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运动科学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关系及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此论证高校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运动科学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学应当承担起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科学化发展的重任;必须改变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加大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力度,着力传授运动健身的原理、方法及体质评价的有关知识;合理引进体育教师,使其所学专业与所授课程相协调,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全民健身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基本经验:便利、充足的身边场地、健全的身边组织、丰富的身边活动、多渠道的宣传。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为其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促进体育社团实体化、解决外来人员健身问题、建设好农村健身路径、提高人们的健身消费意识,旨在为当地和其他地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休闲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影响,以期以全新的休闲体育理念提升全民健身运动的品位与层次,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雷州半岛民族传统体育及其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揭示出雷州半岛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分析了雷州半岛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项目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和观察法,对民间舞与全民健身运动进行研究,分析民间舞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内在联系,针对民间舞向全民健身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绿道体育发展与居民健身方式转型——以珠三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归纳分析等方法,围绕珠三角绿道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珠三角6条区域绿道节点上的居民绿道体育运动状况做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绿道体育文化的日益传播,居民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健身方式不断改进,锻炼频度日趋合理,绿道体育消费不断增加,珠三角绿道体育正朝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标杆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部分高校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探讨目前高校体育健身俱乐部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高校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为促进大学生健身运动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民健身是我国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增强国民体质的必由之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推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发展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行之有效的途径。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开展的基础,能够为全民体育健身运动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是全民体育健身运动开展的重要环节。推动以学校体育为依托,以社区体育为主阵地的体育健身运动是我国全民体育健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专业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中存在着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场地设备优势、体育产业发展优势和分布优势.因而可以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以下作用:为全民健身工作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为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启动“一二一工程”出力;为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各种培训班;为社会提供全民健身咨询服务;逐步开放健身场所;研制开发健身器材;开展全民体质测定工作.此外,高校体育专业还可协助各级体委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  相似文献   

10.
小康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总结小康地区全民健身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为完整地构建该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加大了运用调查法的力度,改革了数理统计法的具体方法。本课题所得的研究结果,首先是强化了体育价值观研究,强调了提高认识是开展全民健身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其次是总结和提升了该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必要途径;再次是提炼和规范了该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相关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1.
拳击文化与现代拳击运动的二元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拳击运动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历史考察,阐述了以科学理念、人文精神、市场意识为基本内涵的拳击文化决定了拳击运动的本质,其文化主题的三重变奏推动了拳击运动的历史发展。通过拳击文化的内在紧张和异化对拳击运动的影响,诠释拳击运动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取向。同时揭示了现代拳击的二元走向及其分裂,其深层原因是拳击文化内在要素对立矛盾的结果。这种矛盾表现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紧张,市场取向与人文取向的背离。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弘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与定性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阐述了人文精神在体育发展和体育大众传播中的价值,对如何培养体育传媒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弘扬体育大众传播的人文精神进行了论述,对体育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的回归提出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逻辑分析法,依据人文精神理念,从阐述高校公共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体育行为特征入手,对高校公共体育人文精神培养中体现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构建有利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校公共体育行为模型的设想,提高公共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探索当代中国体育魅力的文化内涵、特性及其对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金”、“木”、“水”、“火”、“土”文化特性的视角,探讨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体育文化的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文化是体育魅力的内涵特性,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提出了从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构想。研究结论,认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在中国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建设,以体育文化引领解决体育发展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道德精神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中国体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条件。研究价值,认为在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强调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组织和体育工作者人文精神塑造,引导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向正确方向发展,以高度的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手段,通过对"体适能"的概念及类型的理论认知,分析"体适能"的概念在体育教学与训练应用的理论依据、可行性及实际推广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1)"体适能"特指机体自组织不断调整与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健康、运动与代谢体适能三方面,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特征需要"体适能"概念的引入;2)"体适能"概念对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等环节进行了重新审视,其体现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科学评价学生健康水平,因材施教及体现人文关怀精神;3)现代运动训练的观念的转变及专项化,强调负荷等特征与"体适能"概念的相关理论架构相得益彰,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训练活动能够最大限度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体适能"概念在体育教育与训练领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为体育课程科学深入持续的探寻与变革提供了理论储备与实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为突破传统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现实困境,谋求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结合实际分析游戏与体育的本质关系并对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的优化有所启示。研究发现,健身的价值核心与游戏精神在身体意识觉醒、心理状态调整与社会关系成长这三方面相统一。回归游戏的价值取向,遵从游戏的本源精神是传统健身房突破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健身俱乐部中存在着同质化、日常化、学员地位绝对化与教练身份边缘化等游戏精神异化现象,阻碍着传统健身俱乐部的良性发展。健身俱乐部应摆脱器械束缚,打造行业内同质产品的差异化,通过情景设置突破日常化壁垒,创造沉浸式氛围,重视学员体验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作用,提高自身在健身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2002—2011年期间产出的7 672篇体育人文社会学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从论文选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体育人文社会硕士学位总体呈上升趋势,涉及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各个领域,研究范围逐年拓宽,其方法多样、研究性质从基础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转变;基本上体现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而且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文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阐释体育精神的内涵为基础,进而从立宪、集体和操作三个制度层面对体育精神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体育道德和体育法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的角度,为体育精神与体育制度的良性互动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人文精神是展现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归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为了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归纳、分析,揭示出当前体育认识中存在的工具理性与价值性的冲突、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对立、体育的科学技术与体育文化精神相脱节等问题.认为:人文体育观价值体系的建立,将使人们意识到体育所蕴含的人性意义,并使体育重新和人生联系在一起,推动体育真正走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轨道.我国的体育理论研究需要从人学的高度,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尺度,对人文体育观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