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记者的一个朋友从国内来美国十几年了,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他家,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屋里都有一大堆奖状和奖杯。我不禁称赞朋友很会教育孩子。没想到朋友说,你到有孩子的美国人家里  相似文献   

2.
幽默与笑话     
卫戈 《今日中学生》2007,(17):24-25
某个朋友迫切期待着他们的第二个即将出世的孩子是一个女孩,甚至于早早地就把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起好了。但是超声波检测并没有查出孩子的性别。由于这个快做父亲的朋友在孩子出生前接受了海军出行的任务,临行的准备期间,  相似文献   

3.
误区一:朋友越多越好让孩子拥有至少一个固定交往的朋友很重要。孩子一个朋友也没有,这固然是不正常的交往状态,但如果孩子有很多朋友,但友谊却不能持久,您也要反省孩子是不是在交往上出了问题。能够维系较长时间的友谊,即使您的孩子只有一个朋友,您也不必太担心。  相似文献   

4.
近日,郎平在某综艺上分享了一个故事.她有一个教师朋友,从小到大对孩子管束颇多.孩子新结交了一些朋友,教师朋友说:"你不要跟这些孩子玩,他们是不好好学习的孩子." 孩子成年后,生活圈子小得可怜,一个朋友都没有.假期就躲在家里玩游戏,特别宅,最后连大学都没上.教师朋友这时候急了,对孩子说:"我也不能老养你,你要出去找工作啊."  相似文献   

5.
误区一:朋友越多越好 让孩子拥有至少一个固定交往的朋友很重要。孩子一个朋友也没有,这固然是不正常的交往状态,但如果孩子有很多朋友,但友谊却不能持久,您也要反省孩子是不是在交往上出了问题。能够维系较长时间的友谊,即使您的孩子只有一个朋友,您也不必太担心。  相似文献   

6.
美国评价好学生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书育人》2005,(3):26-26
一个朋友到美国十几年了,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他家,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屋里都有一大堆的奖状和奖杯。我不禁称赞朋友很会教育孩子。没想到朋友说,你到有孩子的美国人家里去看一看,可能家家都是如此。朋友介绍说,每学年结束时参加家长会,总看到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奖状,空手而归的寥寥无几。“老师评奖不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是为了表彰某几个人,而是为了鼓励所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一个朋友带孩子外出旅行,退房时,朋友将房间里使用过的一次性拖鞋装进了行李箱。孩子看到后很生气,对她说:"你这种行为,真让我无语。这些东西也要拿。"朋友对此很困惑,一次性拖鞋是免费提供给旅客的,而且使用过的,为什么拿了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呢?是不是孩子觉得这是"占便宜"或者"太小家子气"?还有一个朋友也有类似的困惑。每次吃饭,他都有个习惯,将吃剩的打包,可只要有孩子在,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朋友带孩子外出旅行,退房时,朋友将房间里使用过的一次性拖鞋装进了行李箱。孩子看到后很生气,对她说:"你这种行为,真让我无语。这些东西也要拿。"朋友对此很困惑,一次性拖鞋是免费提供给旅客的,而且使用过的,为什么拿了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呢?是不是孩子觉得这是"占便宜"或者"太小家子气"?还有一个朋友也有类似的困惑。每次吃饭,他都有个习惯,将吃剩的打包,可只要有孩子在,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朋友相聚时,谈得最多的是两个问题:孩子的成才教育,网上的最新感受。这两个问题一结合,便产生了一个新的话题:是否有必要让孩子到网上“冲浪”,跟我们一样“过把瘾”。我对朋友直言不讳地侃了我的观点。我是一个“网民”,赞成孩子学电脑,通过电脑尽量地掌握一种今后  相似文献   

10.
六六 《内蒙古教育》2012,(13):71-72
在上海时,看了几个朋友的孩子,听朋友讲对孩子的教育,再观察孩子的言行,不禁有些担心祖国花朵的未来。朋友们的孩子,一个5岁,一个4岁,大些的那个有7岁了。听朋友们谈孩子的教育现状,都说现在的孩子只能养一个,多了养不起。现在上班时休息,休息是上班。一周5个工作日3个晚上要送孩子上不同的兴趣班,周六周日要带孩子去各种科技园、主题公园、展览馆,还要上课。  相似文献   

