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海荣 《兰台世界》2012,(30):43-44
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舞台上的灵魂人物,其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和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主导性影响.本文将结合历史背景,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外交思想进行概述、分析,从而阐明笔者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2.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传统外交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西方国家在清政府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传统的朝贡管理机构礼部和理藩院已经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清政府对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体制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创设了专门针对西方国家外交的五口通商大臣体制。由皇帝任命并被派驻广州的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和通商事务。  相似文献   

3.
侯吉永 《档案》2013,(4):43-47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与西欧诸国的外交文书体式可以概括为“谕/禀”范式,中方文书充斥居高临下的用语措辞,难掩天朝对臣邦的宗藩外交姿态,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传统的宗藩外交被彻底颠覆外交文书形成“照会”范式,文书往来被迫两得其平。  相似文献   

4.
董德华 《兰台世界》2001,(11):38-39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这一古老的封建锁国之门被帝国主义打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已暴露无遗.清王朝被迫签订了许许多多丧权辱国条约,为了向帝国主义赔款,腐朽的清政府在劳苦大众身上进行了血腥地收刮和榨取.  相似文献   

5.
开埠之初,香港地区实际上处在中西方外交对抗的中心位置.相交之前东西方文化的接触而言,自鸦片战争而始的外交对话,开启了世界外交历程中的重要一页.西方外交体系开始冲击传统的东方番邦外交体系.同时,香港原住华人的管治问题也是当时双方纷争的焦点.鸦片战争中英国侵占香港岛,英国首相的巴麦尊仍不满足,他给查理·义律的信函中提道:"你获得了荒芜之岛香港的割让,岛上几乎没有一瞳房屋……很显然,香港不会成为贸易中心……我们的贸易将一如既往地在广州进行.  相似文献   

6.
郭璐 《兰台世界》2015,(6):24-25
有清一代,法律教育极为不发达。法律教育的落后直接影响到传统法律制度的发展。鸦片战争时期,由于法制的落后,让清政府无力采用法律武器来捍卫国家主权,并且在外交过程中处于极为严重的劣势。  相似文献   

7.
王澈  霍华 《历史档案》2006,(3):F0002-F0002
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亦称“总署”、“译署”,是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而设立的中央外交机构。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中央外交机构,所有外交和对外通商事宜,由礼部和理藩院兼办。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清朝的国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使清政府进一步失去了自主处理外交和通商事务的权力。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在恭亲王奕新等人的敦促下,咸丰皇帝于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61年1月20日)谕令,批准成立总理衙门。其官员分为大臣、章京两级,衙署设立在京城东堂子胡同。下设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五股及司务厅、清档房,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南洋及北洋通商大臣等也归其管辖,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军事、教育、交通、矿务等诸多大权。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后,清廷实行官制改革,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各部之首。  相似文献   

8.
毕云 《兰台世界》2015,(4):124-125
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派遣驻外公使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外交之门。走出国门的晚清驻外公使对西方国家的普及化教育认识颇深,并认为此举乃为兴国之本;于是他们提出了培养适应时务需求的实学人才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李浩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5):108-125+128
在“通中外,达新知”的语境中,报刊对清季外交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晚清外交官员的代表人物,曾纪泽在中法战争前夕,以欧洲报刊为线索,管窥法国政府,以打探情报。在这个过程中,曾纪泽探知法国权力结构,新闻界、公众与政府之间互相制约。借助这一特性,曾纪泽拉拢《泰晤士报》,开展了一场以舆论外交为特性的公共外交活动。这也是晚清驻外公使发动的最早公共外交活动之一。曾纪泽以“公开秘闻”为策略,与《泰晤士报》等欧洲报刊达成利益交换,并积极与欧洲报人互动,为清政府在中法冲突中赢得舆论支持。曾纪泽所形成的以“舆论权力观”为代表的舆论观,是晚清外交官员对舆论的最早归纳和认知之一,对清政府后续外交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外国传教士潮水般地涌人中国,公然按行政区划分设教区,深入到各个城镇和村落,变外来为内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势力.如何管理这些享有治外法权的传教士,成为清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不过,清政府并未气馁和退缩,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清嘉庆以来,清政府借鉴明代"固海防"的策略,主张"以守为战",这标志着中国"近海防御重心"的确立。本文以不设防的内伶仃岛为例,指出近海防御的局限及危害,以致在鸦片战争前乃至战争中充分暴露了其防御部署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广州入城与反入城问题出现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源于《中英南京条约》中英文版本的争论,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败签《南京条约》的遗留问题。究其持久的原因,需要通过梳理入城问题过程从英国外使、清政府官民等因素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广州入城与反入城问题出现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源于《中英南京条约》中英文版本的争论,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败签《南京条约》的遗留问题。究其持久的原因,需要通过梳理入城问题过程从英国外使、清政府官民等因素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周国瑞 《兰台世界》2012,(12):58-59
清季以来,受西方及日本冲击,清鲜封贡体制受到挑战。为适应新形势,清政府变通了长久以来对朝鲜的外交礼仪。外交礼仪的变通不但体现在朝鲜国内,亦体现于对朝鲜遣使海外的干涉。面对清朝干涉,朝鲜采取了迂回渐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社会变化,也导致外交档案发生变化。一、鸦片战争前期清朝的外交文书鸦片战争前,清朝与外往来过程中一些行文没有外交文书的特点。因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了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仍以天朝大国自居。清朝在与外来往过程中,以天朝对臣邦来行文。与清朝往来的外国有两类:一类有朝贡义务的“属国”,主要指在中国周围的亚洲小国,被看作清属国;另一类与清有通商往来关系,称“外国”,主要指欧洲国家。对这两类国家行文,对属国行文,有进行分封赠和谕诰权力,则用国内皇帝…  相似文献   

16.
周廷祥 《兰台世界》2012,(25):94-95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西方来华传教士空前增多,为了迎合传教的需要,辅助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他们陆续在中国开办教会学校。在教会学校里到底采用英语授课还是中文授课,这一问题引起了长期的争议。采用英语授课这一观点占了上风,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都专门设置了英语课程,在自然科学这些学科门类中采用英语授课。教会学校第一次把英语纳入到我国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7.
全书三部分环环相扣,并紧紧围绕着"什么因素导致了清朝由盛转衰"(whatshaped China's transition from the High Qing to its modern fate)这一问题,同时对近代东亚中国与日本的力量消长、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发生的原因、今文经学在鸦片战争前后的突起等老问题,多有创见和新解。  相似文献   

18.
魏登云 《兰台世界》2012,(21):62-63
黎庶昌是晚清外交家之翘楚,被誉为清代黔北走出封闭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外交活动中,他摒弃华夷之辨,倡导以夷制夷、和戎并用、以文化为纽带广结善缘,其外交生涯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9.
清末时期,清政府为了顺应外交近代化的形势,为了对外国人来华旅游问题进行有效管理,防止或者减少不必要的外交纠纷,制订了一系列的对外国人来华旅游进行管理的制度、政策和法令。  相似文献   

20.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爆发了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与英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惊呼这是“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鸦片战争的冲击和由此引起的“变局”,不能不在思想文化上反映出来。以诗而言,当时以这次战争及社会状况为题材的诗歌数量很多,林则徐、龚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