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总编辑之悟     
赵永河 《记者摇篮》2000,(4):4-5,17
当新闻官儿是件苦差事。苦就苦在这是一个政治性、专业性强、没有绝对标准、操作难度大的职业。一个好的党委书记不一定能带好一支报人队伍,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不一定能管理好一个报社,一个优秀的宣传部长不一定能操作出一张有品位的报纸,一个名编辑名记者不一定能当好报纸的总编辑。总之,报社总编辑的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一名合格的总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很多:是新闻专家,报社报纸的第一支笔,否则无以服众;是政治家,要有睿智的头脑,只有吃透上下两头,把握宏观,掌握  相似文献   

2.
用什么来评价和衡量总编辑的“政绩”呢?笔者认为,不是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人的“印象”,也不是本社干部职工的“评议”,而是总编辑主持下的那张报纸,群众爱看不爱看,欢迎不欢迎。因此,总编辑应当把报纸质量放在第一位,以主要精力抓这项工作。一般地说,群众对报纸的评价,也就是对总编辑的评价,进而也可以说是对整个报社工作的评价。因为,一张报纸就是一个报社的缩影,通常可以反映出整个报社的工作情况。也就是说,一张报纸是报社领导和各个部门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读者反映办得好的报纸,一般来说,这个报纸的总编辑一定有开拓精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有句口头禅:有什么样的总编辑就有什么样的报纸,报纸是总编辑的广告。要办好一张报纸,除了总编辑的素质以外,对于总编辑来说,一要集中精力办报纸,二要抓到点子上。在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宣传层次的今天,研究和探讨总编辑集中精力办报和抓到点子上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报纸总编辑是负责领导办报纸的。正如记者要记、编辑要编、校对要校一样,总编辑要对报纸“总”编辑。然而,现实状况不令人满意,总编辑并没有集中精力办报,可以概括为3种类型。一是官员型。某些总编辑一上任,就像党政官员那样执起政来,今天出席会议,明天坐上主席台,后天发表讲话。总编辑适当参加活动很有必要,但是,天天开会,不把多数时间用在办报上怎么行呢?二是事务型。由于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明确,加之办事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得力,一些总编辑成天迎往送来,陪酒陪玩;写材料,打电话,楼上楼下,忙上忙下;上管职工住房,下管职工食堂,不但报纸没办好,自己也没写出一条好稿、编出一个好标题。三是内借型。不论实行哪种领导体制的报社,总编辑都应把90%的精力放在办报上。现在的问题是,报社经营压力大,事业发展任务重,思想工作难度大,因此由总编辑、副总编辑分管或兼管一些其他工作,实际仁变成了专管,托人争地皮,出马要资金,上  相似文献   

4.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  相似文献   

5.
我总忘不了有位报社总编辑去年年底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哪天的报纸没有像样的内容,我走在路上都感到脸上无光。”总编辑刻意求新,编辑、记者们就会力求创新、突破,报纸就会不断出新。反之,报纸则难有生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总编辑,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十年改革,中国报纸的面貌已有所改观。但面对当今改革大潮,新闻界前进的步伐总显得有点滞后;  相似文献   

6.
总编室是总编辑办公室的简称,是为总编辑服务、体现总编辑意图的一个重要部门。我国地市党报目前都设有总编室。在地市党报的报社中,管理报纸业务的一般有总编辑一人和副总编辑若干人。一张地市党报的质量如何?除受社长  相似文献   

7.
刘汉宏 《青年记者》2012,(31):58-59
本文研究的报纸总编辑(以下统称总编)在报社里是第一把手,即总编辑亦任社长,或者社长空缺,总编辑负责全面工作。总编辑形象的好坏,关系到自身发展,关系到所在报社的社会形象,笔者认为,报纸总编辑需要努力塑造"三善"形象。善于演说善于演说能为总编树立起口才好的形象,可提高总编的领导魅力。善于演说是总编的一种重要能力。不同的演说风格,不同的演说水平,会  相似文献   

8.
历时3天的河北省报纸读者问题研讨会于1991年5月30日闭幕。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读者问题,增强读者意识,推进新闻改革,报纸办出特色。这次研讨会是由河北科技报社发起并协同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共同组织的。收到来自省内28家报社的64篇论文,其中有10家报社的14位总编辑、副总编辑提交了16篇论文。总编辑潜心研究读者,成为这次研讨会的一大特色。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  相似文献   

