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德和 《早期教育》2001,(12):2-2,4
学龄前孩子为了上特长教育兴趣班,忙着“赶场”,这在中国城市是个奇怪的现象。看到越办越多的各种特长班,家长们不顾从说纷纭的关于特长教育的利弊分析,便一窝蜂地往前冲,然而,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2.
“特长培养”中的误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的特长培养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一、原则误区。中小学的特长培养不同于高一级学校的专业特长教育。前者应主要是一种教育过程,其作用是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  相似文献   

3.
郭明慧 《文教资料》2011,(3):145-14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竞争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甚至幼儿期就被父母送到各种特长班接受训练,如今这种现象正逐步蔓延。与此同时,特长班教育弊端也日益凸显。本研究从幼儿期特长班教育利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孩子的特长教育提出建议,以引起社会对幼儿特长教育的重视,并在孩子的特长教育上保持理性,审慎地对待和选择。  相似文献   

4.
今年高考美术专业考试,宜丰二中可谓“火”了一把。首届高中美术特长班30人,有24人共取得专业合格证48张,高中文科补习班美术兴趣小组15人,有14人取得专业合格证34张。宜丰二中是地属重点中学,高中生源的80%来自农村,文化素质较低。通过多年摸索,该校走“合格+特长”的办学之路,抓住体艺基础较好的优势,致力于发展特长教育。1996年,该校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创办高中美术特长班,面向全区招生;在初中创办音乐、美术特长班,面向全县招生,走出了办学的“小胡同”。为满足特长教育的特别需求,该校多路出击,…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追捧"特长班"的真正原因,是由大赛衍生出来的非常的功利。因而"特长班"虽小,却在学校占据着中心位置,一切为大赛开绿灯。而"特长班"也往往异化为加班加点的"另类班"、专攻一点(项)技能的"畸形班"。其实,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为平台向社会集中展现专业技能的科学含量、经济功能、美学价值和创新智慧,大赛教育要实现面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模块 特长”为模式,设立基本素质模块、职业基本能力模块、职业岗位能力模块、特长能力模块,从而构筑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使高职人才向复合型、多技能或特长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召霞 《教育文汇》2014,(22):17-17
每接一个新班班主任工作,我都让孩子们写下已有的特长和希望培养发展哪些方面兴趣,然后组织他们参加班级、学校的各类社团,但每次都有约五分之一的孩子说自己无特长,其中大多是“问题生”。我想,如果让他们长期游离于社团活动之外,则不利于对其教育、转化,甚至会使他们的“问题”积重难返。因此,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善于发现并利用他们的某些特长,帮助他们纠正心理、行为上的某些不足,使之融入集体生活,快乐地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8.
赖理科 《课外阅读》2011,(1):102-102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因人施岗,因人施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相似文献   

9.
我们学校初三实行“分层次教育”,初三一开学就按成绩把尖子生和升重点高中有望的学生从各班挑出来另外组班,并配备各科教学骨干或教学成绩卓著的老师任教,并美其名日“特长班”。什么特长班?不就是“尖子班”、“重点班”嘛!我们暗地里把“特长班”叫做“大熊猫”班,以示其珍贵和享受  相似文献   

10.
张晓俐  陆艾花 《文教资料》2011,(20):132-133
培养孩子的特长,不能遵从父母的主观意愿,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即对特长教育"热"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必修课免修制:从“补短”走向“扬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自己的专长。但是受工业化运作的思维和模式影响,当前中国的教育大都采用统一化、标准化、齐步走的教育方式,千校一式、千人一面的同质化教育使教育本应有的开发人的优势潜能、培养人的个性特长的功能被钝化。南京师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教育就是人尽其才,发挥人的潜能,挖掘人的特长,扬长避短。如何挖掘幼儿的特长,即寻找幼儿的闪光点,是个别化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当今独生子女的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仅了解孩子的特长,而且对孩子的一颦一笑体察细致。我们以此为切入口,创建了一个家园联动的空间,我们称它为“两地书”,即家长要介绍育儿经验,教师写该孩子的特长及家长的育儿观。通过“两地书”这一交流形式,我们不仅找到了一个发现幼儿闪光点的有效途径,而且引进了家长巨大的教育资源。一、“两地书”是发现孩子闪光点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丁继泉的主持下重庆市人民小学开始探究“主动教育”,二十多年的扎实推进,学校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质高、个性特长鲜明的小主人,其成绩得到众多教育家赞赏,被称作“西部教育高地的一面创新精神的旗帜”。  相似文献   

14.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  相似文献   

15.
<正>有读者来函,说身边一些职业学校"为了备战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等大赛,进行了管理创新——组建特长班。特长班不分专业,混合编班;学生不按教学计划,而是瞄准大赛进行学习和训练。这些学校还出台政策,规定如果特长班学生在省级比赛获奖,学业成绩算90分;在市级比赛获奖,学业成绩算80分;只要参加比赛,学业成绩就算合格"。他认为,特长班应该是个好事情,因为各方受益:"学校受益,学生集中训练成效显著,在大赛中摘金夺银,成为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评选“校园之星”推进特长教育马鞍山二中杨卫从1988年开始,我校开展校园之星评选、表彰活动,至今已表彰7届,共表彰在全校有影响的“’尖学生100名。鼓励冒尖,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的实质,在于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为注重事业心和开拓...  相似文献   

17.
黄先银 《教育文汇》2013,(11):41-41
看一所初中的内涵是否得到发展,最终要看它的教育教学质量。这里所说的质量,不是一些人看重的考分多高,中考有几人名列前茅,而要看它能否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能否办出优质有特色的教育。多年来,为了提升学校“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内涵,我们以“育高素质人才,办特色化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人”为育人目标,以“顺应自然、尊重差异、强化基础、发展特长”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校本课程建设、学生素质评价、强化常规管理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自主招生”淡化了高考分数线在高校招生中的绝对性,为有特长的优秀考生松了绑,为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改革创设了宽松的环境,也为高校形成办学特色提供了机会。对有特长的优秀考生来说,不会再因为几分之差进不了理想的高校,这样他们在高中的学习中,就可以更多地往自己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工作是非常繁琐而又神圣的。我们管理的是图书,传播的是文化和思想。必须全方位、准确有效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因此,我们应从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新知教育、个性特长教育这三方面开展工作,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中学生进行“特长”培养是教育的误区王鹤坤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应该学有所长。如上高校挑选专业,走向社会招工择业等,都是对每个人的特长的发挥和利用。所谓“特长”,就是要在全面发展而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使某一类知识、技能的拔尖.而不是不顾基础的“单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