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学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外部研究(社会历史研究)向内部研究(自足的形式研究)的转变过程。在形式研究狭隘的弊端囿限了视野之际,学研究再次将眼界转向了外部。这次不是转向以往的简单的、机械的社会历史反映论和决定论,而是寻求学与社会存在的各种关系的契合点。知识社会学为这一转向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以下选编的四篇稿件从不同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切入中国近现代学,获得了诸多新的研究视点和新的见解。[编按]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28-29日,欧阳修学术研讨会在欧阳修的诞生地--四川省绵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绵阳三江文化研究院承办.三江文化研究院院长管文虎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会议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一是进一步讨论欧阳修的生平学术;二是研究策划2007年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之际四川绵阳的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19日,"中国朱熹与龙泉文化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巴金文学院举行.此次论坛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成都龙泉驿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并由龙泉驿区朱熹宗祠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朱熹学会筹备委员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等联合承办.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及国外留学生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人士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有深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消费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在中国,消费文化从1994年开始被介绍进来,以后每年与消费文化相关的研究文献逐年上升。仅2008年一年,有关消费文化的文献就达到1700份,可见其的重要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消费文化呢?  相似文献   

5.
2012年9月14日-15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办的"审美文化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地方社科院文学所长联席会"在成都隆重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发表了书面讲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井安研究员、副  相似文献   

6.
本刊今年第2期刊载朱鸿召先生的文章《“兵法社会”与“兵法文化”》,提出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一个鲜为人知的潜在特征是“兵法”、“兵法社会”和“兵法文化”,主张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重新厘定中国“兵法”的内涵,用以观照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研究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现代革命策略及其文化属性、文学特征,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7月27日,本刊邀请部分学者雅集苏州古城,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现将讨论情况整理成文,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一学术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伟 《世界文化》2005,(7):12-13
50年前,即1955年的10月13日晚上,美国旧金山的第六画廊里挤满了青年人,他们来这里聆听的是一次在美国文学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诗歌朗诵会。正是在这次朗诵会上,艾伦·金斯伯格朗诵了他的诗作《嚎叫》,代表“垮掉的一代”向社会发出了愤怒的、声嘶力竭的抗议。这使他成为“垮掉的一代”一名主要代表人物,这一夜也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的诞生之夜”。而金斯伯格此前一年的经历,与这一夜是密切相关的。西行1954年,28岁的金斯伯格结束了在古巴、墨西哥的游历回到美国。这时的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像想象的那样年轻了。同时他也意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星堆文化的起源、三星堆祭礼坑的年代与功用和三星堆文化来源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外学者进行三星堆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指出国外学者在三星堆文化研究上可供国内学者借鉴和参考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的商品化趋势也随之加剧,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人既是经济生活的主体,又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正确而健康的文化消费,不仅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的提升。但必须看到,当前文化消费也不乏出现种种失衡,存在文化消费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唐代以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近代以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窗口,如晚清、民国期间大量的留日学生与旅日文人,如“封建”等词汇正是经日本翻译而传入中国。今天,当我们重新思考、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涵义,展开往昔这一辉煌灿烂的文化篇章之时,更加促使我们反思中日文化交流中放送者与接受者这一身份的置换之缘由。因此,对日本五山文学这一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的研究,也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拉康理论视角剖析青少年热衷于网络文学的心理机制,由网络文学的常见题材类型入手,对类型小说所构建出的架空世界进行梳理分析,反观社会文化与网络文学盛行的内在渊源,解析网络文学传递出的社会文化"正能量",把握当代青少年群体在当前网络文化中的心理认知,把研究网络文学的视角从"问题取向"转变为"资源取向",正视网络文学在当今社会文化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抗战文学研究30年的历程,研究的多维结构与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欧美社会动荡不安,十月革命、世界大战、经济危机、频繁更迭的社会思潮……人的精神骚动而多变。这种背景下,20世纪的欧美文学出现了不同以往任何时期的新格局和新特征,它生长在现代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的精神土壤中,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背叛,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凝结着现代知识分子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
幅员辽阔的中国因地理地貌的多样繁复,而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萌生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创造的作家,以最具有情感性的文学创作,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并体现着言说的地域性特色。吴越、秦晋、巴蜀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就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三角形构成。本文将之作为互为对比参照的个案,探讨其地域个性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及各自的呈现方式,并从全球化背景下思考了中国文化与文学重构中地域文学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力”─-企业发展的主题岑济鸣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迁的转轨时期,应该注重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文化因素在企业竞争、综合国力等方面显示出令人注目的作用。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每当社会变迁,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作...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神话是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原始人类万物有灵观念下无意识的集体信仰,是原始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生活的结晶。可以说,神话就是原始时代的“人话”,体现着原始人类的文化精神。那么,神话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学,特别是与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马克思说过:“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就是说,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又是文学家族之源。而神话与小说的关系,正如鲁迅所说:“现代一班研究文学史者,却多认为小说起源于神话。”这“一班研究文学史者”的看法,固然尚有争议,但探讨神话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白族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白族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比较突出,白族文学亦有史可查。民间文学一直是白族文学的重头,但从唐代时的赵叔达,甚至汉代的张叔、盛览等人始,已出现史书记载的作家创作,并从此再未消泯且一直成长着,成为与白族民间文学共同发展的又一支文学道路。由于有着相对集中的生活和居住地,比较统一的文化习俗,比较相似的文学习惯(包括文学主题、题材、语言等多方面),还出现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民族作家如李元阳、赵藩等等,白族作家及其创作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和讨论。此前学者对白族文化已有众多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对白族文学的研究要少一些;在对白族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白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在对作家文学的研究中,对古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  相似文献   

18.
"表象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声称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的精确表象,是一种去情境化和去局域化的理论体系."建构论"找到了传统科学观不对称之症结,打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绝然区分的界限,进而实现了科学"社会研究的转向";"社会研究的再转向"则对社会研究本身进行了"反身性"、"对称性"等论题的责问,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对称性;"科学的文化研究"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对社会建构论的反思,力图使科学研究跳出社会建构论的传统.可以说,正是在这种连续地反思和批判中,科学知识观的范式从"一维"走向了"二维".  相似文献   

19.
小说唱响的秦之声——陈忠实小说的关中方言与民俗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陈忠实小说的评论成果颇丰,但是对陈忠实小说的语言尤其是对其在方言使用方面的成就尚缺乏深入系统的考察和具体的举例论证,这实际上也是近年来地域文化小说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缺憾.本文通过量化分析研究陈忠实小说的关中方言使用情况,进而分析陈忠实小说使用丰富的关中方言的艺术效果,认为方言的精心提炼和大量使用,强化了民俗色彩,具有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40年代学术界开始研讨巴蜀文化并最终确立巴蜀文化命题以来,巴蜀经济一直都是巴蜀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在巴蜀经济研究中,以青铜器为代表的巴蜀手工业是最"热门"的课题,甚至在整个巴蜀文化研究中,巴蜀青铜器的研究也是最引人注目、成果颇丰的课题。本文将以学术史的角度,对学术界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巴蜀手工业中巴蜀青铜业、巴蜀金银制造、巴蜀玉器制造、巴蜀纺织业、巴蜀矿业、巴蜀建筑等方面研究的进展、成果与分歧,作出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