9.
一个好的作战指挥员,只有深入前线,对前方的战况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正确的作战方案和战略部署,战之能胜。一个总编辑,是报社采编业务的总指挥,也只有经常亲临采访第一线,才能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从而把报纸办好。我自己当总编时间虽短,但当记者的时间却很长。当我走上总编岗位后,工作头绪很多,可是无论多忙,我从没有丢掉记者采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地市级党报的总编辑,不但需要政治上坚持原则、严格把关,而且要在业务上匠心独运、精益求精;同时,也应在报纸管理上锐意改革,适应市场。《临汾日报》总编辑孙延林同志的这本《喉舌与桥梁——总编辑工作手记》,就是在这几方面综合努力的结果。 在全省地市报总编辑中,孙延林同志是比较年轻的;尽管在报社领导岗位上,工作仅有一年多时间,却使这里发生了出乎人们意料的可喜变化,报纸由小报改为大报,由黑白报变为彩报,整个报社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透过这些变化,可以说明他确  相似文献   

11.
一张报纸的舆论传播基调把握得如何,是检验总编辑素质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正确把握舆论传播基调,是总编辑高层次素质的表现。同乐队只有定准基调才能演奏出动人的乐章一样,一家报纸,只有把握住舆论传播基调,才能构成一种沛然莫之能御的舆论力量。乐队声乐协调一致,不乱方寸,要靠乐队指挥;报纸舆论传播清新健康,不生“噪音”,要靠总编辑把握舆论传播基调。总编辑要把握好舆论传播基调,首先要有马克思主义的舆论观。这个舆论观没有确立或者确立得不  相似文献   

12.
我总忘不了有位报社总编辑去年年底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哪天的报纸没有像样的内容,我走在路上都感到脸上无光。”总编辑刻意求新,编辑、记者们就会力求创新、突破,报纸就会不断出新。反之,报纸则难有生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总编辑,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十年改革,中国报纸的面貌已有所改观。但面对当今改革大潮,新闻界前进的步伐总显得有点滞后;公开、求实,可读、可亲、可信,作到这些仍需作极  相似文献   

13.
3月12日,《邯郸市报》总编辑黄勤颁发首次总编辑基金奖,报社20名编采人员获奖。总编辑奖励基金是总编辑设立的专项奖金,主要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编采人员,各个岗位的干部工人。规定每季度实行一次奖励。还规定  相似文献   

14.
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是作者在“2004华东、华南地区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的发言,文中观点是继2003年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以后,对完善图片运营机制、加强图片报道议题的深化与发展。作者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当前报业传媒呈现图片与文字并行的载体地位的需求在迅速加大,一些报社适应这种市场需求,相继调整内部机构,设立图片总监、视觉总监,设立并扩建图片编辑岗位和队伍,已经建立起相对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机制,报纸办得有声有色。根据这种情况,他提出要“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机制”,报社要“设立专职负责摄影的副总编辑或摄影总监,从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上保证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机制的完善”,这对于改进新闻宣传,把报纸办得更加“三贴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开场白:当今“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运用,越来越需要一种刚性机制来加以规范和保证。近几届的全国新闻摄影总编辑研讨会,都反复提出了报纸设立“图片总监”新岗位的建言。从目前全国一些报纸的实验性运作来看,定位准确、运转良好、工作到位的图片总监,已真正成了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代言人”,并对报社新闻  相似文献   

16.
要当好总编辑,就要善于排除各种干扰,集中主要精力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善于编辑,而且要善于采写。我的体会是,首先要当好一名记者,才能当好总编辑。我们报社共有三个总编辑,两个分管报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办好党报笔谈办好党报要练内功安徽日报总编辑王鸿报社的总编辑要集中精力办报,这一要求是十分正确的。这里所说的办报两字,其涵义是办好报纸,目标是不断提高报纸的宣传报道质量。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报社的体制也跟着发生了一些变化。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安岗同志说过这样一段话:新闻学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大科学、大事业。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枯燥的报纸是由枯燥的总编辑决定的。报纸办得好坏,有无特色。有多大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总编辑的条件和工作。总编辑的岗位意识据上次全国调查,正式注册登记的报纸共有1777家。平均一家报纸按4个正副总编  相似文献   

19.
读图时代,报纸上的图片已成为读者阅读的首度注意点,成为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去年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上,产生了报社总编辑应该从"文字总编辑"转化为"图文总编辑"的概念,得到与会者的积极认同.笔者结合《嘉兴日报》实际情况,谈谈对"图文总编辑"角色的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最近,新闻出版署在京为部分报社社长、总编辑举办了报纸专业知识和管理政策法规补习班。这个补习班的宗旨是帮助新上任的报社领导熟悉业务和管理法规,办好报纸。据悉,对报纸质量和管理情况进行年检是新闻出版署帮助报纸提高质量的一条管理措施,已坚持数年。在1996年年检中,发现有54家中央部委报社社长、总编有了变动。这些新上任的同志不少是原先所在行业的资深专家或部门领导,但新闻阅历和办报经验尚嫌不足。这个补习班作为报纸年检工作改革的环节之一,将成为新闻出版署的一项经常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