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长恨有风情"之"风情"的意义关系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主题的确定,"爱情说"认为是"男女之情","婉讽说"认为是"风诗之性情",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是与"正声"对举,从白居易诗中用"风情"一词的情况来解读"风情"一词的涵义,并以此认定<长恨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风雨》一诗中的"君子"一词有其特定的含义,此诗非思君子、淫奔之词,而是男女幽会诗。这类诗歌的产生与上古郑地风情有关。  相似文献   

3.
北宋词人贺铸填有《青玉案》词。词中云:“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写了他在江南梅雨季节里,过着孤独生活的愁闷心情。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连用三个比喻,喻出了“愁”之多、“愁”之深。这种用景色来比喻愁情的写法,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而似乎可以捉摸,贺铸也因这首词妙不可言而被后人誉为“贺梅子”。北宋词人张先,其词多写士大夫诗酒生活和男女爱情。他的词善于描绘一种朦胧美,又特别以描写“影”而著称。他曾有三个写“影”的佳句最为著名:《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归朝歌》:“娇柔懒起,帘压卷花…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第一首。教学过程一、导入,理解诗题1.导入:友谊是什么?在李白的心中,友谊不仅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间深厚之情,也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对朋友远去的久久凝望之情。现在,我们来学习第20课的第一首古诗冥冥《黄鹤楼送孟浩  相似文献   

5.
[案例]师:这学期我们背诵过一首叫《临江仙》的词(校本教材选背诗词),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师:知道这首词的出处吗?生1: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唱的就是这首词。生2:我在《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前面好像看到过。师:对了,古代作家写小说常常用一首诗或词来开头,叫做开篇之词,它能暗示作品的主题,帮助人们理解作品。《临江仙》就是《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词。今天,我们也以这首词来开始新课文《三顾茅庐》的学习。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师:你预习得真好。《临江仙》…  相似文献   

6.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的代表作,这首诗将现实和愿望强烈对比,通过描绘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互相倾诉衷情的痛苦,抒写了男女离别之情,可谓哀怨动人。在教学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赏析了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  相似文献   

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一首情调悲壮的词作,引领学生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壮"词的内涵;通过词中画面,感受作者抗敌报国的爱国心;通过昔与今、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感受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相似文献   

8.
吕珩 《华章》2007,(Z2)
一、文本定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来说,诗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教版高中语文安排了4个单元诗歌,其中第三册第三单元是唐诗宋词。宋词七首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在此之前,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主要是用来描写男女风情及羁旅闲愁的。苏轼的《赤壁怀古》借古之英雄业绩,思己之功业无成。词的气象恢弘之至,境界凌厉无前。本  相似文献   

9.
<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选入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沦为"阶下囚"的李煜借这首词抒发了亡国之恨,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之情。这首词的上阕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老师通常会这样解读:句中的"东风"一词可以理解为"春风",句中的"又"说明时光飞逝,归宋又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春天来了,词人借季节的变化感叹人的生  相似文献   

10.
《雨霖铃》一、教学目的的确定《雨霖铃》系写与情人(乐妓)话别之情,表现了封建文人缠绵悱恻的情调,这种思想感情不易为今天的青少年理解。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写作,有着借鉴意义。词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至今仍脍炙人口。缘此,可确定本篇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怀古词,很多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都认为,此词通过写赤壁之战周瑜英勇善战、大败曹军这一历史事实来衬托苏轼被贬后的壮志难酬。如果仅仅是抒发其壮志难酬之情,那么他只能是苏轼,而不能成为"苏东坡"。苏轼是天生的乐观派,其实这首词在更深意义上是抒发他被贬谪后一种难得的天生的乐观、豁达之情。此课堂实录就从诗意语文角度下的"主问题"和"四读法",来解读属于苏轼的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2.
师:(播放音乐“月夜”,用舒缓的优美的语调导入)同学们,在诗词的海洋里,唐宋诗词犹如一株株璀璨的珊瑚,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今天我们就一起撷取最亮丽的两颗来共同欣赏。它便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两首词,一首是他的《虞美人》,另一首是他的《浪淘沙》。(教师板书课题)师:以前我们欣赏过他的哪些作品?生:《相见欢》师:能不能齐背一下?(生有感情地齐背)师:谁来介绍一下李煜?生(郑杰):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生(苏鹏):李煜是一名亡国之君。他以写词为长。他的词前期以写宫廷的享乐生活为主,后期过着软禁生活,以抒亡国之情为主。生(苏哲):…  相似文献   

13.
夏斌 《江西教育》2012,(Z5):73-74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农家和谐生活场景,这首词在辛词中显得颇为特殊。辛词大多抒发爱国忧民之情和壮志难酬之感,具有一种雄浑、豪放、沉郁、悲凉的格调。而这首词却是描写农村生活,表  相似文献   

14.
<玉台新咏>专收表现男女之情及与女性有关的诗歌,所谓"但辑闺房一体".但其中尚有不涉"闺房"者,可谓之别调.<玉台>别调与常调之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了男女之情以外更为宽泛的情感;二是对世态风情的反映较之常调更为丰富.将常调与别调一并观照,才能认识<玉台新咏>的全貌.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观看了特级教师林莘执教的《古诗两首》视频.在这堂课上,林老师做了大胆尝试,让六年级学生重新学习四年级的古诗.为了适应高年级学生,林老师在教学目标上重新调整,凸显了以表达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一探究景语,感悟情语 (古筝音乐响起,师深情朗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这首古诗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离别时的情感. 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分别时悲伤的心情. 师: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讲到他们之间深深的"情"字.(板书:情)可是有一点我不明白,这两首诗中有"情"字吗?  相似文献   

16.
唐宋词中,"闲"是词人运用较为频繁的意象,其中,冯延巳的词可以视为典型,他的111首词中就有14首运用了"闲"这一意象。冯词"闲"之内涵,其实表现的是自己无力匡扶社稷的惆怅悲哀之情和身陷党争又无法言明的孤苦无奈之情。  相似文献   

17.
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一词,题为"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那么,这首词"壮"在何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场面壮阔词中描绘了沙场点兵的壮阔场面:在吃饱了牛肉的军队中唱起了悲壮粗犷的战歌,战马飞快地跑着,弓弦响处如霹雳一  相似文献   

18.
在宫体诗的发生发展中,南朝乐府民歌曾起了多方面的影响作用,如它的言男女之情的内容,它的短小新巧的形式等等。刘师培先生说:“梁代宫体,别为新变也。宫体之名,虽始于梁,然侧艳之词,起源自昔。晋宋乐府通《桃叶歌》、《碧玉歌》、《白紵词》、《白铜鞮歌》,均以淫艳哀音,被于江左。  相似文献   

19.
记得那节语文课,我正在讲中考语文练习题,有一道题是:辛弃疾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词中,表现诗人爱国之情的是哪一句?我讲道:"答案应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雁湖》(鄂温克族) 教材分析:歌曲《大雁湖》是一首鄂温克族民歌,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调中切分节奏的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啊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