异,只是关照的角度或说法有所不同而已.首先,应该说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它们又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或事情的一个方面,因而又是肤浅和片面的,因为其中在坚决的态度、刚强的性格背后,还隐含着刘兰芝无言的乞求.  相似文献   

17.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孔子及儒家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法的观念和主张的思想家.有关周公思想和言论的文献主要记载在<尚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多士>、<无逸>、<多方>、<立政>和<诗经·大雅·文王>等篇.周公在这些文献中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宗法思想为核心的"礼治"思想,其中"明德慎刑"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央十台有个很火爆的栏目,叫<百家讲坛>."明星学者"易中天、于丹等等皆诞生于此,一跃成为大众眼中炙手可热的红人.说不清是<百家讲坛>成就了学术明星.还是学术明星捧红了<百家讲坛>,总之,<百家讲坛>给大学教授们提供了展示"文本细读"成果的舞台--刘心武解读<红楼梦>;易中天解读<三国演义>;于丹解读<论语>;阎崇年解读<明亡清兴六十年>……一时间,全国兴起了"红学热…"三国热""国学热"……  相似文献   

19.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这首感染了几代人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相信80后"也不曾陌生.只是在价值多元的当下,我们似乎淡忘了曾经的精神偶像,但郭明义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火热的理想,再次温馨地感到雷锋精神一直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20.
近期,<光明日报>刊发了湖北某高校坚持"就业至上"办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长篇通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该校副校长指出,"教育脱离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只是按照一些教条式的价值理念去进行所谓的人才培养与塑造,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致命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