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细节描写,"虽是微末技艺,却乃顶上功夫。"同学们,一篇习作,如果能够生动、具体地抓住一个场景,描绘一个镜头,那么无需华丽的辞藻,无需刻意地挖掘,读者必然能够被吸引,被打动。那么,怎样才能练就细节描写的"非常功夫"呢?俗话说"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进行完美的细节描写,是离不开写好人物动作的。这里,我就来谈谈如何"浓墨重彩,写好人物动作",从而展现生动细节,丰富习作内容。  相似文献   

2.
詹长青 《初中生》2007,(27):13-16
什么是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的某个细微处所作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老师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强调的具体描写主要指细节描写.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细节如电影里的蒋介石,动辄就骂一句"娘希匹",这句口头禅便是语言细节,凸现了这位政治大人物在上海滩里熏染出来的痞子气和在关键时刻缺少沉着的狭隘气度.所谓动作细节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进一步讲,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上一期,我们一起探讨了把人物写活必须要注意人物的出场,要能写出凸显人物精神性格的外貌特征,描绘出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这一期,我们重点探讨把"人物"写活的另外几个技巧。一、写好人物的动作情节的生动性和深刻性,往往在人物的动作里得到体现。"动作",就是故事情节,一系列相互连贯的行动。人物的动作要合乎生活逻辑和性  相似文献   

4.
写作小锦囊     
《新作文》2014,(10):27-27
<正>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动作呢?小娜姐姐送小朋友们三个小锦(jǐn)囊(náng)。锦囊一:运用慢镜头,合理分解动作。把一整套连贯的动作,按步骤(zhòu)分解成几个小动作,这样写起来不仅有内容可写,而且层次清楚,便于把动作写具体、写生动。锦囊二:要像贾岛一样认真选用贴切、准确的动词。锦囊三:动作描写要和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相结合,这样,人物形象才更鲜活。最后,小娜姐姐提醒你,本期杂志中的《包饺子》和《家乡的白鹤》,动作描写也很  相似文献   

5.
马的遐想     
<正>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马的世界记叙文离不开生动的描写,就像花不能无叶人不能贫血。缺少描写的记叙文会显得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景不感人,难以打动读者。如果说记叙是文章的骨骼,那么描写则是文章的血肉,文章不仅要骨骼健全,更要血肉丰满。怎样才能让描写生动起来呢?可以"添枝加叶",在叙述中恰当增加一些细致入微的成分,如"她一下子飞红了脸,瞪着杏眼,扬起牧羊鞭打过来",以情态、动作写出人物的害羞。可以"众星捧月",抓住一点,  相似文献   

6.
写作文时常常要写到人物的动作。写好人物的动作,既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又有利于塑造和刻画人物。人物的动作写得好不好,一个重要标准,是看人物的动作写得清晰不清晰。不少中学生在描写人物动作时,只能概括性地写出人物动作的大致轮廓,人物的动作模糊不清,给人的印象也就不鲜明。要想使动作描写清晰,关键是要做到动作描写“到位”。  相似文献   

7.
<正>"言为心声",用人物自身语言塑造人物自身形象,要比诸如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其它描写方式更有深度、力度,比利用第三者眼光叙述更直接、更真实。人物自身的语言得体、合适,能够彰显人物个性特点,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能够丰实人物复杂多变的形象。怎样让人物语言成为形象塑造的利器呢,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一、人物语言应切合人物身份特征人物自身的语言具有普通性,也具有其独特性,所以所叙写的人物语言要符合其性格特点。孙悟空与猪八戒作为人猴、人猪的特殊结合体,具有人与动物的特性,一个精明,一个懒惰;而作为取经大哥唐三奘,却有书  相似文献   

8.
<正>"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心理描写是指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直接写出人物的七情六欲,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在作品中,心理描写往往是与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结合起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心理描写是写人物"怎么想",直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散地进行描写,这种情况比较多;另一种情况是  相似文献   

