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目标设计是卓越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乡村语文教师为例,当前语文学习目标设计存在"模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边界""重‘教’轻‘学’""割裂‘三维目标’的有机联系"等不良倾向。基于语文学习目标的不同来源,在"乡村取向"的卓越语文教师培养过程中,可从"课标研读""教学内容开发""学情分析""目标表述"等方面入手,训练"准教师"的目标设计技能,落实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含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语文教育界的老前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吕淑相先生在为《中学语文教学论集》写的序言中指出:“一位高明的教师也应当有才、学、识这三方面的修养。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自如,这可以算就有‘识’。除此之外,还得有‘学’,那就是说,对本门学科有比较全面的知识。”“有‘学’有‘识’,还得有‘才’。什么是教师的才呢?有两个才:一个口才,一个笔才。口才不一定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或者绘声绘色,  相似文献   

3.
郑友霄 《语文知识》2001,(12):56-59
清华大学附中的韩军先生在《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八大关系》一文中说:“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人类语言的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要科学地设立教学目标,达到目标,这关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问题。初中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可以用三个问题来概括: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一般可以表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学习检测三大块。  相似文献   

5.
当前语文教学内容的混乱是困扰专家、一线语文教师的主要问题之一。那么,首先应明确语文教学内容的概念。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要掌握好"度"。当前的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多少做得还不够到位,主要从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文本的个性未被完全挖掘""仅从‘道’的角度挖掘""文本的‘过度’挖掘"入手,通过相应案例的分析,得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根据学生特点挖掘相应的文本个性,尤其是对于"深文"要敢于善于"浅教",从而构建平实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是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这里的“语文”和“教学”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引申,分别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没有确定,就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王嵩涛 《教育艺术》2013,(9):12-13,11,2,84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首届年会暨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会在贵州铜仁隆重召开2013年7月17日至20日,由国家"‘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艺术》杂志社、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协办,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教育局承办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首届年会暨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会在享有"黔东门户"美誉的铜仁市碧江区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00余名语文教师和国内外30多名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是统编教材三年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这一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把故事讲得吸引人、认真倾听。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趣味故事擂台赛"的形式,安排"争当小评委—怎样才是‘故事王’—小组擂台赛—班级擂台赛"几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尚文教授说:"离开言语形式这一中心,语文教学内容越‘丰富多彩’,语文教学就越难轻装前进,质量就越成问题。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阅读教学中,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出发,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言语形式  相似文献   

11.
黄晶 《教师》2011,(14):52-52
当前语文教学内容的混乱是困扰专家、一线语文教师的主要问题之一。那么,首先应明确语文教学内容的概念。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文章主要围绕“把准‘任务群’,准确定位沉浸式教学的目标”“聚焦‘任务群’,正确认识沉浸式教学的特质”“立足‘任务群’,精心建构沉浸式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的都是‘目’,纲举目张,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只有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教学内容的纲,才能真正对上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号’。"王尚荣先生一语道破了语文的核心:语文最本质性的东西是文字表达形式,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为言语形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  相似文献   

14.
胡勤 《教育艺术》2013,(11):4+6
在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首届年会暨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会上,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张洁慧老师执教的苏东坡词《江城子》一课,得到好评,荣获"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观摩、评比高中组一等奖。张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在教学的立场、态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体现了诗歌教学"少教多学"内在的学理。一是所确定的教学内容与知识符合我们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认识和《江城子》这首词的特点,并且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教  相似文献   

15.
王荣生老师在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时,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的口头应答和反应,是以回答老师所组织或诱导的问题为主呢,还是努力在拿一种‘有道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其根本问题也是他在文中提到的“学生学的到底是语文课程里的‘语文’,还是语文教师的‘语文’”。[1]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存在语文课程里的“语文”吗?我们可以从教学预设这一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学过程中不存在语文课程里的“语文”,教学开展都涉及教师的教学预设,学生学的必定是语文教师的“语文”。  相似文献   

16.
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是新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教材重构与语文教学创生,主要体现在文本自我理解、知识选择与转化及生成与转变语文经验等三个方面。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是:问题情境如何设计、文本多元解读如何把握、如何看待学生回答出错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的都是‘目’,纲举目张,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只有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教学内容的纲,才能真正对上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号’。”王尚荣先生一语道破了语文的核心:语文最本质性的东西是文字表达形式,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为言语形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能力。因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是左右读、写、听、说活动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语文教材高品位的言语形式,正是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主要对象。众多教育学家对语感的重视,体现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主要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咬文嚼字,从而使学生的语感伸向言语形式的各个角落,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专语文教学"要从‘初中后'学生实有的语文程度出发,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和学习方法".然而,在具体教学中,人们却往往偏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主的改进,忽略了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的指导,从而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步子迈得不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实际上"学"是"教"的基础,"教"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会学".面对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信息量日益剧增的社会需求,中职语文学法的研究理应引起广大中职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教授在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系列讲座中讲到"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入手,从教学内容入手。"但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关注的往往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请看《剪枝的学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91):41-42
本文分析中考字词试题中问题答案的"症状",反思当前语文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让‘义’回归语文教学与让‘义’融入语文活动中"两大策略,以期达到"扶正固本"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