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丹青 《湖北教育》2004,(20):55-55
教学要达到“不教”之目的,就应该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如何引导学生“尽量多”地去“发现”呢?“点拨式”是常用教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教师元认知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认知教学包括用元认知知识去教学和为培养学生元认知知识去教学两种.用元认知知识去教学是指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为培养学生元认知知识去教学则是指教师思索他们该如何才能激活和培养学生自己的元认知知识,即学生作为学习者思索他们的学习过程.国内对前者研究的人甚少,因此笔者将主要探讨用元认知知识去教学,然后根据元认知理论进行尝试性的元认知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元认知能力及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应开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的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实现"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反思是教师走向成熟的阶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押娣 《物理教师》2004,25(7):9-11
反思的过程,就是照镜子的过程,通过照镜子,发现了教学中的成败得失,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反思中发现的问题,会迫使自己急切地去学习教育理论,去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去潜心研究教学规律,从那里吸取营养成份,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在不断的反思总结过程中,自己的理论水平和  相似文献   

5.
自然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教师要按照自然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去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去认识他们周围的自然事物,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认识事物。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己能动地去认识,而学生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自行探求知识的过程。自然教材的编写与其它教材有所不同,自然教材主要写了怎么来研究自然事物,而没有写研究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展开研究过程。而要展开这一过程,教师就必须立足“三个着眼点”,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自行探求知识。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加强课堂教学流程的管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理解、分析、实践和体验。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应该是众多理念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尊重的理念包括: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多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多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尊重学生,不是说在口中虚无缥缈的教学理念,而应该是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郭子平 《山东教育》2005,(19):89-90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突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情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张荣侠 《成才之路》2011,(27):84-84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观念、解放思想,创设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有效探究,在探究中让学生体验、生成、感悟。  相似文献   

10.
刘颖 《江西教育》2004,(12):23-23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计算机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在我的教案设计当中,我如何回答他们?他们提的问题打乱了我的教学程序,我怎么去引导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并继续我的教学,直至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就涉及到“教育机智”的问题。所谓教育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碰到突如其来的情况而表现出的应变能力。教育机智与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一个优秀的教师,他能凭借自己丰富发展他们的智力与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相反,“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消极地等待教材内容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原理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让学生走出单纯的模仿,也不能让学生单纯地机械地记忆,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让学生去探究,相互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最重要的,我是一位多年从事初中数学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顾晓红 《考试周刊》2009,(21):36-36
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体验性的小学教学“把学生看成人”,“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具体来说是指在教学中把学生从枯燥的语言形式的分析和语言知识的灌输与记忆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语言学习时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自主.  相似文献   

14.
当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强调“重新确立直接经验的价值,构建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课程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摈弃过去那种从概念到概念,就概念讲概念,直接将教科书的概念知识搬给学生,这种像蚂蚁搬家式的教法早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适合时代前进、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新理念和新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积累主动地积极地去认识概念、组织和重新组织数学概念,重点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在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认识过程中去优化组合,去再认识,去再建构,实现意义重构的目的。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体验情感,转换态度,激发好奇心,促进求知欲,逐步确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樊晨 《广西教育》2013,(9):28-28
要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教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引领孩子们去发现美,学会观察、发现、思考,教会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美,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是学生构建自己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给足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在合作中成功,在讨论中明理,在质疑中发展。学生在学知识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轻松地解决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给学生以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克服学习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徐芳 《河北教育》2006,(7):49-49
喜欢听特级教师上的课,是因为课堂上那先行独特的教学理念,平等互动的教学风格,行云流水的教学结构,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尤其是当课堂上出现大量的信息资源时,他们能快速地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去重组。在处理—个个棘手的问题中展现自己精湛的教育水平、教学功底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陈川帆 《江西教育》2002,(11):23-23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张志公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问题,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怎样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呢?根据语文教改理论,结合语文教学实际,笔者提出如下几点。一、掌握学生心理和创设教学情境结合从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的角度看,他们大脑神经活动机能的主要特点是兴奋度较高,兴奋过程相对强于抑制过程,兴奋与抑制的转化较快,表现在他们难于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他们容易激动,容易走极端。如果教师教育方法不妥,对学生不甚了解,批评尺度不当,学生就会对教师失去信任感。…  相似文献   

19.
知识点分析 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一方面,他们在以前学习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的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多次接触甚至亲自解决过这类问题。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尽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让他们在把旧知识和已掌握的方法迁移应用,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树立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一、让学生自己发现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爱恩斯坦也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发现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例如,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