11.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幼儿园都喜欢让孩子播报新闻什么的?”我说:“是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朋友接着问:“可是为了提高一个孩子的能力.要牺牲那么多孩子的时间划得来吗?”原来这位朋友是某幼儿园的家委,经常被请到幼儿园当义工.她发现每次播报的时候,下面的孩子总是显得很不耐烦,吵吵嚷嚷,也没几个正经在听。  相似文献   

12.
正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幼儿园都喜欢让孩子播报新闻什么的?"我说:"是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朋友接着问:"可是为了提高一个孩子的能力,要牺牲那么多孩子的时间划得来吗?"原来这位朋友是某幼儿园的家委,经常被请到幼儿园当义工,她发现每次播报的时候,下面的孩子总是显得很不耐烦,吵吵嚷嚷,也没几个正经在听。听她这么一描述,我  相似文献   

13.
小桥 《家长》2012,(Z1):74-75
他来自我的身体,但是出生即别离,在我眼里,他是一位朋友、一个旅伴、一个知己。不过是暂住在我家里,和我有血缘关系而已。一次和朋友们在一块儿吃饭,身边两个朋友说喝一杯吧,我说不如为了孩子期末取得好成绩干杯好了!他们的孩子都和我儿子同龄,其中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4.
六六 《教师博览》2010,(8):12-13
在上海时,看了几个朋友的孩子,听他们讲对孩子的教育,再观察孩子的言行,不禁有些担心祖国花朵的未来。 朋友们的孩子,一个5岁,一个4岁,另一个大些的7岁了。  相似文献   

15.
放飞子孙     
李德金 《老年教育》2010,(12):41-41
外地一位朋友的孩子考上了天津一所高校,朋友携妻不远千里送孩子来报到。其实学校各个方面条件都不错,可朋友仍然一万个不放心,直到开学半个月后两口子才走。我一再告诉朋友:别老不放心,孩子早晚要起飞,你不可能管她一辈子。可朋友说,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  相似文献   

16.
平等的谦让     
一家三口到朋友家玩,朋友也有一个和我女儿一样大的9岁的小男孩。两个孩子玩得挺开心。朋友很客气,给了两个孩子每人一块蛋糕。看得出来,蛋糕很好吃,朋友9岁的儿子,几口就把它消灭了。我女儿呢,大概舍不得,吃得较慢手中还剩下一半。朋友儿子眼巴巴地看着我女儿,求她给他一半。  相似文献   

17.
朋友的儿子小刚,今年16岁。他很聪明,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个勤学上进、成绩优异的孩子,朋友常引以为豪。可小刚升入高中后,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朋友训斥、恫吓,甚至不惜拳脚相加,使出了浑身解数,却收效甚微。朋友万般无奈,把孩子带到了我这,希望我从心理学上给予孩子分析和帮助。看着小刚稚气尚未褪尽的脸上充满着的焦虑不安、茫然无助的表情,我知道这又是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一个朋友到美国十几年了,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他家,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屋里都有一大堆的奖状和奖杯。我不禁称赞朋友很会教育孩子。没想到朋友说,你到有孩子的美国人家里去看一看,可能家家都是如此。朋友介绍说,每学年结束时参加家长会,总看到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奖状,空手而归的寥寥无几。“老师评奖不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是为了表彰某几个人,而是为了鼓励所有的孩子。”在美国,中小学生评奖真的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学习方面的,有“成绩优秀奖”、“单科状元奖”、“总成绩第一奖”等等。文艺、体育好的,代表学校去参加校际…  相似文献   

19.
顾英 《福建教育》2010,(9):59-60
孩子需要朋友,一个孩子的快乐成长离不开与朋友的愉快交往。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从小培养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成功的交际才能促使一个人良好的发展。而独生子女常常出现社会交往能力障碍的现象。有各种典型的交往障碍需要家长给予重视与解决。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一个朋友从国内来美国十几年了,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他家,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屋里都有一大堆的奖状和奖杯。我不禁称赞朋友很会教育孩子。没想到朋友说,你到有孩子的美国人家里去看一看,可能家家都是如此。朋友介绍说,每学年结束时参加家长会,总看到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奖状,空手而归的寥寥无几。“老师评奖不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是为了表彰某几个人,而是为了鼓励所有的孩子。”在美国,中小学生评奖真的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学习方面的有“成绩优秀奖”、“单科状元奖”、“总成绩第一奖”等等。文艺、体育好的,代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