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并称为"民国四公子"的张伯驹,不但是集收藏家、书法家、诗词家、戏剧家为一身的奇才,还是一位爱国人士,为了不让国宝《游春图》流落海外,他不惜倾家荡产将其买下。新中国成立后,他将118件国宝捐给国家。至今,张伯驹在海内外的影响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2.
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的张伯驹。不但是集收藏家、书法家、诗词家、戏剧家为一身的奇才,还是一位爱国人士,为了不让国宝《游春图》流落海外,他不惜倾家荡产将其买下。解放后,他将118件国宝捐给国家。  相似文献   

3.
见到著名演员严翔,脑子里马上闪现出《上海的早晨》里那个风流倜傥的纺织界巨头徐义德的形象。他此次来北京是拍摄电视连续剧《大收藏家》的,在这部戏里他领衔主演男主角张伯驹。那天,严翔穿了一件小格的T恤衫,一副自然潇洒、踌躇满志的模样,看得出他对自己饰演的新角色非常欣喜而且自信。  相似文献   

4.
世间可爱之物甚多,大到国宝,小到古董。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则独爱剪报。报纸杂志时而翻之,每遇佳作不由拍案叫绝,必据为己有,日积月累,  相似文献   

5.
●“古董”书刊采用现代营销斩获多多 最近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成为了文化热点。出版界不甘人后,有一大一小两本书,在展览的同时制造了新热点。大的是上海博物馆为展览精心打造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特集》(大8开640页),定价6000元。小的一本是北京《文物天地》月刊的第12期——《晋唐  相似文献   

6.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 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  相似文献   

7.
王世襄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物学家和重要的文物收藏家,2009年11月28日去年世,享年95岁。他一生殚精竭虑,为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立下了丰功伟绩。抗战前后,他历经曲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保护文物和为国家追讨国宝的工作中,一大批珍贵文物失而复得。后来,他潜心研究,记述中华文明数十载,开拓了很多新的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史料收藏家王耿雄先生曾于2003年溽暑,寄赠家父1922年托人面呈孙中山先生的密函及"孙中山批宋大章函"印件各一(宋自广州中山大学复印于《国父批牍墨迹》第145-146页),读后喜出望外,心神亦为之大爽.  相似文献   

9.
傅增湘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收藏家,档案文献、古董字画文物的鉴定权威。傅增湘先生以书籍归类形成档案,再以文献的形式宣传自己所校勘的藏书,这是先生一生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伯驹先生,字丛碧(1898-1982),河南项城人,与袁世凯不但同乡,而且是袁的表侄.他父亲张镇芳先任河南都督,后任直隶总督.他七岁入塾,九岁能诗,幼有"神童"之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越久的图书越有收藏价值,这也是收藏家们为什么这么珍爱古籍版本的一大原因,古籍版本除了具备阅览研究的功能外,也同古董一样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流传的古籍善本(老传统把清朝康、雍、乾三代以前的雕板书、手抄本及日本、朝鲜古时候刊刻的古籍书统称为善本,后来把具有文献价值或文献价值的古籍也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新一代收藏者,他们眼界开阔,出手不凡,并且开始频繁涉足国际市场。但是受文化习惯的影响,中国收藏家选择藏品的标准和国外收藏家必定存在诸多差异,是什么观念在主宰着收藏家们的购买取向呢?  相似文献   

13.
李颖 《新世纪图书馆》2014,(5):79-80,83
周叔弢是我国著名的古籍文物收藏家,他捐赠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七百余种善本书,多为宋元刻本和明清抄本,大多购自公私大藏书家及书估.  相似文献   

14.
端方是清末新政时期崛起的满族地方大吏,历仕南北,督抚一方,以思想开明、力行新政而被时人评论。端方又是近代收藏颇富的大收藏家,藏品涉及青铜器、玉器、石刻、瓦当、古印、书画等等。端方延揽了一大批当时著名的收藏家、鉴赏家,委托他们将自己的藏品进行整理汇鳊、著录成册,有效地保存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吉路 《北京档案》2005,(12):38-38
2005年10月1日号,称“全球第一座”的“古董电扇博物馆”,在香港正式开幕。该馆展示了1890年至9541年间由世界各地生产的50部古董电扇,包括美国通用牌、英国伯明翰牌、日本川崎牌、德国西门子、中国华生牌等世界著名老牌电扇。其中年代最久远的当属清代光绪年间的通用牌玫瑰花纹电扇,年代较近的是1954年生产的华生牌电扇,最昂贵的是1912年生产、现值3万港元的通用牌电扇。据当地媒体报道,博物馆位于筲箕湾阿公岩村道168号,是由香港收藏家钟汉平自行出资筹办,以10万港元购入村屋改装而成的钟。汉平介绍,自己一向喜欢机械及怀旧物品,搜集古董…  相似文献   

16.
樊建川是一个商人,但他更是一个执著的收藏家,多年来他一直梦想建立一个抗战纪念馆。这并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他收藏的抗战文物已超过两千件,还有一大批各种资料。 “就个人收藏的抗战文物而言,我绝对是全国第一。”樊建川对自己的收藏很是自豪,“我的一些藏品在  相似文献   

17.
马未都说他很幸运能成为一个收藏家,并且赶上了好时候:在他开始收藏的时候,文物都不值钱。一个碗3块钱,他写一篇小说能挣好几十块钱,够买好多碗了。搁在现在,就是写一本书也未必能买回一只碗。“我的年龄段卡得可丁可卯,我21岁‘文革’结束,1980年我25岁。25岁到35岁是我狂收暴敛的10年。这10年古董价格长时间是谷底,没有什么起伏,持续的时间特别长。比我大的人,‘文革’前章乃器这些藏家,让人整死一半,比我小10岁的人等他们有能力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贵了。”在物求人的年代,马未都收藏了不少好东西,在人求物的年代,他已经不怎么收藏了。  相似文献   

18.
王益同志悄悄地走了.我要为他没有经受病痛的折磨,从嗜睡衰退而安详地离去得到安慰.我和王益同志相知相交合作共事六十多年,两个人都到了九十以后,在重度失听、无法交谈的时候,相互还是惦记着,有时候他要亲自打电话给我说几句,让我听听他的声音,不等我回话就挂断电话.  相似文献   

19.
于蕾 《新闻战线》2022,(13):107-10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解读好国宝的文化密码、沧桑身世和现实意义,《国家宝藏》集结了一大批权威的文博领域专家学者,邀请来自各个领域的人士,通过讲述文物的创造者、守护者和传承者的故事,把仿佛模糊了的历史关联重新连接上,让国宝“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公子哥"受邀当银行经理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踏进了上海,但租界里还是歌舞升平的景象.静安寺路上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既是达官贵人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是实力雄厚的四行储蓄会的总部.这天,银行界巨头、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在他饭店的办公室里,正与从天津赶来的张伯驹长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