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地市报人》2006,(12):19-20
连云港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仲琨评价说:“报道紧扣跨越发展主题,以一种新的视野及角度报道了沿海港口城市在新的时期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示了港城新闻人的形象.体现了创新精神、务实作风和奉献品格。” 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佳鸣说:“该活动是近年来我市新闻宣传中少有的走出去的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是今年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一大亮点和精品力作。” 市发改委主任董春科说:“沿海万里行”的文章读后十分感动,从文章中能够感受到《连云港日报》对市委的战略思想的贯彻与执行。 市文化局局长田明说:“作为连云港市这样一个急需快速发展的城市.各级干部和全市群众在思想观念上正需要统一,而《连云港日报》主动地走出去进行沿海行系列报道,让全市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受到了一次比较深刻的洗礼。” 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王克法说:“万里行报道可以说是一路凯歌,一路收获。除了给人们带来很大借鉴之外,还锻炼了队伍。这对新闻媒体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连云港日报社多次成功组织大型跨省市果访活动,在业界和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从“新西游记”到“陆桥行”,从“沿海万里行”到“八千里路走连霍”,再到2009年的“聚焦江苏沿海开发”,一直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2008年“八千里路走连霍”和2009年“聚焦江苏沿海开发”采访期间,又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和江苏沿海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这一背景,  相似文献   

3.
继去年成功组织实施“沿海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之后,《连云港日报》从今年3月30日起,又启动实施了旨在贴近“三农”、改进报道、锻炼队伍、扩大影响的“青年记者住农家”系列报道采访活动,至今已进行6个月,共刊发日记体系列报道120多篇。这一系列报道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推进和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三贴近”破题,让农民“主角”说话,探索创新新农村报道的形式与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新农村报道水平,并达到了加强采编队伍建设,提高记者业务能力的目的,受到省市新闻阅评组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报刊审读     
《传媒观察》2007,(2):64-64
江苏报纸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道;泰州日报的“建设新农村”栏目;宿迁日报的创业文化系列报道;连云港日报的“沿海万里行”大型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5.
不要这样行那样行黄世永“中国质量万里行”、“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中华环保世纪行”、“中国土地万里行”、“中华武术万里行”……现在的这类“万里行”活动越来越多了,照此下去可能会成泛滥之势。最早的万里行活动是“中国质量万里行”,当时影响较大,也有权威...  相似文献   

6.
相关链接:《连云港日报》,江苏连云港市委机关报。1958年创刊,前身为《新海连市报》,1991年更名为《连云港日报》。1986年,报社组织5批记者进行沿欧亚大陆桥从连云港到新疆的大型采访活动,被称为“新西游记”;1995年,报社又联合新华社启动从淮海一直到鹿特丹的“陆桥行”大型采访。近年,连云港日报社发展迅猛,办报水平和报业经营都有新的发展,并办有子报《苍梧晚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连云港市委提出实施"战略东进、拥抱大海"和建设"一体两翼"组合大港的发展战略,并借鉴沿海发达港口城市的成功经验,以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发展。对此,《连云港日报》主动抢抓机遇,精心谋划,前不久组织"沿海万里行"大型系列采访报道,抽调20名记者,组成5个报道组,分别由报社领导带队,先后赴海南、广西等沿海37个港口城市采访,发回新闻报道83篇,新闻照片77幅。报道内容涉及港口建设、临港开发、城市规划、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等16个领域。这些报道,主题鲜明,内容实在,形式新颖,受到市委和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为读者做实事王利公为读者服务是人民报刊的优良传统。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经济建设的主体──广大群众服务,这是新闻工作者都在关心和探索的问题。1993年元月创刊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作为1992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  相似文献   

9.
江苏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系列片《横穿中国》(原名《陇海万里行》)同海内外观众见面了。《横穿中国》共二十六集,每集二十分钟,总长八小时四十分。这部系列片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中苏边境,反映了陇  相似文献   

10.
新闻窗     
人民前线报和南政院共同举办“东南海防行”活动等新闻窗本刊讯陈云、方立华报道:5月9日,由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5名即将毕业的学员组成的“东南海防行”采访小分队启程出发,人民前线报和南京政治学院共同举办的旨在反映海防建设成就,报道前线官兵风采的“东南海防行”采访报道活动正式开始。“东南海防行”小分队将用40余天时间,从连云港出发,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沿海南行,深入海岛、舰船、哨所和基层连队,广泛采访报道南京战区东南沿海海防部队官兵的生活和事迹。在此期间,人民前线报将开辟“东南海防行”专栏,刊登小分…  相似文献   

11.
电视经济深度报道的新探索高波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作为权威性的电视经济专栏,自1989年12月18日创办播出以来,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近年来根据形势的发展,“经济半小时”栏目搞了几次卓有成效的大型宣传报道活动,像《质量万里行》、《3...  相似文献   

12.
“祖国边境万里行”首期采访结束由延边日报社、延边电视台联合组织的“祖国边境万里行”首期采访活动,已于年初在海南省三亚市结束。首期采访团6名记者是去年9月23日,从我国吉林省珲春市图们江入海口防川起程的,历经100多天,经由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13.
历时57天,行程1.2万公里,跨越16个省市……由《解放军报》、国防部网和中国军网联合主办的“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日前圆满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4.
红色足迹万里行——《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军网为纪念建党90周年而组织的大型采访活动,历时57天,途经16个省市,行程1.2万多公里,先后推出60个系列专刊,120多条视频、3000多幅图片,动态发布官方微博2300多条,吸引“红粉”7300余人,在军营和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报》、中国军网与中国国防部网为纪念建党90周年组织的跨越16省市、历时57天、行程1.2万多公里的“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于6月25日落下帷幕。一路上我们所到的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和军史馆。都能看到早期党的新闻宣传以报刊杂志、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至6月,由《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军网联合主办的“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运用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开创了全媒体时代军事媒体报网融合的崭新篇章。新兴媒体空前发展、报网融合大势所趋,军事记者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同样的“行走”,到底有了怎样的不同?笔者结合“红色足迹万里行”的经历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质量万里行”的热潮当中,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图书质量万里行”座谈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伍杰在开场白中说:“邀请四家出版社的总编辑与会,主要是研究如何借‘中国质量万里行’的东风,使图书质量这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尽快落实到全国出版界的改革行动上来。万里之行也要始于足下,请诸位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贫困母亲我们走到一起──'96“幸福工程”记者采访万里行活动回眸王凯去中6月,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组委会和首都女记协联合组成的“幸福工程”记者万里行活动中,我有机会与新华社熊蕾、人民日报张善菊、中国妇女报陈本健、经济日报黄丽陆、工人日报...  相似文献   

19.
孙继炼  张晓祺  宣琦  孙学宝  牟可双 《军事记者》2011,(8):F0002-F0002,I0001,I0002
为纪念建党90周年,由《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与中国军网联合举办的“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从4月30日开始启动,历时57天,途径16个省、直辖市,踏访数十个红色旧址,行程1.2万多公里,圆满完成各项报道任务,开创了军报报网融合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求是》杂志第13期发表周良沛《文坛也应有质量万里行》一文,对当前文坛中的某些不良现象提出批评。文章说,假冒伪劣产品之猖獗,已成公害,遂有“质量万里行”的打假活动。联想到文坛类似的情况,又应当怎样对付呢? 在如今有钱就能出书的情况下,买上几个书号就可以出上几本,至于质量如何,有没有人看,看后有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