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胡小云 《江西教育》2005,(10):24-24
素质教育包括主体性、全体性、全国性、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等基本要素。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需要把初中数学教学的起点放低,作为难点之一的应用题教学更应如此。具体地讲,应用题教学应该从初一的代数起步抓起,从简单的应用题建模抓起。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包括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等基本要素。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需要把初中数学教学的起点放低,作为难点之一的应用题教学更应如此。具体地讲,应用题教学应该从初一的代数起步抓起,从简单的应用题建模抓起。因为大多数初中生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向来就有"诗国"的美誉,从古至今的诗词作品可谓浩如烟海,而其抒发的情感类型也丰富多彩。这些诗词作品之美,或美在诗人卓然高标的精神品格上;或美在具有丰富意蕴与文化内涵的意象上;或美在独具匠心、新颖传神的炼句上。这些"作品之美"都可作为诗歌教学的"赏点"。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考量,本文围绕"古代诗歌赏点"这一论题,分别从诗人品格、意象、佳句等三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赋予古代诗歌课文一种个性化、语文化、人文化的审美解读。  相似文献   

4.
中考对初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注重从平时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改变诗歌教学死记硬背的乏味风格,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学体系,我联系平时的教学实例,探讨初中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人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古诗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初中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人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对诗词的欣赏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近年来的中考更是加强了对诗词赏析能力的考查。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鉴赏诗词,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初中诗歌赏析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解诗歌的语句;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品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8.
“境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它是一种具体的境况。如思想境界,指的是某人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一定的水平。语文课堂教学的境界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达到的一种具体的状况。古典诗词的教学尤其需要理想的境界。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上讲,古典诗歌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诗歌教学要进行语言的音乐美、意境美、思想美、情感美等等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营养品,走近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你会为其溢彩流光的美所陶醉。但当你真正走进教学课堂,常常会看到如此尴尬的一幕:教师激情满怀地讲解,学生却一脸漠然与茫然。在文科基础较为薄弱的理科班此场景尤为普遍。理科生对古典诗词兴趣不浓,繁重的诗词背诵任务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千篇一律的讲解也让他们产生审美疲劳。既然学生不感兴趣,有的教师索性就把诗词的品评鉴赏简化为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专项训练,使抽象的鉴赏术语,繁琐的知识介绍与呆板的答题套路充斥课堂。于是,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古诗词的阅读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重视古典诗词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贯彻课标要求,更高效地实施古典诗词教学,就成了我们亟待探讨的问题。一、抓好朗读,"读"占鳌头悟诗情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的精粹。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教育注重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诗词阅读和创作是极好的实现途径。诗歌以语言为美、意境为美,抒发着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现实中,语文教师注重对诗歌欣赏的教学,却往往不重视引导学生诗歌写作。学生对于诗歌美的欣赏,也往往实现不了教学的期望。每年的江苏高考诗词鉴赏考查题都是得分率很低的一类。这样的教学实在是没有能挖掘出诗词本身的巨大魅力。首先,诗词的内容本身就是令学生着迷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12.
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默写背诵,而是一种文化的浸润与熏陶。如何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诗意的美、诗歌的魅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浅谈初中诗歌校本课程的实施,从课程目标、资源开发进行阐述,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与特点,重构初中诗歌课程内容,探讨初中诗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唤起对诗的热爱,诗意飞扬。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诗歌翻译及其理论,我们首先就会想到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三美论"自提出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标准。但是笔者最近注意到,英国翻译家泰特勒于1790年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互相作为借鉴和参考。本文就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和"三美论"的相似之处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说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也可以作为诗歌翻译鉴赏的标准,作为诗歌翻译鉴赏与评析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诗歌,感悟诗歌,关键要优化诗歌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注意美读吟诵,领悟韵律;巧设问题,整体观照;找准意象,领会意境;启发想象,把握题旨;渗透图音,情感入境,从各个层面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性情,领略诗词的韵味。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古代诗词最讲究意境,对初中生来说,可能意境的概念稍微抽象,这就要求教师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因此"以趣入境"就成为引导初中生感受诗歌美感的重要手段,也是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理解诗歌内涵的重要方法。本文简单论述"以趣入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初中诗歌教学中如何"以趣入境"。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上)第26课。 【教学理念】诗词是一种美,是一种艺术,从诗词的特点探究其教学,应强调美育在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应注重诵读欣赏和想象品悟,以画面的形式再现诗歌的意象,诵读激活画面,  相似文献   

17.
崔瑞 《陕西教育》2011,(7):71-71
学生学习古典诗歌.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学会欣赏美.从而培养其审美情趣。如此一来.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论述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把握作品中的“虚”“实”关系虚实相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段.也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规律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古代诗词最讲究一个"意境",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意境"的概念稍微抽象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因此"以趣入境"就成为引导初中生感受诗歌美感的重要手段,也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诗歌内涵的重要方法。本文简单论述"以趣入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初中诗歌教学中如何"以趣入境"。  相似文献   

19.
郑启瑞 《教学随笔》2014,(8):20074-20075
诗词是语言课程教学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初中阶段大量优美的诗歌,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诗歌通俗化教学进行研究,从教学推广的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通俗化教学的必要性,并且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也为初中语文诗词教学通俗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古典诗词教学能够用声音教学再现诗歌的音乐美,通过吟诵诗歌、再现诗歌中的音乐、学习古人音乐描写法等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听觉效果;同时,古典诗词教学能够用色彩和画面渲染诗歌意境,强化学生的视觉印象,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空间,体味诗人的情感。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古典诗词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性,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