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基于复杂网络特征和产品创新过程模型,提出利用信息重组进行企业产品创新的方案。首先介绍了作为理论基础的网络小世界效应和传递性;其次,揭示了产品创新信息来源的三个层面;再次,从知识的显性和隐性关联关系两个角度出发,论述了信息重组的模式和方法;最后,讨论了企业产品创新的信息重组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知识供应链体系结构的描述,分析了隐含在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循环过程,构建了基于价值实现的知识供应链结构模型,进一步从知识扩散、信息增值、知识创新等三个方面,探索了科技信息知识在知识供应链中流动、传递并被应用以及效用逐步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信息重组——谈学科信息导航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征清 《情报科学》2001,19(8):844-845,849
信息重组是信息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也是知识创新的一个途径。本文阐述了信息重组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应用信息重组开展学科信息导航。  相似文献   

4.
面向知识联盟知识创新过程的信息资源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知识联盟企业知识创新的信息过程分析,提出了从技术平台构建、信息资源重组和信息机构重组三个方面建立跨企业的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同时论述了面向联盟知识创新过程的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本体论的知识检索原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金红 《情报杂志》2004,23(11):45-46,49
构建了一个基于本体论知识检索原型系统,探讨了它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该系统利用本体论方法对Internet信息资源进行自动领域分类与重组、规范与完善用户的信息需求、指导和优化检索过程,从而提供信息检索和知识检索功能,并提高检索效率和检索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辉 《科教文汇》2010,(15):96-97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发现解题的显现信息与隐含信息。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列举了探索隐含信息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了现代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并从知识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新信息环境及其效用、世界学术信息交流体系的重组和数字图书馆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信息环境对知识创新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发现解题的显现信息与隐含信息。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列举了探索隐含信息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婷安 《情报杂志》2004,23(10):121-122
图书馆是信息和知识的仓库和创新工厂,在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管理与系统管理应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改变传统的以对实物资源进行管理为主的方式,实行以信息为核心的管理,构建多目标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制度的改变、知识信息结构的重组及虚拟数据库来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图书情报工作中的信息重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发生  毛君莲 《情报科学》1998,16(4):309-311
本文论述了图书情报工作中信息重组的必要性、重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认为信息重组是图书情报系统的一种潜在功能。知识、信息的表达和转换就是对已有知识的重组,信息的重组。  相似文献   

11.
Compared with explicit sentiment analysis that attracts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mplicit sentiment analysis is a more difficult task due to the lack of sentimental words. The abundant information in an external sentimental knowledge base can play a significant complementary and expansion role. In this paper, a sentimental commonsense knowledge graph embedded multi-polarity orthogonal attent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learn the implication of the implicit sentiment. We analy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knowledge relations in the ConceptNet knowledge base in detail, and proposed a matching and filtering method to distill useful knowledge tuples for implicit sentiment analysis automatically. By introducing the sentimental information in the knowledge base, the proposed model can extend the semantic of a sentence with an implicit sentiment. Then, a bi-directional long–short term memory model with multi-polarity orthogonal attention is adopted to fuse the distilled sentimental knowledge with the semantic embedding, effectively enrich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sentences. Experiments on the SMP2019-ECISA implicit sentiment dataset show that our model fully utiliz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knowledge base an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implicit sentiment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学术创新力自动测度知识库,为学术创新力测度分析做支持。[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相关期刊2008-2018年部分论文为数据源,使用本体建模的方法构建图书情报学知识本体,结合信息科学领域G3(科学、科学研究类)相关论文构建的本体,按照软件工程规范进行相关分析和设计,确定存储方案和存储结构,采用MySQL数据库来存储数据。[结果/结论]最终成功构建学术创新力测度知识库系统,并提供必要的知识库查询相关接口。[局限]由于时间关系和对图书情报学领域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文章所构建的本体在属性关系方面进行了简化,导致实际使用效果会受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2007-2018年我国沪深A股生物医药行业发生的109起技术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回归模型,在实证检验并购方技术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基础上,探究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企业知识基础和合作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知识基础、合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方CEO接受技术类教育水平越高,企业技术特征的敏感度更高;互补型技术并购加强了主体知识基础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相似性技术并购则加强了合作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信息主体间合作竞争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以信息和作为信息之升华的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利用为基础的,由知识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生产手段.信息主体,即掌握着一定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个体或整体,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组建知识技术创新联盟来达到保持竞争优势的目的.其中的绩效评价是保证联合创新成功的基础.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创新联盟中合作与竞争的特性,提出了一套信息主体间合作竞争的绩效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以Sharply值为权重的评价模型分别计算创新联盟中合作和竞争部分的绩效.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专利信息中特征词组的半自动获取和标注方法,构建了一个可应用于专利检索系统中的领域知识分类体系,进而利用知识分类体系的语意检索功能为专利信息库构建了一个有效的检索模块,由此产生了完整的专利知识库系统。该系统对支持设计者进行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期刊信息资源生产加工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玲 《现代情报》2007,27(10):147-148
本文论述了期刊信息资源的生产加工,以创新为导向,立足于社会需求及走向,资源积累重新组合为生产加工对象,科学的组织确定生产专题,综合产出具有创新知识增值效应产品,提供用户利用。文章还探讨了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资源生产须树立知识创新理念和发展理念及生产方式、特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于飞  袁胜军  胡泽民 《科研管理》2021,42(1):100-112
本文通过对106家中国上市企业在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知识距离和企业知识基础的交互匹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网络密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拥有多样化知识基础的企业,嵌入到低知识距离联盟中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而拥有专业化知识基础的企业,嵌入到高知识距离联盟中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松散网络抑制了专业化知识基础和高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但改善了专业化知识基础和低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一段时间后可持续;紧密网络强化了专业化知识基础和高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多样化知识基础和低知识距离的组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其调节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本文有助于识别企业绿色创新的最优内外部知识配置和网络结构,为提升我国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异构信息系统集成知识创新一方面需要项目各方积极参与,另一方面面临着主体积极性障碍,构建知识创新激励机制成为关键问题.现有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调了外部激励的作用,但忽略了内源性动机的影响.基于企业需求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引人马斯洛需求模型,建立知识创新需求模型,分析需求层次的相互关系并细化各层次需求,从内源性动机的视角构建知识创新激励机制.介绍了这一机制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辛本禄  穆思宇 《情报科学》2023,41(1):174-181
【目的/意义】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知识创新的需要,在动态服务创新能力视域下探究大数据驱动下的企业知 识创新实现路径。【方法/过程】首先对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探究动态服务创新能力的5个维 度对企业的大数据驱动下的知识创新各个阶段的影响以及在实现知识创新路径中的作用。【结果/结论】企业通过 大数据驱动和动态服务创新能力构建知识创新资源库、提出知识创新方案,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创新/局限】将大 数据驱动与动态服务创新视角同时融入知识管理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仅在理论上探讨了企业知识创新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