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产业知识基础的交互配置创新为核心,从理论上构建了产业知识基础对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机制:产业知识基础的创新特性影响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交互配置创新,同时产业知识基础的交互配置创新在外部制度环境的作用下进而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类型.基于该机制,本文概括了三种典型区域创新体系的类型,并明确指出构建具体类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所需要的产业知识基础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知识基础在国内是一个较新的名词,它影响企业创新过程和本质,进而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但国内鲜有关于产业知识基础的研究,国外关于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也不很系统.因此,时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进行述评,重点分析产业知识基础的产生及其内涵,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并归纳出两种相关研究的演化路径,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框架,期望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美桂  赵兰香  张大蒙 《科学学研究》2016,34(12):1897-1904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路径和着力点等问题成为学界、政界亟待破解的难题。从产业知识基础视角研究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两类产业知识基础——解析型知识基础和综合型知识基础影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框架,并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了2013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两类产业知识基础存量值以及2000-2013年北京地区两类产业知识基础存量值,将2013年北京两类产业知识基础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实证结果显示:北京的产业知识基础存量值与资源基础和制度环境极不相称,不能对北京科技创新建设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应提高产业知识基础水平,尤其是关注以激进型创新为主的解析型知识基础。本研究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合型知识基础与解析型知识基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知识基础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和本质,进而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但当前国外对产业知识基础的相关研究还很不系统,国内还未有关于产业知识基础的直接研究。文章引入产业知识基础,对产业知识基础进行准确界定,并从知识构成的类型、知识创造的方式、知识创造的活动、知识创造的形式、创新参与者、工业设置等角度对综合型知识基础和解析型知识基础进行了比较,而且指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活动的基础体系,其中结构以制度基础和产业基础为支撑,并包含技术创新主体、资源结构和经济要素结构等三个结构维度.在其演化过程中,三个结构维度呈现出不同的演进规律,而制度基础和产业基础又制约着三个结构维度的演进,并规范着它们的演进方向和路径.发现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呈现三维结构螺旋发展的形式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这其中制度基础与演进过程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全球创新中心是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商业化为核心的产业和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或区域。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四次转移现象表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需求牵动是科技创新中心转移的根本动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再是漫无边际的自然探索,而是牢牢抓住人类社会发展需求而进行有目的性的创新活动。现今,以国家为主体的科技中心转向了以城市为主体的创新中心竞争格局。创新中心的形成不再以原材料、设备、土地等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而是依托人才为核心的知识、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聚集与利用为支撑,是创新资源聚集、融合、涌现、整合、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并以城市作为创新中心的角度来考察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对应与非对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既是对应的又是不对应的,这一判断的政策含义是:地方政府应在推动本地区创新体系建设中扮演积极角色;同时要着眼于跨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在地理接近性、经济关联性等基础之上,构建中心城市、都市圈、大区域三级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产业创新完善流通节点城市功能,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是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内在要求,但是创新基础各异的沿线城市其功能分工是否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有待验证。本研究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2个枢纽城市2007-2018年的城市数据为样本,从产业创新管理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枢纽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U”型的非线性关系,但目前通道沿线多数枢纽城市均处于功能分工拐点的左侧;鉴于北线枢纽城市功能分工水平总体上优于南线枢纽城市,按目前趋势,未来北线枢纽城市的功能分工将早于南线枢纽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和发挥中原城市群创新协同效应,打造高水平城市群,基于产业复杂网络视角提出赋权区域产业技术流树(RITFT)模型,并基于RITFT对中原地区的产业技术扩散结构机制与创新协同效应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区域产业技术相关度测量系数,在产业技术流网络(ITFN)基础上提出RITFT建模原理及方法,构建中原地区RITFT,并从干流、支流等产业技术流分布特征上揭示中原城市群产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核心结构机制;进一步基于对个体产业承载、中介与扩散的基础效应和技术外溢、吸收强度与乘数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对中原城市群创新协同效应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原城市整体技术扩散协作效率较高,产业创新存在省内大协同、区域内小协同及空间支撑互补性强等特征.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应不断强化区域创新政策供给、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以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建立新型的产业创新治理体系,打造区域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由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宏观区域三个维度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结构及分工布局的关系展开理论机制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通过非线性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的U型关系,进一步创新性的使用历史维度工具变量(中国历史官员量化数据、中国古代城市城墙数据)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展开内生性检验识别,再运用门槛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的结构变化点、产业分工布局影响机制进行探寻。研究发现:第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U型作用,当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3586项,会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第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分工布局的专业化、相关多样化起到促进作用,对产业的无关多样化起到抑制作用,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资本、劳动力资源为主要路径对产业分工布局形成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总部经济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弘 《科学学研究》2009,27(1):45-51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将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分离以取得密集的知识要素并降低知识生产与转化的成本,这种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的新的经济现象被学者概括为“总部经济”。