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高国庆 《内江科技》2008,29(1):67-67,64
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研究增加了新的视角,也提高了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把加涅(RobertGagne)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认知法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从分析这种理论的背景入手简要论述它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具有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交互性强,容量大等优点,因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作为重要的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及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运用信息加工理论有效地指导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张亚茹 《科教文汇》2014,(16):137-137,164
互联网具有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交互性强,容量大等优点,因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作为重要的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及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运用信息加工理论有效地指导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罗玲 《现代情报》2011,31(6):36-38
互联网和ICT的过度发展导致了严重的信息超载,人们发现接受处理的新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它导致了信息压力、信息焦虑以及信息处理的低效。人们只有成为更好的信息加工者才能克服信息超载,其对策和方法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以及搜索工具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学领域信息素养研究述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胜华 《情报杂志》2003,22(7):26-28
对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历年来信息素养研究进行了逐年统计。从信息素养的基本理论问题、信息素养教育和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理论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马丽华  陈文勇 《情报科学》2003,21(2):138-139,155
基于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在介绍了信息素养定义和信息素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信息素养的理论基础,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以及教学策略和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计算机网络信息为基础,以学习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加工层次理论为框架,通过研究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词汇信息与英语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学生的英语词汇信息和英语综合能力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系,并通过基于粗糙集的智能分析算法加以验证。实验证明学生的英语词汇信息量越大,对于词汇各方面知识的使用熟练程度越高,其英语的综合能力也会越高。  相似文献   

8.
陈岚 《内江科技》2013,34(5):206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素养之一,在新颁布的课标中把"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根本理念,而信息技术课成为培养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教师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导,依托课堂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9.
孙嘉政  李林 《科技与管理》2001,3(4):107-108
阐述了信息素养与全脑速读的理论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二者之间互促互动的相关关系,学习全脑速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增强快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美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实践调查》是美国第一次进行全国性的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实践的全面综合性调查。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高校图书馆教学实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希望能为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国外过程结构式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与国内目标结构式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二者可以实现融合与统一.同时以唐孝威的信息意识要素理论以及邓小昭关于信息需求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提出将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起点向前推至信息意识觉醒,并据此提出了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传播与利用的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信息传播是一个心理学的过程,信息利用涉及到许多心理活动。本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教育信息传播的心理学模式,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以及教育信息用户信息需求、信息动机、信息行为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燕萍 《现代情报》2006,26(4):150-151,155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认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理论。本文试从建构主义这一视角来探讨自主信息感悟能力的培养,阐述建构理论的关键佩设和启示与信息素养的关系。并蛄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感悟能力培养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盘炜生 《大众科技》2005,(8):111-112
文章讨论了信息技术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阐述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在培养大学生具备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与能力方面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化社会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安院校大学生要在电子警务、信息科技时代中进行学习、工作和创新,就需要有获取、评价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结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关联主义理论并回顾了影响信息素养教育的其他学习理论,认为关联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学习理论,为理解网络环境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郝秀华 《现代情报》2013,33(12):135-137
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其应用写作的能力,本文从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出发,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与应用写作课进行有机统一,通过培养信息素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代磊  刘羽萱 《现代情报》2018,38(12):40-47
本文使用与信息生态学与信息素养的相关理论,以信息素养构成要素为基础,构建了信息生态视角下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并结合生态学理论的Shannon-Wiener指数公式和Pianka公式,建立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度。最后,以吉林大学学生为例,采用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采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国外重视信息用户研究不仅体现在成果丰富,更加体现在其研究理论的不断进化.信息用户研究理论经历了从系统观到认知观的范式转变,当前已开始进化到社会观与认知观结合的新阶段,其理论成果主要体现为IUE理论与ELIS理论.二者研究焦点均实现了从用户个体向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的转变,研究维度具有多样性、学科交叉性.用户研究理论的进化牵动着信息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整体创新,并促进信息管理学对各学科研究方法的兼收并蓄及深入运用.  相似文献   

20.
浅议高校教学秘书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燕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39-240
21世纪高校的教学秘书工作,将是一个知识、信息高度密集的领域,教学秘书人员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能力素养外,还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懂得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教学主任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使之适应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