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广珍 《教师》2011,(8):34-3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学生作文"是指学生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为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一篇好的习作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获取打开作文大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陈然 《四川教育》2010,(2):95-95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让他们在习作批改中动脑、动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习作修改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少教师头疼的事。许多教师花大力气精批细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最多看看分数和评语,然后就丢在一边,束之高阁。作文批改往往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我发现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地批改作文,所得到的结果是徒劳无功。”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批改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作文教学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尤为重要,它是学生习作的刚刚起步。抓好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今后的作文教学。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本人作了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杨彪先 《文教资料》2010,(36):105-106
本文从阐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作文素材随处可见、习作机会无处不在,作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习作,在阅读中习作,在想象中习作,在活动中习作,这样作文教学才有依附,才不会游离于生活之外。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作文选名目繁多,什么创新作文、想像作文、最新作文、300字作文、500字作文等等,应有尽有。这些作文选中的作文,大多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改了又改,失去个性和童趣的文章。学生读了优秀作文后,觉得作文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太远,可望而不可及。学生习作时,也往往不去思考,就翻开作文选,根据老师布置的习作要求,选摘所要的文章。老师在改习作时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听听身边的习作,好处还真不少呢。一、走进生活作文本身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习作中为了让学生能反映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本次习作以“受损伤的课桌“为主题进行作文,作文时采取自主命题、自选题材的形式,倡导与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进行习作,习作时一定要说真话,诉真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作文感悟做人,陶冶情操,培养良好习惯。本设计适用于四年级以上学生。  相似文献   

8.
周燕 《现代教学》2010,(5):49-49
创设情境进行作文(也称情景作文),是指导学生根据在具体场合或某种景象、境地中以自己的观察、体验、感悟或联想与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学生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习作中创设或利用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充满情趣地进行写作呢?我尝试利用文本进行情景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常用文体的习作,也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我们教师必须探究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重视观察与积累,丰富作文素材;发挥想象,启迪学生思维;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改变习作评估方式,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五方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发?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一下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13.
韩晓萍 《现代教学》2010,(10):65-65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作文基础打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发展。小学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必须注重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作文能力包括“作”与“改”两部分 ,学生进行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自我修改对学生来说 ,比习作指导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叶圣陶曾说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这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自改能力呢 ?我在“十五”课题实践中 ,不断摸索 ,总结出自我修改的“三部曲”。一、在读中 ,寻找病症。这里的读是指学生对别人和自己习作默读和朗读。学生写完一篇文章 ,我让他们自己反复地读 :默读、大声读、摇头晃脑地读……感到自己都读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15.
吴欣 《海南教育》2009,(3):76-76
小学作文教学.常期以来受考试制度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重主导、轻主体,重文本指导、轻生活积累。有些教师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背作文.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习作的需要更无从谈起.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下面笔者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创新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作文教学.常期以来受考试制度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重主导、轻主体,重文本指导、轻生活积累。有些教师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背作文.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习作的需要更无从谈起.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下面笔者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创新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促使语文老师不断地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起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并搞好作文讲评工作,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谐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在学生作文批改中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评语,可以增强学生的上进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对老师讲自己的真心话;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语文老师要立足作文课堂教学并尝试拓宽作文教学的发展空间,以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评价为抓手,探索构建多元有效的评价体系,以评促写,以改促文,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习作兴趣及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蔡晋琴 《阅读与鉴赏》2011,(2):43-43,42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懂得,习作有时为自己而写,即自我表达,有时是要写给他人看,即为了与人交流;必须让学生知道,习作不是为了要给老师批改,习作不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必须让学生懂得,习作是为了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谈得上个性作文,创意作文,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埘《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我认为新理念作文教学应当具备5个环节:乐渎、畅说、言真、悟理、怡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