为了系统准确地理解总部经济,本文从总部经济产生的知识经济背景、总部经济的核心思想、总部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等方面,对“总部经济”进行解读,并重点分析总部经济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2013-2018年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构造了中国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发展的事实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地区创新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实用型和外观型创新的驱动作用显著强于对发明型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结构性特征;知识流动在数字经济驱动地区创新发展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且对不同创新类型的中介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数字经济创新效应具有显著地区差异,发达城市的数字经济创新效应显著高于经济水平落后城市;知识流动在同级别城市中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跨级城市,知识流动在经济落后城市中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经济发达城市。数字经济能通过知识流动的中介作用助力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强合作”与均衡发展,为中国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重要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功能提升、区域经济优化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城市综合能力代替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创新空间关联实证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QAP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主动者角色的是处于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其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创新发展;(2)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合作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间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城市之间流动,积极引导其他城市进行自主创新;(3)位于创新空间结构的非中心位置的城市应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并对江苏省创新发展提出对非中心位置城市实行创新帮扶和人才政策上的倾斜、推动创新中心城市与其合作,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合作,以及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内陆地区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基本态势,指出部分内陆地区大城市正在面临发展科创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初步具备孕育科创产业的科技资源与经济基础,但也普遍存在创新氛围不浓、创新投入不足、缺少科创企业和创新配套服务机构等问题。提出构建内陆科创中心城市的机制与路径,即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形成以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创新动力源,以科创企业为龙头,以一流的法律、会计、审计、信息服务、融资机构为中介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并与发达国家及沿海地区紧密互动以获得创新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提出在构建内陆科创中心城市时,应注意避免过度投资、重复投资、经济金融化等现象,实现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戴靓  纪宇凡  王嵩  朱青  丁子军 《资源科学》2022,44(7):1494-1505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分析中国城市间知识合作创新的网络结构并探讨其背后的邻近性机制对提高城市创新效率、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间论文合作发表和专利联合申请的截面数据,综合构建了2011年和2019年中国城市知识创新网络,分析其结构演化特征,并采用多元回归的二次指派程序(MRQAP)从邻近性视角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2011—2019年中国城市知识创新网络密度增强,择优链接弱化,呈现出多中心发展趋势,合作格局由北京和上海主导转变为北京上海引领与区域中心带动相结合,从而形成多个区域网。②城市间知识合作创新除了受城市经济水平、科教支持力度、行政等级的正向影响外,也受地理、组织、文化、社会、制度邻近的显著促进,邻近性机制对中国城市知识创新网络演化具有较强解释力。③不同维度邻近性对城市知识创新网络的影响是动态的和交互的,过度的地理、社会、认知邻近会阻碍城市间知识合作创新,认知邻近可弥补地理距离,而社会邻近往往伴随着地理邻近。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城市协同创新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总部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部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它的发展既会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在介绍总部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总部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如何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考察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区间空间关联产生的内在原因与机制。选取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创新要素区域间流动的视角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创新产出的提升,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大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非线性特征,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会对创新产出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都市圈城市,非都市圈城市获得更多的数字经济创新溢出红利,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市间创新差距;此外,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双重门槛效应,合理的区域吸收能力能有效强化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为此,提出加大对数字经济投入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制定数字经济反垄断审查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牛盼强 《科研管理》2018,39(9):86-92
上海的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状况是影响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测量指标和模型,设计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整体工业、六大重点发展工业和各区工业的知识基础配置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上海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区域,且解析型知识基础发展略好,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标需要上海必须提高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的比重;从各区来看,徐汇、闵行和松江属于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徐汇的工业应该进一步向外转移;杨浦、宝山、嘉定、金山、青浦、奉贤和崇明属于综合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杨浦的定位也应该是现代服务业;浦东新区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也是未来上海应该着力打造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在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要素构成体系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利用2004年和2014年截面数据,对23个中国科技创新城市进行创新要素耦合评价。结果显示,样本城市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多处于高度和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极度耦合协调阶段和低度耦合协调阶段的城市极少;样本城市的区域特征明显,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城市位居前列,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表现乏力;以上海、北京和深圳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具备创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优势,可在政策方面有所侧重,有效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