9.
正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多。如何让形形色色的人在文中活起来,使读者读文如见其人?下面为同学们介绍一些最基本方法。一、精雕心行言色,给人绘"形"为文添"彩"根据文章内容表达需要,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既能使人的形象在读者面前清晰起来,又能使文章内容变得丰满。1、外貌描写。对人物外貌描写最顾忌眉毛鼻子一起抓,如"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两个像3字的耳朵,一张  相似文献   

10.
文艺作品特别是小说,要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心理活动描写和人物的语言刻划人物形象,揭示其性格特征.鲁迅先生在这些方面用笔娴熟,特别是在行动描写中他善于用人物手的动作的特征来刻划人物形象,确实比他人高出一筹.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手应该像脸一样富有表情.”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就是注重通过精心描写人物手的动作以及手的特征及其心理活动的,虽然他着墨不多,却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用手的动作刻划人物形象手的动作是人物动作的显著特征之一,通过人物手的动作特征的描写,就能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鲁迅最善于通过人物手的动作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①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屋里去了.  相似文献   

11.
准确恰当的动作描写,不仅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再现事情的过程,还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一篇文章来说,动作描写还有助于表现文章的主题。那么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呢?一、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身份不同,其行为方式也就不同。如吴敬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小学习作来说,描写人物是个重要方面。但是笔者在批改习作中却经常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人物往往没有特征,往往看谁都像;没有具体的动作、语言,神态乃至心理描写,等等。怎样让学生习作中的人物"活"起来?笔者认为,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就小学生习作中人物修改浅析其策略,以供参考。一、要彰显人物特征,凸显外貌特点对于人物外貌,也许与习作内  相似文献   

13.
动作描写在叙事写人的文章当中是最常见的写作手法之一,它同语言及外貌描写一样,看似简单易用,但要将其人物写"活",则需要一定的技巧与功力。成功的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不要强加附和、随意夸大;要将描写对象融合到一定环境当中加以刻画,避免生硬呆板、脱离实际,用典型环境烘托典型性格;对人物动作的刻画与打磨切忌信手拈来,应推动情节、服务主题;要善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描述】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断中,作家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争强好胜的、富于心计的小嘎子和敦厚老实、以实力取胜的胖墩儿。怎样"取其一点",凸显人物形象呢?经过不断思考,我决定把人物的动作描写作为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点",通过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看人要看行动。"无论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把人物写活,关键是要把人物的动作描写具体。那么,怎样才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呢?  相似文献   

16.
所谓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其作用是描绘人物的形象及内心世界,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那么,如何描写人物或景物呢?一、人物描写常用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1.正面描写就是指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应删繁就简,单一集中我一直认为,语文课不是教一篇一篇的课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通过例子,学习蕴含其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所以,语文教学首要的工作是确定"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而确定了"教什么"之后,课堂教学就不要再摇摇曳曳,而应"直捣黄龙府"。马老师上的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前大家讨论认为本课就学习写人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既然确定了"教什么",导学案上的"学什么"就不宜再写什么"品人物"  相似文献   

18.
在写人的记叙文中,人物描写至关重要。那么,怎样让人物,形象鲜明,品质更突出呢?这里介绍五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细致描写法。 俗话说:“看人要看行动。”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细  相似文献   

19.
在对话描写中让人物说"自己"的话,保证语言个性化,是写活人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描写人物对话要做到"话到人到",即人物一张口,其性格就立现,其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面前.要做到这一点,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物说"自己"的话--具有鲜明个性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的日常作文写作中,第一,我们要学会加入动 作描写。第二,不仅仅是加动词,还要把动作描写具体。第三,要能够描述人物的连续性动作的特点。第四,动作描写还要符 合人物的身份和处境等。第五,作文中的动作描写,也不仅仅 需要动词,还需要修辞。第六,加入其他描写,使形象更加 丰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